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689|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教启蒙] 对我如何养育儿子影响重大的几件事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琼儿 发表于 2009-12-31 23: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6 编辑

对我如何养育儿子影响重大的几件事情

目前流行的一句话叫做“好家长胜过好老师”,虽然我不完全赞同“胜过”说法,但是我一直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重要程度,绝对不比老师低,甚至在某些阶段、某种程度上绝对要比老师要高。
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幸福的孩子都有一样的家教,不幸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家教。
在如何养育儿子的问题上,有几件事情对我的教育理念影响重大,拿来和各位高人讨论。

1  冷漠埋葬了小号手----教育孩子珍爱生命
 《冷漠埋葬了小号手》报道了重庆的一群小学生在游戏中,把一个11岁同学推进沙堆取乐导致后者窒息身亡的惨案,当时恶作剧的孩子们见事情搞大,呼啸离去……据说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却查不清惨案原因,得不出准确结论。还有人认为,此案没有调查价值,人死不能复生,即使查清了,未成年人也不能追究法律责任。
   这件事情对我震动很大,难道小小孩子就有权利无视生命吗,这样的现象就正常吗?
   那时,儿子才2、3岁。看着儿子胖嘟嘟蛮可爱的样子,听着儿子奶声奶气的叫着妈妈,想着儿子哭一声我都得心疼一下,我就想,怎样才能够让这样的惨剧不再发生,让我可爱的宝贝平安一生,我就下定决心要把“珍爱生命”四个字扎根到儿子的心灵深处:   
    “生命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只有一次,一旦生命不复存在,就什么也没有了”
    “生命很珍贵却又是很脆弱,有时脆弱到不堪一击”
    “生命是平等的,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样也要珍爱别人的生命”


对我如何养育儿子影响重大的几件事情(续)
2.这方面最难控制的就是看电视和游戏。电视里暴力镜头很多,尤其美国的、日本的动画片,打打杀杀无视生命的镜头从头到尾,而且还是都能够让人哈哈大笑的,孩子大人都爱看。我给儿子定的每天只能看一集动画片,看完电视就关。我们大人不看电视,只要在家,晚饭后就带孩子出去玩。慢慢儿子大了,就一点点帮助他辨别影视作品,并推荐一些好作品给他欣赏。   
游戏方面,学龄前好管,儿子玩的就是老公找来的智力和玩耍方面的一些游戏。后来大了,学会自己安装就不好办了。就制定规则:小学的时候,每天半小时,必须大人在家的时候才能玩。中学就只能在周末玩,每天一小时,靠自觉。
3 姥姥家才是我的家----孩子一定要自己亲自带
我从1岁多到上小学前是在姥姥家由姥姥姥爷带着的,回到父母身边上学后,每到假期,一放假就急急奔回姥姥家直到要开学了才恋恋不舍的回来,因为在我的心里“姥姥家才是我的家”。
儿子还没有出生,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亲自带大儿子,要让儿子记住“妈妈的家才是我的家”。
决心容易下,实现起来可不容易。我的产假只有三个月,那时,妈妈爸爸在上班,婆婆要照顾公公上班,老人无法长期来帮忙。妈妈陪我生产、婆婆来了两次、请过三个保姆、儿子在1岁半的时候送进了幼儿园、经常需要出差。。。期间好几次老公都劝我把孩子送到老人那里去带,妈妈也几次主动要求我把儿子送回去,我都坚决的拒绝了。
自己带孩子,苦啊累啊艰难啊可是快乐着,深刻的体会到作妈妈是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  
自己带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长大,从孩子身上学会了很多做人行事的道理。
自己带孩子,“养儿方知父母恩”,更多时候可以切身的和父母换位思考了。
自己带孩子,能够发掘出很多自己也不知道的潜力。。。
最重要的一点儿子已经回报给了我:儿子热爱我们的家!

uuu巜uuu巜uuu巜乐巜uuu巜uuu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2 反对反对
2#
 楼主| 琼儿 发表于 2010-1-1 20: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5-4-25 01:26 编辑

对我如何养育儿子影响重大的几件事情(续)
这方面最难控制的就是看电视和游戏。电视里暴力镜头很多,尤其美国的、日本的动画片,打打杀杀无视生命的镜头从头到尾,而且还是都能够让人哈哈大笑的,孩子大人都爱看。我给儿子定的每天只能看一集动画片,看完电视就关。我们大人不看电视,只要在家,晚饭后就带孩子出去玩。慢慢儿子大了,就一点点帮助他辨别影视作品,并推荐一些好作品给他欣赏。   
游戏方面,学龄前好管,儿子玩的就是老公找来的智力和玩耍方面的一些游戏。后来大了,学会自己安装就不好办了。就制定规则:小学的时候,每天半小时,必须大人在家的时候才能玩。中学就只能在周末玩,每天一小时,靠自觉。

uuu⊕uuu⊕uuu⊕乐⊕uuu⊕uuu
3#
 楼主| 琼儿 发表于 2010-1-2 21: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如何养育儿子影响重大的几件事情(续)

2  刑场上他咬掉了母亲的乳头----家庭教育的有效期
很早就听过一个死刑犯要执行枪决之前他狠狠的咬掉了母亲的乳头,嘴里喷着血沫喊到“要不是你们在我小的时候纵容我,处处娇惯我,我怎么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我所做的所有的坏事都是因为你们,是你们把我变成了这个样子的。。。”
还有我的初中女同学,从小得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初三开始,和我们大院一个高我们一级的男孩子要好了。父母劝、骂、关、打,都不管用,最后和男孩子一起跑出去了。父母一脸的悔恨从小太过溺爱她了。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老话还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都是说的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看着身边娇儿待哺、一纸纯真,我这个做家长作为儿子的第一位老师,在上面画什么、怎么画,对孩子是否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这段家庭教育的黄金时间,描绘得好,是幅美画;描绘的不好,就是一团废纸。等到孩子长到青春期叛逆开始,我们做父母的再想随心所欲的恐怕就越来越难了。

另: 去年看到了龙应台的文章《父母的有效期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讲的真好,推荐大家读读。
4#
 楼主| 琼儿 发表于 2010-1-2 22: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找来了龙应台的原文《父母的有效期限》,与大家分享 :


       父母的有效期限

朋友, 当我们都坐在朋友家的後院吃东西聊天时,
他们的大女儿回家了。
大女儿今年18 岁, 已经不住在家里了。
她跟著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进来,两个人手上都各有一枝烟。
穿著很新潮,露著小肚子,後面露出腰的部份还有一个刺青。
那个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 。
两个人互相窃窃私语,有说有笑,但对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我第一次见到这女孩时,她才8岁,跟我老大现在一样大。
10 年前我去她家时,
她可以在短短时间内,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图,都一模一样的画出来。
一个中国小女孩,居然可以把「日本清泉清酒」和酒牌上的樱花,
三两下就轻松的描绘出来。
我好惊讶,自从那次以後,我经常怂恿她的父母带她去拜师学艺。
但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来搪塞我。
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面搪塞我,却又可以一面的跟我炫耀她女儿最近又画了甚么。
突然惊觉 10 年过的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
现在已经是 10 年後了。

我不认为她的父母现在有资格去批评他们的女儿,
因为一直以来,她的父母只顾著自己,从没重视过她的教育问题。

现在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理由很简单,
那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经「过期」了。
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限期」内也没努力过。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
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
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
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
「过期」 後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的有效了。
要认知 「收手」和 「承受」的事实。

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以后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
因为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一转眼就过了。
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
是呀!父母是有限效期限的
小孩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上帝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5#
 楼主| 琼儿 发表于 2010-1-10 20: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3 姥姥家才是我的家----孩子一定要自己亲自带
我从1岁多到上小学前是在姥姥家由姥姥姥爷带着的,回到父母身边上学后,每到假期,一放假就急急奔回姥姥家直到要开学了才恋恋不舍的回来,因为在我的心里“姥姥家才是我的家”。
儿子还没有出生,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亲自带大儿子,要让儿子记住“妈妈的家才是我的家”。
决心容易下,实现起来可不容易。我的产假只有三个月,那时,妈妈爸爸在上班,婆婆要照顾公公上班,老人无法长期来帮忙。妈妈陪我生产、婆婆来了两次、请过三个保姆、儿子在1岁半的时候送进了幼儿园、经常需要出差。。。期间好几次老公都劝我把孩子送到老人那里去带,妈妈也几次主动要求我把儿子送回去,我都坚决的拒绝了。
自己带孩子,苦啊累啊艰难啊可是快乐着,深刻的体会到作妈妈是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  
自己带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长大,从孩子身上学会了很多做人行事的道理。
自己带孩子,“养儿方知父母恩”,更多时候可以切身的和父母换位思考了。
自己带孩子,能够发掘出很多自己也不知道的潜力。。。
最重要的一点儿子已经回报给了我:儿子热爱我们的家!
6#
 楼主| 琼儿 发表于 2010-1-10 21: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琼儿 于 2010-1-12 19:37 编辑

[quote人生中有三件事不能等----孝敬父母不能等、教育子女不能等、自己的身体不能等。
902896 发表于 2010-1-3 08:29 [/quote]

您家父亲真是最好的教育家!

父母有效期,其实还有另外一面残忍的事实。我们一方面害怕因为我们的失误带给未来一个问题孩子,另一方面却一直忽视着父母的感受。。。。
当我们慢慢地长大,上学工作、结婚生子的同时,我们的父母也在慢慢地老去,猛然有一天我们才察觉,他们就已经鬓角白发,脚步蹒跚……
“树欲静而风不止”,但愿我们不会因为现在的忽略而给将来留下遗憾。。。。
常回家看看年迈的双亲。。。
7#
 楼主| 琼儿 发表于 2010-1-12 19: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件事情,让我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我的高中学校是省重点,到那里上学的都是本地区各个区县的前几名,当然,上大学就是这些佼佼者们的唯一目标。高一不久,班里一个男生神经衰弱休学了,一个女同学就说“我要考不上大学就去自杀”。妈妈听了一脸惊恐的看着我说“千万别那么想,考不上咱就回家,千万别犯傻!”这句话说了三年一直到我高考。我知道,我好好的活着,妈妈就高兴了,她并不在乎她的女儿是不是大学生,在妈妈的眼里,女儿的生命才是无价之宝。
8#
 楼主| 琼儿 发表于 2010-1-12 19: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亲情,孩子一定要自己亲自带还牵扯到两个问题,就是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都要从小培养问题。
生活习惯从小培养问题最明显的就是挑食和时间观念。我从小在姥姥家,姥姥、姥爷、小姨三人围着我,所以和现在的独生子女差不多,一顿饭换上3、4个花样吃个2、3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挑食不说,时间观念就更别提了,反正姥姥在家带,想睡到几点想几点起床随心所欲。自理方面除了自己穿衣服其它一概有人打理,包括扎小辫。
回到父母身边后,爸爸经常出差,妈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向姥姥那样精心照顾我,我为又挑食又磨蹭等等生活习惯可没有少挨爸爸妈妈教训。最让我伤心的就是上学没有多久,妈妈就以她没时间我自己不会为由在我泪水汪汪中武断的剪掉了我的辫子,并多次拒绝了我要留辫子的要求,我一头短发直到高中毕业。面对父母对待我的种种“暴行”,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都开始怀疑我是不是父母亲生的了,深受伤害啊,小小心灵!
所以,对儿子,从小我就很明确:不允许挑食(当然不能太极端)、向爸爸妈妈的正常作息时间靠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9#
 楼主| 琼儿 发表于 2010-1-15 2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28# lao90286

印象深刻的一些事情,忘不了的,和记忆力好像没有关系。
10#
 楼主| 琼儿 发表于 2010-1-15 2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儿子制定了不允许挑食的政策,其实首先管制的是我自己,因为我挑食挺厉害的,以前姥姥和妈妈软硬兼施都拿我无可奈何,为了给儿子作个榜样,我都努力的去吃。现在我基本不挑食了,当然是以我自己的观点,因为老公不完全同意这个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8 03:26 , Processed in 1.8873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