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天时间看完艾米的长篇小说《山楂树之恋》,这个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小说,以平实的笔调,揭开了静秋与老三在文革背景的桎梏下,经历的一场简单、平凡、朴素的爱情故事。隔着三十年的光阴,属于那个纯真年代的浪漫与深情——米黄色的高统鞋,山楂红色的毛衣,核桃和冰糖,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牵挂和思念……依旧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依次走进我的心里,让我泪水涟涟,不能自已。
故事发生在 1975 年。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一直比较自卑。正在上高中的她被学校选中参加编辑教材,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她住在队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爱上了静秋,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虽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是1976年,老三还很年轻。他被葬在山楂树下,那棵著名的山楂树,见证了老三与静秋纯真的爱情故事。
在白衣飘飘、才华横溢、洒脱俊逸的老三面前,静秋实在太像一个羞怯而卑微的灰姑娘。但是,温柔而真挚、诗意而多情的老三却对静秋情有独钟,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爱情绝唱。那样一份全身心投入的爱情,那样一份不计利害得失的付出,那样一种令人动容的疼惜,那样一种浑然忘我的成全,被一个个细小琐碎的情节和一段段质朴平淡的叙说,串连成记忆的珠链,在闪烁的光泽里涌动着生命的本真和人生的真谛。他当她的御用文人,教她诗意地感受人生,鼓舞她的斗志和勇气;他来回几十里给她病中的母亲买核桃,省下自己的生活费接济她贫困的家庭;他为了她的脚被石灰烧破而心疼得流泪满面,为了逼迫她去医院看病而挥刀自残;静秋的事便是老三最大的事,静秋饱受生活的艰辛,最痛的却是老三的心,他隔着河送她,每次封渡时就在亭子里坐上一夜;甚至在双目失明之后,因为放心不下她,依然委托自己的弟弟偷偷地去看望她。他是那样的呵护她,细心到给她买毛线、买胶鞋、买早点;他是那样的疼惜她,总担心她打零工受伤,总担心她生活得不好,总是想张开自己的双臂为她挡住人生的风风雨雨。他尊重她,爱护她,给予他全部的力所能及,用他的生命和关爱演绎着一种对于静秋的成全,从老三深沉的爱中,我读到了人性,读到了善良,读到了生命最动人的意义,体会到“爱你就像爱生命”的真正内涵所在。
这部小说的后半截,我几乎是哭着看完的,很多真情的话语、真诚的诺言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几段关于爱情的对白,真实感人,别说在那个年代,即便是今天仍令人动容。“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你可能还没有爱过,所以你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永远的爱情。等你爱上谁了,你就会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你是宁愿自己死都不会对她出尔反尔的。”“我遇见你的那一天起,我就在心里恳求你,如果生活是一条单行道,就请你从此走在我的前面,让我时时可以看见你。如果生活是一条双行道,就请你让我牵着你的手,穿行在茫茫人海,永远不会走丢。”“只要你活着,我也还活着。若是你也死了,那我就真正的死了。”“如果静秋过得很幸福,就不要把这些东西给她;如果爱情不顺利,或者婚姻不幸福,就把这些东西给她,让她知道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倾其身心爱过她。让她相信世界上是有永远的爱的。”他们的爱像春天清晨山野中的微风,又如夏日的朝露,纯粹无私,清新自然,是生命中不容轻视的感动。
若有幸与你相伴同行,愿竭力为你遮蔽风霜雪雨,看你在阳光下绽放。若不能与你携手一生,唯望你前路珍重。你心悦,我便欢喜。成全,才是最深沉的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但我相信,无论任何年代,任何环境,世间依然有感人肺腑的爱情存在。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让我明白爱情在时,一定要牢牢抓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用耐心和担当来经营自己的婚姻,收获甜蜜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