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高考状元职业成就偏低之谜 [打印本页]

作者: zkg    时间: 2010-6-29 12:12
标题: 高考状元职业成就偏低之谜
本帖最后由 zkg 于 2010-6-29 12:14 编辑

高考状元职业成就偏低之谜
            2010年06月29日 10:43扬子晚报【大 中 小】  共有评论0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6月28日《解放日报》)。
     无他,只是因为他们过于适应目前中国这种高考导向的教育体制罢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高考状元,主要是他们的心性、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比较适合当前的教育体制;而他们之所以不能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成为顶尖人才,恰恰也是因为他们的心性、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过于适应当前的教育体制,因而无法胜任各行各业那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而创造性却正是顶尖人才最核心的品质。换言之,对于那些本来具备创造性潜质的个体而言,当前的高考体制在给他们戴上状元的光环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逆地扼杀和剥夺了他们的创造性,造就了他们的平庸。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价值中立的,它往往奖励某些行为倾向,同时又惩罚另一些行为倾向——在将某类人群定义为“选民”,为他们准备了天堂的同时,也将某类人群定义为罪人,为他们准备了地狱。当然,在这里,天堂和地狱是相对的,而且只是就其象征的意义而言,社会——尤其是需要创造性的行业——选择人才还有不同于高考制度的其他向度。也就是说,制度与个体存在一个相互选择和单向适应(不是相互适应,而是单向适应,即个体是否适应或愿意适应体制将决定体制对他或她的奖惩,因为体制往往是刚性的)的问题。
        任何行业的顶尖人才,其实也就是应对该行业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能力最强的人,这种人的思维和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而创造性人才的这种思维和行为品质,恰恰正是我们当前的高考体制所惩罚和排斥的——因为,我们的考试往往只信仰由权威指定的唯一的所谓“正确答案”。在一个刚性体制中,能否适应这种体制或适应的程度有多深,将决定他或她在体制中的位置。为了在这一体制中占据一个优势位置,或曰为了适应这一利益分配机制,考试得高分是一个基础性的必要条件,对于那些社会资本不丰富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而培养学生对纸上虚拟试题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则是考试得高分的最安全的办法,可培养学生对活生生的现实有意识的研究探索精神却对于考试得高分很难说有多大的帮助,自然也就被搁置于一边,然而,后者却正是顶尖人才的必备素质。
       异史氏曰,“状元及第真可夸,一日看尽长安花。科举制度多桎梏,小时了了大不佳”。但愿这份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的调查报告所显示的内容对迷恋状元的国人和制度的设计者们能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这类人才的多少及其成就的事业将决定一个国家现在和未来的国际地位。是改革目前的教育体制以培育创造性人才生长的土壤,还是固守目前的教育体制以维护少数人的既得利益,将是任何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教育家不能不正视并做出明智选择的问题。(宕子)

  转自:http://edu.ifeng.com/opinion/detail_2010_06/29/1688432_0.shtml
作者: 风铃草    时间: 2010-6-29 12:18
高考制度造成状元的偶然性也是一个因数。
作者: zkg    时间: 2010-6-29 12:24
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清北每年包揽了那么多状元,结果是这样,教育体制的确值得深思!!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0-6-29 15:09
状元一般都是"撞"出来的,只是一次考试发挥的较好而已,所以职业成就偏低很正常.
作者: lao90286    时间: 2010-6-29 15:12
一切正常~~~
作者: 忘忧草    时间: 2010-6-29 15:23
我发现高考状元中的大部分都不是原中学的宝塔尖,很有偶然性
作者: 风信子    时间: 2010-6-30 12:59
一次考试成绩不能代表一生的成就
作者: wikd    时间: 2010-6-30 13:10
用平常心对待高考状元。
作者: 心雨    时间: 2010-6-30 14:32
赞成忘忧草的看法  我儿子的同班同学去年考了状元 平时成绩都在学校20多名
作者: 前进科大    时间: 2010-6-30 14:46
凡存在就是合理的,没有对与不对,状元至少说明他们在这个阶段是成功的……
作者: ChingWang    时间: 2010-6-30 23:47
高考状元日后职业是否成功与能力很有关系,而状元的取得往往是经验之结果。
作者: 苏州老罗    时间: 2010-7-1 00:39
其实这个话题存在一些逻辑错误,高考状元与事业的成功是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的,高考状元打的是有准备的仗,他们打的是准备了12年的阵地攻坚战,而事业的成功完全取决于他们正好有适合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人脉背景,较强的客观条件,合适的机会,还更少不了贵人相助,再加上他们自己的勤奋,努力,执着。在我们国家还少不了要耍那么一些小聪明。所以高考状元和事业成功者他们其实是做的是在某种程度来说是2种完全不同的事,他们是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的。高考状元更多的可能是成为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家。而我们国家很多人认为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家,不是成功人士。悲哀!!!!
作者: 苏州老罗    时间: 2010-7-1 00:42
我们国家很多人认为有钱,有权,有地位是成功人士。是什么逻辑呀!!!!
作者: wikd    时间: 2010-7-1 08:43
其实这个话题存在一些逻辑错误,高考状元与事业的成功是不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的,高考状元打的是有准备的仗,他们打的是准备了12年的阵地攻坚战,而事业的成功完全取决于他们正好有适合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人脉背景,较 ...
苏州老罗 发表于 2010-7-1 00:39



作者: wikd    时间: 2010-7-1 08:43
我们国家很多人认为有钱,有权,有地位是成功人士。是什么逻辑呀!!!!
苏州老罗 发表于 2010-7-1 00:42




作者: ray913    时间: 2010-7-1 08:50
12# 苏州老罗
赞一个,老罗说得好啊!
作者: 科大新问    时间: 2010-7-1 09:46
我对高考状元的认识:第一:高考状元仅仅是高考的状元,是中国目前应试教育制度下的状元,何况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第二,高中教育方式下的考试状元,也并不一定能很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特别是独立性\创新性\探索性等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潜质,,状元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第三,我们要关爱状元,但也不一定要对状元寄于多么大的期望,任何一类人(状元也算一类吧)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是动态变化的,中国大学教育制度是这样,美欧大学的教育制度下也是一样,有成功的,和平平的,也会有失败的;第四,对于什么是成功,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获得重大科技成果是成功,当了名校终身教授是成功,当了大公司老板是成功,但我们不能说其他的都不能不是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强求高考状元一定要达到什么标准才是成功,我认为,状元的“成功”固然是成功,状元的“平平”或许他也会其他成功人士做了铺垫,能说他不成功吗?状元的“失败”但他过得很充实很快乐,你能说他不成功吗?我们对状元要关爱,更要用平常的心态来看待。炒作状元和炒作出国率一样,不宜过分,要有平常心。
作者: susu    时间: 2010-7-1 10:20
所以作为状元来说,要理智战胜虚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跟风攀比,状元都挤在一条船上,谁是船老大?
作者: 麦客    时间: 2010-7-5 11:17
是的,状元有一定的偶然性,有能力者最好调查一下各省的高考前十名甚至前100名,或许会有另外一种结果?哈哈,这可是个活!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zkd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