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透望远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编] 品味-------三吉[也西湖品茗]汇编

  [复制链接]
251#
三吉 发表于 2014-2-10 08: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4-2-10 08:27 编辑

到家了——也西湖品茗(202)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经过一夜的鞍马劳顿,到家了。前天中午和同学吃了灌汤包和馄饨,休息了一下后又一起上路奔赴火车站了。
    开始就不顺利,火车晚点了近一个小时,于是乎担心就开始了,按照以往的惯例,晚点时间只能越来越长,到石家庄时将不知道晚点多长时间,因为涉及倒车,如果真的晚点一个半小时以上,只能不出站,直接上车了,不知道孩子能否做到。到石家庄后才知道赶过时间来了,基本正点。
    在石家庄上车后发来短信,车上太挤了,我只回信注意安全。对这点我倒不在乎,能有多挤?现在基本上能够控制拥挤程度,至少还有站立的的地方么。想起了第一次回家,那是国庆节,在石家庄上了车,因为那次是始发车,在中间部位找了个座位就坐下了,临时买的没座位。后来上的基本上都是学生。过了一会来了个人,我只好站着了。等到火车发车了也没看到有人请孩子离开座位,自己还纳闷呢。过了一会才明白,孩子旁边站着个小女孩,不时看一下孩子——原来这是她的座位。我忍住没笑,好在时间很短,不到一个小时就到站了。学生有时就这么单纯!
    拥挤?记得我当初走这段路的时候,一次上了火车,竟然脚丫子基本上悬空,这段路走了近三个小时,我就这么悬空了三个小时。那才是挤呢。
   回家后才知道从合肥到石家庄这段很空闲,成了卧铺,一个人在三个人的座位上睡了一夜!
   现在出行很方便了。
   提前半个小时,我便像神仙一样驾着云去了。
   连续到了三四趟车,乘车的一半以上是学生。我也观察一下回家的学生。男生很潇洒,一半以上背起小包就回家了,拉着大箱子的或者更多包裹的,一半的是和女朋友一起回家的。女孩子背着小包回家的很少。单独回家的一般是拉着小拉杆箱。最有趣的有部分拉着大箱子,背着包裹(注意后才明白包裹里是布娃娃),还怀里抱着大个的布娃娃。
   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观察学生上了,不时地朝着出站人群来的方向看一眼。虽是近视眼,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身影。还是第一时间见到了孩子,伸出手挥了一下,孩子也回应了一下。都回家好几次了,没有那么多惊喜了。看着长了点肉了,不是那么皮包骨头了,依旧很瘦。
   在出来时,熬了北瓜粥,放了黄豆、花生、葡萄干、小米。一路没有吃好了,喝粥可能是最好的。
   到家了,一个月的全新生活开始了。
                        於十八日晨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52#
三吉 发表于 2014-2-10 08: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契奥运会——也西湖品茗(203)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索契奥运开幕式出了糗事:开幕式中的亮点五环标志竟然没有展开,成了四环外加一朵雪花。俄罗斯电视台显然启用了备用,直播时五环都展开了,其他的直播依然将这点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显然不仅普京,还有筹办人员尴尬,还有更多,,,。还有点糗事,倒计时牌没有归零,到五就罢工了。哈哈哈,有趣。
   也许很多年以后我们还能记起这些,就像北京奥运的盛况和洛杉矶奥运的商业运作。这倒成了美丽的佳话。
   忆起洛杉矶奥运时,依旧还能记起当时我们点点指指的嘲讽米国的寒暄,甚至社会制度。时过境迁,如今才知道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从那以后,奥运会成了赚钱的机器。北京奥运会我们的目标就是向世人昭示中国的崛起,所以绝对不能出一点差错的。我虽然不知道内幕,但敢肯定一些重点地方肯定有备用的方法来预防这类问题,如果把这个开幕式放在北京,肯定要有人工的备案,预防万一。我们的目标是万无一失!!!
    万无一失和有一些瑕疵有什么区别?恐怕投资和人力要成倍的上升吧?
   索契奥运开幕式虽有一些瑕疵,但和往届一样不会影响他的成功的。但也很可能因为这些瑕疵,他的成功和美丽才有可能多年以后还会被津津乐道!
   追求完美是前提和必须的。成功更多的是在于追求完美的过程和付出后对收获的享受。
   我们很多事情追求绝对完美,力求万无一失,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我们对事情赋予了太多的含义,这些含义有时我们承受不了其中的瑕疵。这本身是不成熟的或者幼稚的表现。
   我们谈论空间探索时,经常谈论起米国火星探测器的失败,正是这些实时发布的失败,才昭示着米国为空间探索的付出和技术的尖端。现在也欣喜地看到了中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月球探测车——小兔兔也出故障了。这种心态才成熟了。
   原来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和许多孩子一样经常在考试后谈论起发挥多好等等。后来在高中慢慢的转为在考试后历数自己的失败之处,尤其是高考后,甚至哪一步做不是很好都说出来了。谈论的都是缺点和失误。——其实这是成绩最好的时候。
   追求完美,才知道完美是多么的美丽。苛求完美才知道完美是多么的无奈。
   春天到了,新的学期就开始了。春天百花竞开,但各种细菌也活跃起来了。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不求完美的,所以才有玉带桥的十七孔,据说故宫房子有九百九十九间(还包括厕所,哈哈哈),但我相信现在有一千间了,因为多了个收费处,也就成了赚钱的机器。
                        於二月十日上午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53#
三吉 发表于 2014-2-10 08: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挪威鱼群——也西湖品茗(204)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看到报道挪威一个可怜的鱼群,被冻在冰层里,好大的一片呀,相互拥挤着。我想如果在中国,肯定连冰块也搬到家里或者直接到超市出售了。
        对这些新闻本是一扫而过的,之所以写它,还是联想起了阳历年的经历。早晨起来,没事找事到郊区的七里河,看看有水了没有。如果有水了可以继续冬泳。到了秋天,应该是管理人员把冬泳几个河段的水陆续放掉了,这样就解决了冬天淹死人的事件再发生(估计游泳池也能发点小财),前段时间听说从上游要放一些水。
        今年冬天不太冷,从秋天开始一直没有什么降水了,天气很干燥,从猫蛋那天开始连续几天晴空万里。阳历年那天天气也很好。太阳还没出来就出发了。
        到了七里河,太阳刚开始出,红红的、无力的,还好没有云彩到不奇怪,竟然没有一点雾霾。因为不算冷,最低的时候也就是零下三四度,冰层也不厚。但还是按耐不住诱惑,踏上了冰层,间或有冰层开裂的声音。招呼妻,不仅不给脸面,还直嚷嚷——怎么胆子这么小!到了以前冬泳的河段。水只有一尺来深,河沟经过了防水处理,底面也很平整。冰层也薄些。有两个人在冰层上面,拿着锤子和一个小水桶,不知道在干什么。几经努力,终于小心翼翼的踏上了冰层。询问才知道他们砸开冰面找鱼呢。我兴致大发,我主动要求帮助他们砸开冰面,锤子是那种有十二磅的大铁榔头。把是新的,比较细。在我印象中是砸开冰面,鱼就自己游到开口处了。所以随便砸冰面的。我于是伦开锤子。就一下,锤把断了,锤头掉到了河里。伸手捞了出来,满嘴的对不起!还好没有怪罪我。另一个说了“这有一条鱼”我跑过去一看,一条小鱼,想一个白白的大些的树叶,静静的躺在冰面下,原来鱼都被冻僵了。于是我也开始找鱼,砸冰,捞鱼。最大的一条竟有二三两,还能在冰面跳动!整个过程一直在道歉中进行的——断了的锤把!
       这倒是我想起了孩子在初中的时候,一次大雨之后——很久没下过大雨了。市区的河沟胀满了,甚至到了路面上。我们看水的时候水面略有下降。滚滚的污浊水!!看水的人不少,还有一些捕鱼的,想必是水库放水了吧。其中一位不停地甩着回收着鱼钩,竟然又一次横拉出来了一条大鱼,有二斤吧。鱼钩深深地嵌进了鱼的脊背。等把鱼钩拽出来的时候才看清,是一种很大的团钩。因为这次经历孩子还写了作文,好像是钩鱼。
        写了一半未在写下去,还有这么多好友来观看,赧颜。只好补上了。
        当初写的时候好像在半月前。
                                                               於二月十日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54#
三吉 发表于 2014-2-16 06: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4-2-16 06:28 编辑

悖论充斥着生活——也西湖品茗(205)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这次下雪真的不小,已经停了几天了,还未完全融化。天气很晴朗,也许是雪反光的原因,阳光显得有些耀眼,太阳也有点像夏天了。按着这种程度,气温总该到十度以上了,可实际气温还在零下,外面是很冷的。春天的脚步临近了,却到了今冬最冷的季节。谚语说得好“下雪不冷化雪冷”。这个悖论倒是视觉和感觉造成的,倒容易解释。其实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到处都是悖论。
   当初写的时候,是看到了有关刘宁的报道,一位科大学子成为流浪汉,是谁的错?是我们的教育错了。
   首先是家庭教育,当我们寄希望于孩子努力学习的时候,就舍去了很多其他教育,孩子变得非常非常单纯,以至于和社会完全撕裂。
   我们的学校教育更是将道德,国家,社会完全美化后灌输给他们,学习越好的越接收得多,将来和现实一对照,都是撕裂性人格。
    社会教育和书本上的,宣传上的正相反。不作争论,看看一位老人倒地了,谁敢扶,怎么扶吧。
    这一切教育下的自我教育,还能怎样?
   所以,不要再苛求我们的孩子们怎样怎样了,还是多给他们一点正常的教育吧。这应该是最需要的一课。  
                           完於十六日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55#
三吉 发表于 2014-2-16 06: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4-2-16 06:29 编辑

李坚柔获得了奥运首金——也西湖品茗(206)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应该是年龄原因,对体育比赛不是太关注了。想当初对中国女排的比赛,当初电视很少,到处找电视观看直播。现在关于索契奥运会的比赛也会没看过。就是看一些比赛,也很少注重比赛本身的热闹了,更多地关注一些奇人奇事。
    昨天看新闻的时候,看到李坚柔得了索契奥运会首金(中国队),尤其是对期间的奇迹感到好奇:李搭上了中国队的末班车,以候补队员参加了。在半决赛和决赛中接连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才得了金牌,尤其是决赛中,在前三名都摔倒了的情况下,排在最后的她奇迹发生。
    李坚柔是幸运的,祝贺她。
    如果说比赛含一定水分或者含金量不高,因为这些失误的原因,我相信。如果说对李来说有如神助,我也相信。但我不相信不公平,因为这里没有故意的犯规等,比赛也是在同一规则下进行的。这就应该说是公平的。公平不会对因你自身的失误有所照顾。
    如果说奇迹的发生,我认为还是在李本身,因为自身的实力,才得以搭上末班车,这才是最根本的云因,其次还是她努力争取。如果当初没有信心进取,或许就和决赛失之交臂。
   努力进取是成功的前提
   努力进取或许不会取得明显的成绩,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能赶得上末班车,才有前进的条件。有时奇迹就是这样发生的:非常优秀的常常和金牌失之交臂,搭上末班车的却能够人前显贵。
   成功来自于实力,李坚柔还是有这样的实力的。
                            於二月十五日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56#
三吉 发表于 2014-2-18 05: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4-2-18 05:05 编辑

悟空皈依了佛门——也西湖品茗(207)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一代大师六龄童仙逝了。很怀念的。依旧记得当初《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电影上演的时候,当时四人帮倒台,影片还有政治意味。我曾经跑了好几里的路,到邻村看。那热闹场面不可形容,到了家家闭户的程度。
    作为北方人,对绍剧的了解仅限于六龄童演的猴戏。反过来,对猴戏的了解也多是绍剧。可以说绍剧因一人而闻名全国。
   后来逐渐才知道,六龄童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很大的。孙悟空发展成现在的可爱形象,可以说是到了六龄童定型的。仅此一项,就可以称其为大师。(动画片大闹天空,赖氏兄弟也功不可没)。
   大师本可以安心的走了。但走的还有遗憾:开追悼会前,家人群殴。虽不影响大师一生的辉煌,但也不可谓不是遗憾。
   一个家,都希望是和谐美满的。托尔斯泰说得好“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么什么是幸福的呢?中国早就有这方面的标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义妻顺等等。不过,按着这样的标准来实现,生活也就没啥意思了:家里的什么矛盾也没有了,哪来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都知道正态分布,按着这样的分布来看,属于这样的幸福家庭,是极端的少的,就和十分不幸的家庭一样。我们所处的环境,到处充满着各种矛盾,父子不合,夫妻不和,婆媳不合等等,正是这千差万别的矛盾,构成了我们社会的家庭。作为大多数来说,各种矛盾可能同时存在,但都在可以包容或者说,还没有闹到破裂的程度。
    那么怎样追求幸福的家庭生活。首先是包容,一个家要努力的在一起生活,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再有就是一个家要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形成对家庭的满足感和对未来的期待。还有一个家要有一个梦,美好的梦,有梦最美,希望相随。
   作为道德或者社会的宣传,刻意的抹杀了矛盾的一面,无限的夸大了美好的一面。造成了一种幻想。于是古代出现了二十四孝的谎话,以及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牵强附会。当初在泰山第一次看到羊羔跪乳的对联时,自己反问了一下,如果他不跪下来,怎样吃奶呢?
    幸福是美好的,但也不是圆满的。中国人都盼望成仙——可是这神仙虽然长生不老,但也不能享受人间的肉欲——只有玉皇大帝和王母是个例外。
   一个家,追求幸福是一个过程,一个阳光的过程,一个全家相互鼓励,协作进取的过程。
   一个家的不幸,也是内讧的不幸。败家不如制造内讧。
   言之于此,不必嘲笑六龄童身后的内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师不因此减少光彩。
                                与十七日午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57#
三吉 发表于 2014-2-18 05: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瓜,拈花一笑——也西湖品茗(208)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前一篇《孩子到家了》,写到熬了北瓜粥等待孩子的到来。显然是聪明机智的女孩——风筝女子问道啥是北瓜,我看到提问,也只是微微一笑:北方常吃的一种瓜果么!时隔一学期再次问起,想做回答,却好像无从谈起,百度一下,竟然词条直接转到了西葫芦,要知道我们北方是不把西葫芦归纳到北瓜这个系列的!!查图片,两者混淆的更厉害。
   想起小的时候老人常说的: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想起了佛家典故,来处理这事最好:北瓜?拈花一笑。
   作为回忆性质,还是聊聊我记忆中的北瓜吧:
   北瓜,顾名思义,生长在北方的的瓜,自然和南瓜相对。
   从生长环境来说,北瓜适合北方的干旱气候,外皮略显粗糙。以前我们很多是在地头的荒地种植北瓜,刨个坑,撒上仔,以后直等到深秋收获了。因此适合在地上乱爬,瓜秧比较细和短。产量较低,个头也小。现在种植,也有的和南瓜一样在架子上生长了。
   外型上,差别很大。有一种长的扁圆型的,我们叫墩子北瓜,也有长的长长地,我们叫窝脖北瓜。现在也有个头很大的长的三四十斤的,类似于南瓜。从颜色上,有金色,绿色,黑色,还有绿色白色斑点的。总之,南瓜长的个大秀气,北瓜个小土气。南瓜颜色经常较鲜艳。
   其实我们的区别主要还是在口感上:北瓜的主要口感,甜面。南瓜主要口感是鲜美,含水量也略多。北瓜主要吃法,蒸熟了干吃,熬粥,现在也做很多甜点了,也有一些北瓜不太甜的可以炒菜,但不如南瓜鲜美。南瓜在我们这里一般的蒸包子包饺子,做汤,味道很美的。
   我看可能越说越糊涂,我也有些这样了,还是发些图片吧,我印象中的北瓜:


我印象中的南瓜:

     其实南瓜北瓜并没有根本的区别,称呼还是入乡随俗的好。
     很多细节有时不可强求,因为我们不需要作这方面的专家,但要做专家,必须细细的琢磨。
                                                                      於十八日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58#
三吉 发表于 2014-2-22 06: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在心头——也西湖品茗(209)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一位驴友,在大山树林中迷了路。遇到了一位正在打坐的僧人。驴友问:“大师,我迷了路,请您指点方向”。僧人说“打坐吧”,并不多言,驴友也因为累了,也因为礼貌不好意思过多打搅僧人打坐,也就在那坐了下来,喝了点水,闭目养神。过了一会,驴友站起来说,“谢谢大师,我找到路了”。
    其实我们并非找不到路了,而是因为现实的纷乱复杂遮挡了我们的双眼,当我们静下心来,不考虑这些的时候,心里澄清,就会知道自己从来处来,往去处去。
    小的时候看西游,只是喜欢大闹天宫这段,猴哥的无所畏惧,争强好胜、尽情嬉闹,全靠一条铁棒杀了出来。后来大些了,才看到西行的路上的磨难,历经磨难才能成才。时过境迁,都是镜中花了,才明白灵山就在心头,我佛就在心头做,其实那有什么西行,就是一条心路。
    没事静下心来坐一会吧,什么也别想,这叫禅。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一种大道理,大智慧,静下心来,忘掉形形色色,心里澄明的时候,就找到了生活中的乐趣,生活中的道理,这就是禅。
    禅,还有种作用,可以健身。
    老婆在下半年睡觉不老实,软硬兼施,软磨硬泡之下,万般无奈开始于阳历年后试试了,虽经有限的几次,每次也就五六分钟,竟然好了许多。
                           於十八日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59#
三吉 发表于 2014-2-22 06: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4-2-22 06:47 编辑

春到达活泉——也西湖品茗(210)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上个月这个时候,孩子到家,经过了一天的休整,天气还真好,不仅晴空万里,尤其是没有阴霾,和孩子一起到达活泉跑步了。与其说是跑步,其实还是看着孩子锻炼身体,我玩玩。从秋天就没下雨,一冬无雪,现在天气很暖和。虽说是最冷的时节,地还是和初春的大地有些类似——松软。气温也快到了十度。还是比较适合跑步的。因为是第一次,我规定了要慢跑,力争在半个小时一圈——我们是沿着公园里面的一条围着湖泊和假山开的水泥路跑的,跑步一般的都是在这。一圈长度我在百度上测量是2.2公里,曾问过跑过马拉松的,也是这里跑得最好的,他说他们实测长度2175米。我原来跑的时候慢的时候二十多分钟,快的时候也就是十二三分钟。下面的图就是我们跑步时转的圈。     上面的图算是达活泉全景吧。看情况应该是站在西门口的假山上拍的。我们是从南门口的那个尖尖处开始跑的。我沿着小路和小桥往正北漫步,走到全景图的最右侧的时候,看到有许多人在湖岸边观看。原来那面的湖面没有全结冰,靠近南面的半部分是流动的水,有一群小野鸭在湖面静静地围在一起不动。有人数了大概有十八只。一时积聚了长短枪,拍照。估计有报道的资料了,可以介绍什么这几年环保的成绩了。
    估计时间快到的时候。我往跑步的起点慢走,主要是计时。不禁有些吃惊,一圈下来竟然跑了十一分钟,于是大喊慢跑慢跑!!。到底是腿长的好处,可以一步当做两步行!也许因为速度太快的原因吧,跑了三圈也就跑不动了。
    而后参观了一下郭守敬纪念馆,回家了。
    当天晚上在网上看新闻,竟然真的看到了中央环境部的农业司(?)副司长对记者说,经过几年的植树造林努力,北京的空气质量普遍提高,空气中污染颗粒普遍下降,,,,后面自然一大堆数字。
    无语
    一年的阴霾,让环保部门无语,年终总结都难以开口。到了年初,难得一天好天气,赶紧向世界宣称一下不断努力取得的成绩,只有这样,上对得起领导,下对得起部属,尤其是明年还要部署项目争取经费呢。
   发这些牢骚不是目的,目的是说话的目的,说话要有目的,上要符合上级或者老板的心意,下要符合下级的切身利益,尤其是要符合自身的利益。否则,说话只有损害自己!
   不信看看专家和有关宣传再说吧。
   还是潜伏里面主人公和他上级的对话好“领导是天”——这说的是国民党时期!
   牢骚满腹放断肠,结束吧
                          於十八日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60#
三吉 发表于 2014-2-22 06: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4-2-22 11:30 编辑

雪拥科大——也西湖品茗(211)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前几天科大下雪了,到了论坛看到照片,才知道真的不小,地面上厚厚的一层。去年开学后不久也下了一场大雪,好像比这场大一些。
    喜欢看也西湖的照片,同样这次看到也是非常激动,我的留言是“一见也西湖就激动”。尤其是这次见到了裤子大先生拍的空中俯拍的也西湖全景,还是雪景呢!
    这场雪下的不小,地面有两寸后,要知道这是六九末的南方的雪!从空中看也西湖,好像闹市中的世外桃源。大雪给所有的物体都罩上了一层厚重的洁白的棉被,这样说还有些瑕疵,树根下,湖水中,休憩的石凳下面等等,依旧显露着地面,从近景看,哪里都积攒着水,这便是和北方的不同,前几天我们这也下雪了,虽也是边下边化,但地面还是在零度以下,前面说的地方也都覆盖了厚厚的雪,甚至因为北风,雪比平常地方还厚呢。淮河流域初春虽然下雪,但毕竟地面温度在零度以上,同样的雪,风景不同各有妙趣。
   还是继续欣赏这张照片吧,也西湖在雪景映衬下,湖水黑绿色,也许是雪景,也是高空的缘故吧,在森林般绿树环抱的也西湖漫游,多少有些不见天日的感觉,今天看着照片,高大的水杉竟也显得那样瘦小,似火柴棍一样寥寥站立在也西湖中,大雪掩盖了生机盎然的地面和低矮的绿色植物,我还在想那些在也西湖盛开的裙牡丹还好么?一条半弧形的小路外面便是大都市了。小路的外面是环绕排列的还能叫出名字来的教学楼,最高大的是图书馆!尤其是这些大楼比肩错落排列,还没有仔细看过空中的美景呢——真美!这张照片最美之处,还在有有更大的布局!在大楼的后面是一条高架桥,因为大雪的覆盖,大路倒显得耀眼和空旷了,路边上的几个黑点整齐排列着——应该是路边的松树。在外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了——这才是真正的繁华世界,花花世界呀。
   整体看花花世界作为背景,科大西区的教学楼是大环境,也西湖的幽静,沉寂才是核心。摄影者真是大师风范,I服了you!也西湖的弯曲小路恰似弯曲的手臂环抱着也西湖,科大外面的大路,一时也想不起名字来了,就是一道无形的隔离带,笔直无情的区分着外面的世界和幽静的校园,外面花花世界,高高低低,诱惑无限。。。。
   看到也西湖就激动,竟写这张照片有这么多感慨,这是动手前没想到的。
   科大美,也西湖美,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你在,才是我们的寄托。
                          於二十二日晨
     发了后,再看,才发现了一个失误。提到的摄影大师“裤子大先生”,真实的昵称是大裤子。不管是裤子大还是大裤子,都是一回事,在我心目中都是我非常敬仰和崇敬的,也是非常亲切的。现在看起来算是个美丽的瑕疵,不忍再修改了,所以留着瑕疵,再后缀个说明,见笑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0 06:15 , Processed in 1.92234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