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当你的孩子学习遇到困难 [打印本页]

作者: 13老沈    时间: 2013-12-23 01:43
标题: 当你的孩子学习遇到困难
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

    除少数天赋极佳的孩子外,大多数学生都会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或多或少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表现为暴躁、焦虑或是无所谓的态度。此时,很可能学习上的困难已经让孩子感觉失控了,自己的努力似乎失效了。孩子开始抱怨老师,批判课程,或是不愿谈论考试,成绩甚至学习之类话题。这样的情形在一二年级时最可能出现,在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中,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以及教学进度均有非常大的差异,适应是不容易的,一年级是高发期。

    此时家长通常都会介入到孩子的“思想”问题上,最常见的办法是“父母三招”:

    第一招可称为“爱心抚慰”式。 此招亲妈尤其擅长——“宝贝你是最棒的”,“无论怎样我们都爱你”,“成绩不重要,健康快乐就好”……。此招犹如36计之首,效力果然了得,不少孩子在此招式下情绪平复,乖乖就范。

    第二招可称为“利诱激励”式。 此招亲爹更为擅长——“xxx努力学习,取得伟大成就; yyy在逆境中克服巨大困难,奋勇前进,最终成为伟人; zzz,你也认识,现在美国哈佛大学读博士……。  你不比他们笨,只要努力,你就会超越他们……总之,成功就要付出,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 此招犹如伤口上撒盐,除极少数强悍者,多不会奏效。皆因这些道理孩子们在小学就已经被灌输入骨髓了,再次强调只会产生副作用,让孩子更加怀疑自己的努力。

    第三招可称为“大棒威胁”式。此招父母皆会,在上两招无效后,这一招就会被试探性的使出来——“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捡垃圾你”; “你要是这样继续下去,以后找不到工作”,“读书成这份屌样,不如去打工,还省了我们的钱”……。 不用怀疑,此招式直接将孩子往绝路上逼,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节奏,对个别孩子也能奏效。不过,在亮出此招式之前,最好慎重考虑,三思而后“不行”。

    当然还有其它招式,但基本不离“威逼,利诱,外加心灵鸡汤”这一范畴。这些办法不好。事实证明,一部分孩子会在困难与激励的双重压力下失去信心,走向颓废。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无助”,最初由动物实验显示——狗在受到电击时会逃跑。 如果限制其逃跑,在经受几次电击而无法逃跑后,相当部分的狗会放弃逃跑的努力,选择忍受。 此时即使撤出逃跑的限制,这些狗在受电击时也不会逃跑。 对孩子来说,学习困难是压力,激励与威胁是压力,有时,父母的关爱也是压力——害怕对不起父母。过大的压力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最终导致放弃努力。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愚以为,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以直接的资源和技术的支持”,即直接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问题,直接给出孩子学习上问题的答案最重要。具体方法有:

    1、 从老师处寻求答案。 老师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基本上对所有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都能提供比较满意的解决。问题在于一个老师要面对数十个学生,每个学生平均只能分配到几秒钟的一对一辅导时间,教会孩子如何找老师?如何与老师相处?可以让孩子获得多得多的教师资源。学习也是需要培养情商的。

    2、从同学处寻求答案。教师资源毕竟有限,同学之间通过讨论,争辩等方法交流知识,可以极大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甚至可能在合作中出现创新……。此方法的好处不胜枚举。这就需要家长经常教育孩子,要友好不要歧视,要分享不要自私,要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要主动交往不要被动等待,要寻求帮助不要刚愎自强……。当多数学生认同合作与分享时,最好的校园文化就形成了,我们就不用担心孩子学习与成长问题了。

    3、 从父母处寻求答案, 即父母需要充当老师的角色给孩子以辅导。 此方法无需讨论。
作者: 秋叶hxx    时间: 2013-12-23 11:49
“爱心抚慰”式
作者: 吉祥的梦羽    时间: 2013-12-23 12:15
先抢板凳,然后慢慢看
作者: 精彩    时间: 2013-12-23 12:23
没看,先加钱钱哦
作者: 瑞瑞    时间: 2013-12-23 12:26
谢谢楼主!值得借鉴!
作者: _清风    时间: 2013-12-23 12:28
老沈点评精辟,学习了,收藏
作者: 雪地漫步    时间: 2013-12-23 12:29
孩子大了,“大棒威胁式”失效了,“爱心抚慰式”或许更有效。
作者: 欣赏成长    时间: 2013-12-23 12:30
说的有道理,大部分家长可能都遇见过类似情况
作者: 楚天    时间: 2013-12-23 12:33
很好的帖子,值得借鉴。
作者: 于洪芝    时间: 2013-12-23 12:48
来学习的,孩子内向,让他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有点困难。
作者: 荷塘月色zhs1    时间: 2013-12-23 12:54
老沈说的好,支持!孩子们相互交流非常重要。
作者: 静待花开    时间: 2013-12-23 13:42
有力度,赞一个
作者: 13老沈    时间: 2013-12-23 14:18
于洪芝 发表于 2013-12-23 12:48
来学习的,孩子内向,让他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有点困难。

性格是可以部分改变的。暗示自己:同学很友好,老师很和蔼。让孩子专注于问题,以友善的态度尝试着问老师,以谦虚的心态与同学讨论。
作者: 沈默的飞扬    时间: 2013-12-23 15:14
这就需要家长经常教育孩子,要友好不要歧视,要分享不要自私,要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要主动交往不要被动等待,要寻求帮助不要刚愎自强……。
  赞同!
作者: 冷眼望洋    时间: 2013-12-23 15:48
好帖子,今年入学的新生,正处在磨合与适应期,正在寻找自己的心理定位,这些指导很有用!
作者: 飞雪123    时间: 2013-12-23 19:01
大学生主要是靠自学为主,不懂的只有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老师是不管你交不交作业的,学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了。家长跟本管不了,太远了。
作者: 悠悠岁月    时间: 2013-12-23 19:13
家长有时也无助,唉。

作者: 欣欣然春华秋实    时间: 2013-12-23 23:53
谢谢老沈分享!
孩子已经渐渐长大,跟孩子尽量保持良好的沟通,多倾听,相信孩子能够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相信孩子们会一步步适应科大的学习生活,达到与自己能力基本相符的位置!
作者: 风筝女子2012    时间: 2013-12-24 08:44
如果孩子遇到学习困难  可以和家长沟通  这些就不是问题了。。。就害怕孩子遇到问题不与人沟通 那样即便是有办法也无从下手。。。。
作者: 阴山山脉    时间: 2013-12-25 11:21
有点意思,可以推广
作者: 安雅    时间: 2013-12-25 12:07
风筝女子2012 发表于 2013-12-24 08:44
如果孩子遇到学习困难  可以和家长沟通  这些就不是问题了。。。就害怕孩子遇到问题不与人沟通 那样即便是有 ...

赞成。。。。。
作者: 13老沈    时间: 2013-12-25 19:24
安雅 发表于 2013-12-25 12:07
赞成。。。。。

孩子一般不会直接表达说学习遇到困难。通常可以在日常的交流中表现出情绪焦虑,回避讨论学习,颓废,对老师、同学多持批判态度等等。将之与几个月前的精神面貌作对比,可以看得出来的。
作者: 安雅    时间: 2013-12-25 19:36
13老沈 发表于 2013-12-25 19:24
孩子一般不会直接表达说学习遇到困难。通常可以在日常的交流中表现出情绪焦虑,回避讨论学习,颓废,对老 ...

其实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会不同,我儿子就属于啥事都喜欢和我沟通的人,学习上的事也是如此,他也有听不懂的课,我问他咋办他说没问题去图书馆找资料自行解决,貌似每次都解决的不错,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心态好。
作者: 云淡风    时间: 2013-12-26 12:05
谢谢!收藏了!
作者: 玉珍    时间: 2013-12-26 14:18
老沈句句精辟 值得借鉴
作者: qiuyan69    时间: 2013-12-26 14:31
大学就不需要外面培训了吧,离那么远,也不现实啊
作者: 连江    时间: 2013-12-26 16:58
赞成老婶的婆婆妈妈的观点,但你所说的
对孩子来说,学习困难是压力,激励与威胁是压力,有时,父母的关爱也是压力——害怕对不起父母。过大的压力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最终导致放弃努力。
[quote]具体方法有:
[/quote]为何不去鼓励孩子?其实个人观点很简单,孩子在懂事之后都是靠鼓励走出低谷的,面临绝境激励也许会更好,反之?
作者: 13老沈    时间: 2013-12-26 21:00
连江 发表于 2013-12-26 16:58
赞成老婶的婆婆妈妈的观点,但你所说的
为何不去鼓励孩子?其实个人观点很简单,孩子在懂事之后都是 ...[/quote]

鼓励的实质是要求受鼓励者主动承受压力,并不能减轻其压力。任何人,包括成年人对压力的承受都是有限的。在竞争激烈的学习氛围里,连续一段时间的作业无法按时完成,或几次测验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都会让学生产生极大心理压力。求教于老师和同学的实质是压力转移,讨论过程更是心理压力释放的最好方法。
作者: 春风杏雨    时间: 2013-12-27 10:28
13老沈 发表于 2013-12-26 21:00
为何不去鼓励孩子?其实个人观点很简单,孩子在懂事之后都是 ..


说得好啊!
佩服!
科学家这个群体人才荟萃。

作者: 309112    时间: 2013-12-27 22:24
总结的不错。。。。。。。
作者: 猪猪妈    时间: 2013-12-28 21:16
谢谢楼主分享!非常有价值的帖子,认真学习了
作者: 信院彩云    时间: 2013-12-28 21:20
要主动交往不要被动等待,
这是我家三人共同的缺点
作者: 泊客    时间: 2013-12-28 22:04
老沈本人就是教授吧?
作者: 春的韵律    时间: 2013-12-29 20:25
精辟!收藏了。
作者: 狗尾巴花儿    时间: 2013-12-29 21:06
老沈,谢谢分享,我是小迷糊,常常采用你的爱心抚慰式
作者: 太阳暖暖    时间: 2013-12-29 21:32
谢谢老沈,认真学习中......
作者: 东东88899    时间: 2013-12-29 21:50
谢谢老沈的分享与孩子们沟通技巧是很重要的
作者: 心无雨    时间: 2013-12-29 21:59
学习借鉴,对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还是要安抚鼓励.
作者: 13老沈    时间: 2013-12-29 22:27
狗尾巴花儿 发表于 2013-12-29 21:06
老沈,谢谢分享,我是小迷糊,常常采用你的爱心抚慰式

^_^,小迷糊,希望孩子们采用讨论分享式。
作者: 小雅    时间: 2013-12-30 09:01
谢谢楼主!值得借鉴!
作者: 13化+皖-九月    时间: 2013-12-30 09:36
好父亲好老师
作者: 13老沈    时间: 2014-1-1 14:50
13化+皖-九月 发表于 2013-12-30 09:36
好父亲好老师

谢谢!其实是从孩子的成长中学习。也是希望与优秀的家长们交流。
作者: 千里飞翔    时间: 2014-1-2 21:16
孩子不愿沟通啊,玩手机,看小说的话,鼓励都没有什么用了

作者: 13老沈    时间: 2014-1-4 00:03
千里飞翔 发表于 2014-1-2 21:16
孩子不愿沟通啊,玩手机,看小说的话,鼓励都没有什么用了

那就不是单纯的学习困难了。对此问题确实没有多少办法~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5-7-3 16:37
本帖最后由 trueturn 于 2015-7-3 16:48 编辑

“愚以为,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以直接的资源和技术的支持”,即直接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问题,直接给出孩子学习上问题的答案最重要。具体方法有:”

支持!
前一段时间自已的观点倾向于自已到图书馆找些好的参考书自学,现在楼主帮俺拓宽思思路,和老师、同学多交流也是很好的一个途径。
想起去年的暑假,儿子看了一个月的数学,告诉我最讨厌数学了。那时就应重视起来,大二大都是数学及数学相关的课程。这样厌烦数学,大二这些科目如何面对,如何学习与提高,应该有一个自已的打算与规划。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5-7-3 16:54
13老沈 发表于 2013-12-25 19:24
孩子一般不会直接表达说学习遇到困难。通常可以在日常的交流中表现出情绪焦虑,回避讨论学习,颓废,对老 ...

有时看到孩子没有沉迷玩游戏,看小说,会误以为没有多大的问题,其实,潜藏着隐患。在感到孩子比较颓废,看上去比较没精神就要引起重视了。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5-7-3 16:56
本帖最后由 trueturn 于 2015-7-3 16:58 编辑
13老沈 发表于 2013-12-26 21:00
为何不去鼓励孩子?其实个人观点很简单,孩子在懂事之后都是 ...


鼓励的实质是要求受鼓励者主动承 ...[/quote]

“鼓励的实质是要求受鼓励者主动承受压力,并不能减轻其压力。任何人,包括成年人对压力的承受都是有限的。在竞争激烈的学习氛围里,连续一段时间的作业无法按时完成,或几次测验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都会让学生产生极大心理压力。求教于老师和同学的实质是压力转移,讨论过程更是心理压力释放的最好方法。”

支持!具体解决问题是王道!
人不能仅仅依靠精神的作用。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5-7-16 08:40
您的帖子已被中科大家长论坛微信采用,谢谢!
作者: Liwen    时间: 2015-7-17 19:21
感谢老沈分享,学习有益!好家长!
作者: 向阳花    时间: 2015-12-31 14:20
“给孩子以直接的资源和技术的支持”!
作者: 向阳花    时间: 2015-12-31 14:25
“给孩子以直接的资源和技术的支持”!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1-18 20:16
对于远离父母的孩子,爱心抚慰式算是比较可取的一种方法!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1-18 20:20
风筝女子2012 发表于 2013-12-24 08:44
如果孩子遇到学习困难  可以和家长沟通  这些就不是问题了。。。就害怕孩子遇到问题不与人沟通 那样即便是 ...

愿意沟通的孩子,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就怕沉迷游戏、或宅在宿舍不爱交流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旦出了问题,一般都会很棘手。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1-18 20:25
trueturn 发表于 2015-7-3 16:54
有时看到孩子没有沉迷玩游戏,看小说,会误以为没有多大的问题,其实,潜藏着隐患。在感到孩子比较颓废, ...

说的极是!家长应该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未必只有沉迷游戏和小说的孩子才会出问题!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6-1-18 21:50
本帖最后由 trueturn 于 2016-1-18 21:54 编辑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1-18 20:25
说的极是!家长应该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未必只有沉迷游戏和小说的孩子才会出问题!


6大年会上教务处傅处长报告中说大多数出问题的学生是因为学习困难的原因。楼主也是高校老师,应该是很了解学生的。沈老师提出的方法2具有可操作性,应该推广,可惜的是,现在还局限个别班级及某一时段。这与我们的孩子中学是灌输式教育有关,没有讨论争辩的习惯,到了大学,也没有这方面的氛围。有些老师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但实施起来也不顺利。我和Z大老师请教过,他说一是现在的学生在这方面意识淡漠,注重细节的训练,缺少对知识的追本溯源。二是学生数量多,不好讨论,只能分组讨论,而分组讨论没有老师在旁边引导参考,效果也不行。三是教学任务重,讨论比较费时间,也不好展开。

元月1号我们皖籍家长会时,我询问了其中一位学生,他说他们平时上课都是100多同学,只有数学分析时,才分成小班上,30-40左右,然后老师也叫同学们讨论,但是没有多长时间,就不再讨论了。具体原因,后来分桌吃饭了,没有再问。我想也许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讨论的习惯,而国外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在这方面培养学生。
这位学生和我说他们有几个学习交流QQ群,大家有不懂的问题也会发到上面问,但由于没有老师在里面提示,回答的也大多较水,会的还是会,不会的还是不会。

我把自已和Z大老师的意见说给那位学生,他说因为学生要考试,所以更注重做题。我看了昨天一个帖子《专访数学家丘成桐:如果我没得过菲尔兹奖,早就被打垮了》,数学家邱成桐说,年纪大的能看清方向,年纪轻的愿意花时间计算。他认为年纪大的和年纪轻的在一起合作会有很好的效果。我想起Z大老师说的,他上课希望与学生讨论,希望学生建立一些观点观念、学科方向及思想,而不是总想着应付考试,他认为这不是学霸应有的学习态度。而学生呢,由于应试方面等原因,更注重刷题。我感觉两者之间比较矛盾啊,怎么改变或者平衡呢?

还有这几天有个帖子《李佩:湍流卷不走的先生zz 》,李政道老先生说,学习最重要的是要问,“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还有,我们前面说的,好像是在讨论怎么学得更好,好像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实际上,我现在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激发了,也会避免我们担心的各种迷失情况发生。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1-19 21:02
trueturn 发表于 2016-1-18 21:50
6大年会上教务处傅处长报告中说大多数出问题的学生是因为学习困难的原因。楼主也是高校老师,应该是很 ...

看到您发了很多关于教育方面的帖子,也是位非常有爱心、有耐心的妈妈,何不加入教育思考这一版块更好的为大家服务呢?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6-1-19 21:38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1-19 21:02
看到您发了很多关于教育方面的帖子,也是位非常有爱心、有耐心的妈妈,何不加入教育思考这一版块更好的为 ...

谢谢若水老师支持!以前在飞扬版主引导下来到教育思考版块,看了晚秋版主和众多科学家的很有深度的帖子,认识到自已在家庭教育上面的不足,也寄希望于学校能有所弥补。比如,Z大老师认为,大学要想真正学好,中学时就必须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可是,我们的一些同学,由于环境等制约,中学时没有这个习惯,到了大学,没有去改变,没有好好的利用图书馆。学校老师是不是应该象国外大学老师一样,给学生布置课外必读书,并且要进行这方面的考查、考核,逐步引导学生多读书,开阔思维和视野。因为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家长或老师说几次就行的,需要有切实的措施,“强迫”这些从中学应试教育过来的孩子,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当然,我说的这些学生是很少部份,在论坛上,我看到科学家们都很优秀的,孩子在中学时家里也从多方面入手,从多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还有,学校可以把学生的借书情况做一个统计,学习警示的学生借书是什么情况,我想也许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吧。
象Z大老师说他多次提醒学生,我想我们为什么不能象牛津那样的大学学习呢,不说他们的中小学教育了,就是大学,老师也是开出一串书单,要考查学生的。
我们的学生,能考入科大,往往都是比较自信与自负的,可是大学的课程与中学不同,抱着自已固有的学习方法,学习出现困难时,有些学生就迷失了,真得很可惜呀。
作者: trueturn    时间: 2016-1-19 21:44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6-1-19 21:02
看到您发了很多关于教育方面的帖子,也是位非常有爱心、有耐心的妈妈,何不加入教育思考这一版块更好的为 ...

在怎么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我认为学校可以更有所作为,家长的能力还是很有限。前一段时间我看到科学家写的几个帖子,看到了学校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让同学们互助互学,多好啊,希望能坚持下去,希望能在各学院普及。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1-20 08:14
感觉姐姐在传帮带这一块做的相当好!的确,新生家长需要了解这些问题,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把握方向,减少孩子走弯路的几率。
作者: 闲庭漫步    时间: 2016-1-20 08:24
您转的帖子和发的帖子,我都认真拜读了,受益匪浅。切实感觉中国的学生在高中和大学之间似乎少了一个过度或缓冲的平台,衔接的不够好,更别说无缝对接了。高中强调应试教育,被动学习为主,老师管理,家长管理较严格;而大学情形恰恰相反,所以部分孩子往往就会因此而放纵自我,摔跟头。
作者: hgoldsea    时间: 2016-2-17 21:23
好贴!总结到位。
作者: haoyunn    时间: 2016-4-4 13:49
谢谢楼主!值得借鉴!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zkd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