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奶奶说“曲儿”与十三辙歌谣 [打印本页]

作者: 斯佳    时间: 2014-11-10 16:16
标题: 奶奶说“曲儿”与十三辙歌谣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6 编辑

      奶奶已经去世20多年了,前几天梦到她。我的快乐童年是拜奶奶所赐,我永远感激她,只要想起她粗糙的大手和宽大的毛蓝布衫,我总是感到温暖和安心。奶奶是大字不识的农村小脚老太太,一辈子也没走出过方圆百里的地方。但她知道许许多多的农村谚语和民谣,在她身边从来不会感到寂寞。我小时候,就不记得奶奶有清闲过,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一日三餐,洗晒缝补,纺花织布、喂鸡喂猪,她总是在有条不紊地做家务。我是奶奶的“跟脚狗儿”,奶奶总是边干活,边“说曲儿”,(只是顺口溜,不是唱)直到我安然入睡。可惜那些民谣都没写下来,我也只记得一鳞半爪,如节气歌、九九歌等。到我想起应该记下来时,奶奶已经不在了。如今农村会说“曲儿”的人也几乎遇不到了,常觉遗憾。

      前几天在学习韵字表时,见有提到“十三辙”,我不知道是什么,就百度了一下,发现有一首十三辙歌谣,一看之下,正是奶奶教过我的一个“曲儿”,真让我感慨不已,原来这就竟是不识字的奶奶给我的启蒙教育的之一啊。



uuu┻uuu┻uuu┻乐┻uuu┻uuu
作者: 风筝女子2012    时间: 2014-11-10 16:24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6 编辑

奶奶好厉害哦

uuu囝uuu囝uuu囝乐囝uuu囝uuu
作者: 笑春风    时间: 2014-11-10 17:23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6 编辑

总算有个板凳坐了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4-11-10 19:28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7 编辑

不识字的奶奶满肚子文化

uuuてuuuてuuuて乐てuuuてuuu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4-11-10 19:29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7 编辑

去农村看看,发现识字和有文化还真不一定一致

uuu5uuu5uuu5乐5uuu5uuu
作者: 沐雨诗心    时间: 2014-11-10 20:53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7 编辑

这些都是过去为了方便教孩子而编的。相同的还有《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

uuu﹪uuu﹪uuu﹪乐﹪uuu﹪uuu
作者: 亦凡    时间: 2014-11-10 21:06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7 编辑

楼主从小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

uuuノuuuノuuuノ乐ノuuuノuuu
作者: 沐雨诗心    时间: 2014-11-10 21:07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7 编辑

楼主从小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quote]
亦凡成钻石后,就不发主题帖了?

uuu↓uuu↓uuu↓乐↓uuu↓uuu
作者: 亦凡    时间: 2014-11-10 21:09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7 编辑

亦凡成钻石后,就不发主题帖了?[/quote]
才尽,实在没啥可写了。
才怯,高手太多,再写就惹笑话了。俺还是虚心点,以学习为主。

uuuQuuuQuuuQ乐QuuuQuuu
作者: 斯佳    时间: 2014-11-11 08:40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7 编辑

奶奶好厉害哦[/quote]
我也觉得农村人的谚语里充满智慧。

uuu╂uuu╂uuu╂乐╂uuu╂uuu
作者: 快乐鱼    时间: 2014-11-11 08:52
据说高尔基写过《后母娘词典》,据说他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很多刻薄的恶毒的对话,都出自这本词典。看倪萍写的那本《姥姥语录》,我也曾经动过念头也写写我的妈妈说的那些经典语句......
作者: 斯佳    时间: 2014-11-11 09:02
快乐鱼 发表于 2014-11-11 08:52
据说高尔基写过《后母娘词典》,据说他的长篇小说《母亲》中的很多刻薄的恶毒的对话,都出自这本词典。看倪 ...

农村人的一些插科打诨非常的生动有意思,可惜离开农村时我还小,没有机会记下来,以后也没有长期生活在其中的机会,遗憾过好多次呢,
作者: 斯佳    时间: 2014-11-11 09:11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4-11-10 19:29
去农村看看,发现识字和有文化还真不一定一致

有同感。我有个另一个不识字的亲戚,在人情世故方面八面玲珑(不是贬意),我很佩服她,可惜没听她几次教诲,也去世十多年了。
作者: 斯佳    时间: 2014-11-11 09:11
笑春风 发表于 2014-11-10 17:23
总算有个板凳坐了

谢谢支持,可惜今天没分可送了。
作者: 斯佳    时间: 2014-11-11 09:14
沐雨诗心 发表于 2014-11-10 20:53
这些都是过去为了方便教孩子而编的。相同的还有《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

那些都是学堂里读书人的教材,不是农村人的顺口溜了。
作者: 斯佳    时间: 2014-11-11 09:17
亦凡 发表于 2014-11-10 21:06
楼主从小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

当时可没意识到跟文化有什么关系,只是觉得好玩,是奶奶哄孩子听话和入睡的“曲儿”。
作者: 斯佳    时间: 2014-11-11 09:34
亦凡 发表于 2014-11-10 21:09
才尽,实在没啥可写了。
才怯,高手太多,再写就惹笑话了。俺还是虚心点,以学习为主。

前辈都一千多分了,我们在后面远远遥望呢!
作者: 我心飞扬    时间: 2014-11-11 09:47
斯佳 发表于 2014-11-11 09:11
有同感。我有个另一个不识字的亲戚,在人情世故方面八面玲珑(不是贬意),我很佩服她,可惜没听她几次教 ...

是啊,俺婆婆就是这样的人,特别明大理
作者: 笑春风    时间: 2014-11-11 10:25
斯佳 发表于 2014-11-11 09:11
谢谢支持,可惜今天没分可送了。

能常看到斯佳新作已是幸事了
作者: 星空0414    时间: 2014-11-11 15:02
开发的这么早,难怪产量高。
作者: 亦凡    时间: 2014-11-11 21:06
斯佳 发表于 2014-11-11 09:34
前辈都一千多分了,我们在后面远远遥望呢!

俺也是14级的新人。
作者: 末末    时间: 2014-11-12 11:16
斯佳现在很高产啊,分分都不够用了,明天有分了再加!
作者: 斯佳    时间: 2014-11-12 11:48
亦凡 发表于 2014-11-11 21:06
俺也是14级的新人。

啊,那是怎么挣到一千分的?看来我更要努力了。
作者: 斯佳    时间: 2014-11-12 11:49
末末 发表于 2014-11-12 11:16
斯佳现在很高产啊,分分都不够用了,明天有分了再加!

喜欢就好,谢谢光临!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zkdj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