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标题: 【Pick蜗壳】中国科大院系介绍|工程科学学院来啦 [打印本页]
作者: 津蝶 时间: 2019-6-17 14:31
标题: 【Pick蜗壳】中国科大院系介绍|工程科学学院来啦
本帖最后由 津蝶 于 2019-6-17 15:34 编辑
中国科大院系介绍
工程科学学院
(Schoo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1
学院概况
学院成立于1998年,其前身是1958年建校时由功勋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创立的近代力学系和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院士创立的物理热工系。现任院长为杜善义院士,执行院长为陆夕云教授。
本科招生专业
院系名称 | 本科培养专业 | 本科招生专业 |
近代力学系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工科试验班、 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
|
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系 | 安全工程
|
学院致力于工程科学新知识的发现与应用,依托学校的综合学科优势及广泛的国际影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需求,聚焦未来尖端新技术的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实现学科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工学院。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性、战略性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发明的先进技术被产业广泛应用。先后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4项,中科院及省部委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
一流的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目前建有一流的工程科学教学实验中心和创新实践基地、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研究示范中心、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面向复杂系统的综合性工程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入选教育部“新工科”改革类项目的新兴工科探索项目。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我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分析与发展报告——成就篇》中指出,“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基地和学术中心”
■ 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馆、国内众多机场、火车站、国家粮棉储备仓库等大型公共场所
成果入选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根据2019年3月6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6号)精神,学院叶回春老师的《单点金刚石车削超精密加工虚拟仿真实验》成功入选。这也是继2018年6月教育部公布首批10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后,教育部再次认定这一重量级教学项目。
与诺贝尔奖团队科研合作
学院与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之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Andre Geim教授实验研究团队保持长期高效学术合作,在纳米通道物质输运与筛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性进展,包括4篇Nature和4篇Science论文。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7科学发展报告》年度中国科研代表性成果,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科技日报,Nature主页、BBC等广泛报道。
《中国科学》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六十周年校庆力学专辑
为庆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六十周年华诞,《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特别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六十周年校庆力学专辑。专辑由13篇综述论文和8篇研究论文组成,展示了包含伍小平、白以龙和吴有生3位院士在内的31名近代力学系在职教授和毕业生的最新科研成果,加强了近代力学系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弘扬科大文化与科学精神。
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学院“High-Temperature Solar Evacuated Vacuum Receiver with Inner Radiation Shield”项目和“A Body-Heat Powered Wearable Safety Device”项目分别获得了此次发明展的特别金奖和金奖。
2
师资力量
3
培养特色
学院以培养工程科学界学术领军人才和产业领袖为使命:
重视学生的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实交融的品格
学院开设“工程科学前沿”系列讲座,让本科生了解工程科学最重要的成果,及在先进技术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RoboGame机器人大赛
由学院工程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实践基地和学生机器人俱乐部负责筹备和组织的RoboGame机器人大赛已成为我校一项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创新活动和盛大科普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创新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和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产生了良好效果。
节能减排创新大赛
大赛分成”科技及社会调查类”和“科普及艺术类“,优秀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2017年获得全国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以及优秀组织奖。
其他各类大赛
英才教育——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
学院于2009年与中科院力学所合作建立”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从本科抓起,高起点、高要求,旨在培养一批有志于力学基础研究的精英人才。
培养特色
01 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
02 为每位学生同时配备学校和研究所的指导老师,定期和学生交流指导
03 个性化培养,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04 设立专门的课程体系,打造厚实的数理和力学基础
05 注重实践,提供给学生在学校和力学所进行科研实践的机会
图为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学生去航天部相关单位、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学习
2018届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毕业生去向
毕业生总人数23人
全部前往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深造率100%
学院还分别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合办“吴仲华英才班”,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合办“新能源英才班”,与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办“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充分利用双方优质资源,按照“所系结合、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办学方针,共同培养相关学科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院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建“吴仲华英才班”
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合作共建“新能源英才班”
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科技英才班”
4
毕业去向
学院每年有超过70%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国内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所继续深造,直接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就业面广,既能从事工程技术研发与应用,又能从事与工程有关的科学理论研究,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直接工作主要单位
5
知名校友
学院的毕业生已走出11位两院院士和7位科技将军,还有一些成长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及商界精英。
白以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专家
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与运行维护工程科技专家
杜善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
范维澄: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灾科学专家
刘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
刘连元:中国工程院院士、 导弹弹头技术专家
任辉启: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器毁伤效应与工程防护专家
王自强: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专家
徐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工程热物理专家
吴有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弹性力学与船舶力学专家
杨秀敏: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专家
奚立峰:1984级,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燃气轮机研究院院长、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相里斌:1985级,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总指挥,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
汤晓鸥:1987级,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开拓者”和“探路者”,商汤科技创始人。商汤科技入选“全球32家‘独角兽’AI创业公司”榜单
陈建新:1998级,嫦娥四号热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荣获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作者: 一口一乐 时间: 2019-6-17 15:28
实现学科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工学院
作者: 津蝶 时间: 2019-6-17 15:39
转载这个系列的帖子,希望能对今年乃至以后的招生宣传有所帮助
作者: 沧浪 时间: 2019-6-18 18:46
蝶姐辛苦了,不仅有利于招生宣传,也帮助我们对科大各院系有更多了解。
作者: 大路 时间: 2019-6-18 21:41
真用心,蝶斑辛苦了,新版应该跟着学转一下呗
。
欢迎光临 中科大家长论坛 (http://zkdj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