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透望远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编] 品味-------三吉[也西湖品茗]汇编

  [复制链接]
261#
三吉 发表于 2014-2-22 07: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海一粟——也西湖品茗(212)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今天写完了帖子,也把前两天写的一起发了。因为我的习惯顺着思路写,写完就发,几乎不看,所以今天也有些兴致把前面的几个把玩一下。这时想起了沧海一粟,他前几天发了一篇对我帖子的感慨。我既激动又羞涩。因为这些经过激动,我也没有他说的那样好而羞涩。
   当初写这些,还是因为孩子到了科大,也就和科大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在大一的时候很是热闹的。热闹之余便是相互鼓励坚持下去,其中雅韵茗风便是其中之一的积极分子。于是便有了这随便侃侃的想法,之所以标注上顺序,也算是自我激励的措施吧。名字这样起,也是因为孩子宿舍在也西湖边上,教学楼也是,上课下课都要经过也西湖。那就聊吧。
   开始写,也就是随便聊聊,没想成集的,倒是尘姐收集起来,起初我还反对呢。形成这样的格式,我想应该不是尘姐一个人,还有安妮姐等几个人的思路。应该好好的谢谢她们,才有今天的一些成就感。
   时间一久,才知道这样坚持下来很不容易的。我一向是经常立志的,要想实现志向却很少考虑。正是因为她们还有许多的好友鼎力支持,才坚持下来。因为我懒,也算是定下来了懒的习惯,不大回帖!现在还有我心飞扬、风筝等好友经常支持,感动加激动。
   我们聊这些,不是因为孩子在科大多优秀,我孩子谈不上优秀。主要的是一种牵挂。
   当时热闹的胡侃的时候,就有这种想法,伴随这孩子坚持四年。
   因为普通,我才深信我们只是沧海一粟,算不得什么,我们期望孩子将来的路顺利一些,少摔些跤,并没有期望他有多大的成就。沧海一粟,本不值一提,但也坚信我们的关怀和牵挂总有些收获的。沧海一粟,本微不足道,期望我们互相拥挤着能够挤出谢浪花。
   生活是快乐的和实在的,我们微不足道的社会成员,何尝没有自己的快乐和追求?
   快乐就是在这相互招呼和捧场中放大
   谢谢沧海一粟,您在论坛的昵称沧海一粟66,咱俩应该是同龄人吧。
                              於二十二日晨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62#
三吉 发表于 2014-2-25 06: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雷曼打牌有感——也西湖品茗(213)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前几天看了雷曼转发的小雷曼《打牌情结》,感慨良多。小雷曼把一个家庭打牌,写的生龙活现。感慨他的牌技,感慨他一家的和谐,感慨他的娱乐良多,最感慨的还是他由衷而发的感触。
    一个家庭幸福,最大的莫过于能够在一起不分长幼尊卑的在一起欢乐。并在此中享受阳光,享受生活。
   这倒是我想起了过年的时候的一个小插曲:
   年前蒸包子是北方人的习惯,孩子生活这么大,基本上没有参与家庭中的生活琐事。在准备好了所有东西后,蒸包子开始了,便叫他学学。还挺痛快。先看着,我慢慢讲解了一遍,再让他试。真的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皮和馅在他纤细的手中,总是不听使唤。经过两三次后,终于有些形状了。
   孩子喜欢留长指甲,我在平时只是让他保持指甲的干净。所以十个手指的指甲都比较长。包包子捏折的时候,我都是用的右手食指和拇指的指甲肚前端,因为指甲的缘故,他包的时候,总是捏了折的同时,留下了指甲扎的孔。于是便让他习惯使用指甲肚的中后部。包了一个后,自己转身走了,拿出了指甲刀,竟然把五个指甲都剪掉了!有些震惊,平常他妈妈嫌他指甲长,他都不理的。
    最终包了两三个,忍受不了这个工作的麻烦,罢工了。包了不多,这时也快包完了。
    学什么也得有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我当初是在刚记事的时候,就记得跟奶奶一起包饺子。学不会没关系的,只要有这么个过程,将来自己过生活了,他会敢于自己动手的。到那时一切不用学自然就会了。
   很多的生活知识其实就是这样,不需要什么都会,大概知道一些道理就足够了,临阵的时候,自然就会,当然开始不会做的多好,但不会发憷的。
   生活是一份阳光,是一份乐趣
                           於二十四日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63#
三吉 发表于 2014-2-25 07: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4-2-25 07:14 编辑

冷——也西湖品茗(214)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早晨醒来,看到了对复旦林森浩投毒案后的采访。显然是在探寻这位研究生的心理。在这案件的宣判的时候和再看这段视频的时候,不禁披上了羽绒服,并裹紧了。林森浩的冷静,使我心里毛骨悚然的发冷。这也使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刘宁事件。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社会和教育上。
       慢慢的聊吧
       记得我记事的时候,母亲曾骄傲的说她是高小毕业,当时高小是什么概念?我约莫估计应该是高中阶段吧,也没深问。年前拜年的时候又和一位老知识分子聊起了这些陈年芝麻,建国后,当时几个村才有一所小学,一个班里也就是六七个学生。就这样一般的上两三年就算上学了,所谓的高小,就是小学高年级(我印象中的乌龙)。就这样也算得上知识分子了,按普及程度来说,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真正的普及小学教育是在五十年代中后期。
       中国在八十年代中期讨论教育发展的时候,当时的主流意见,对大多数人来说学那么多知识没用,还是学有所用好,不浪费教育资源,于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当时的技校,小中专等等如雨后春笋。此时我们还嘲笑米国以色列等大学生当保安呢!到了九十年代,因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缺少影响企业发展,所以大力发展大学,好多学校都升级为大学了,至于很多技校或者合并或者改行。再往后因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又大力发展研究生,当时好像就是为了延长教育时间,解决就业问题吧!直到进入本世纪后,要崛起,才关注中国真正的落后是科技,发展科技必须有尖端的教育。于是建设一流世界大学才正式提到了台面,于是国科大,上科大才开始计划。
     此时的发达地区,每个高中毕业生都可以上大学了。
    日本从明治维新后,仿效西方,普及了小学教育。
     说这些,就是想要说明过人文化素质!
    现在的一切教育,都是道德理想或者书本知识,对知识的渴求拔高到了无以伦比的程度。
   学到的思想很纯,但社会又是纯粹的向前看
    我们又是无神论者。甚至以各种形而上学的机械解释我们现在还不明白的现象,就形成了否定一切新思维。甚至对什么是生命来解释就是简单的活了几十年然后消失!
    尖锐的矛盾冲突,形成了无限的空虚和冷漠
    还有一个矛盾,一直教育知识能改变一切。上大学后,发现还要一切从头再来,归于平凡。
    这可能是我们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阵痛,但对于个人来说,则是无限的悲伤。
    中国现在极力强调发展的年代,为此很多人付出了不堪的代价。
    多对孩子来写关爱吧,让他们的路走得少些没必要的挫折
                                                     於二十四日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64#
三吉 发表于 2014-2-25 07: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桥流水——也西湖品茗(215)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今天上线,免费信栈有了新的了——小桥流水,大自然的规律,如流水,浩浩汤汤一如既往,那就再配上这幅精美细腻的图片吧,如凤凰开屏,少了绚丽,多了几分静美。
    这两天新闻不少,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总理的一次发言,其中有这么一句话“ 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无禁止即可为”和“法无授权不可为”,如果不是临时说说,是一种执政思想的话,这是中国一千多年思想的根本改变。中国一直是政府允许做的,百姓才能做,这还是好的呢,我想起了“百花齐放”的时候,不发表不同意见,还有人做你的思想工作呢,少了一些政治头脑的,发表一些意见,后来几乎都成了右派或其他。
   中国需要的是忠臣和顺民,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忠和顺。
   其实中国民众还是非常有智慧的,看看华侨,也是前几天才知道的,原来泰国国王也是华侨呢。只要让群众思想放开,单凭国人的智慧中国是会崛起的。
   去年恒大足球得了俱乐部亚洲冠军,就有种评论,政府不管的都能做好。
   如果能够确立这是一种执政理念,则是执政上的根本变化!
    换句话说,这将进入一个新时代,像美国一样的新时代,必然产生民主思潮和行动。
    鲧治水采取堵得方式,不可为;他儿子大禹采取疏导的方式,这是历届开明君主采取的方式;“法无禁止不可为”这是现代民主的方式,也是古代理想的无为而治!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条件成熟的时候,也就是几年之后,儿子们正好赶上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期盼着。到那时或许真的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於二十五日晨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65#
三吉 发表于 2014-3-1 18: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4-3-1 18:10 编辑

阳光心态——也西湖品茗(216)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前天晚上在公园散步的时候,在树林边想起了在高中时和孩子探讨《逍遥游》中的那棵大树的故事,才想起了写写这个,动手的时候才发现,想得太早了,一团乱麻,好多头绪,今早想起了个好办法,就是把这些头绪,想起一点写一点,不管那么多,一切都OK啦。
   还是从那棵大树说起吧。费了点劲,找到了原文,抄录如下“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还是复制省事,一下就一大段。呵呵呵
   老惠和老庄讨论的是有用和无用的问题,临时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个发现,欧洲的一个山上发现了一棵树,我看照片直径也不过十公分,算是小树了,但,专家经过碳十四确定,他活了九千五百岁,刚不到万岁,这就很有价值了,该是世界的宝贝了,过一会找到图片,明天使用。
    所谓有用和无用,是对人类而言,对于树本身而言,我看是生存。他恣意的享受阳光,享受空间,且生机盎然的快乐生活,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幸福生活吧?
   说到这,所谓阳光心态,我看该赋予这样的涵义,享受阳光,占有空间,快乐的生活。
   “樗”这个字,我是真正的大白字,不禁发音不对,含义也理解错了,总以为是颗珍贵的品种呢,今天仔细查看才知道,以前也查过,知道是一种树而已,其他看了如同没看。樗,chu,一声,臭椿。原来是臭椿。
    为了醒目,这段起个名字叫“樗树效应”吧
                               於二十七日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66#
三吉 发表于 2014-3-1 18: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心态(续)——也西湖品茗(217)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右图便是昨天说的那棵树,发现于瑞典中部的一个山脉中,是欧洲云衫,也叫挪威云杉,树高四米,无性繁殖。
   上次写到了享受阳光和空间,顺着这层意思,我想到了花朵,大部分的花朵,都是开花前,快速生长出花茎,突出的高耸在四周树叶的外面,怒放。
   花在开放的一瞬间,散发出朝气、美丽和香味,更是亭亭玉立,昭示着自我,炫耀着自我。享受着阳光,享受着风吹雨露,享受着空间,更是享受着赞美和荣耀。
   在关键时刻,能够激发自身的所有能量,并发出激情和冲动,能够承担起大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担当,享受荣耀和赞美,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花开的同时,自然也不乏蜂蝶戏舞期间,这时才是鸟语花香。春风得意。
   这段也起个名字吧,就叫“花朵效应”
   赢着通吃,大自然也不外乎如此。
                 於二十七日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67#
三吉 发表于 2014-3-1 18: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心态(再续)——也西湖品茗(218)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左图还是上次说到的那颗树,冰天雪地的北欧,树的冰清玉洁、孤独卓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今天看到了一篇报道,衡水二中百天誓师大会,真的是非常热烈,在操场人体站成了誓言文字,大幅红条幅在每个方队前展开,自然还有代表们的誓词,红旗等等。我想起了当初孩子回来后向我描述场面的热闹,虽然远比不上衡水二中,但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形式也好,鸡血也罢,吗啡也行,且不去管它,反正也能让人心跳三天,这就足够了。今天一个形式,明天一个方法,后天一个鼓励,想不前进都不行!这或许是衡中的专利吧,但确实有作用!赞一个。
   说这些也和今天想聊的有点关系
    还是在高中的时候,应该是高二,孩子参加了生物省竞赛,本是普通高中,现在说普通的就是很烂的那种,这类的事就没想过。一直因为数理化成绩还不错的,没关心过生物,惊诧的问“怎么轮到你了”,孩子回答也是干脆“轮不到我还能轮到谁?”,总共两名,占了一个名额,也是高兴事。后来对生物有所关注,在公园树林旁聊起了树木。是一片杨树林,白杨树。树木都长的细高。唯有在森林中,树木才能形成非常好的木材,何也?
   一则,高。只有努力向上生长,才能争取到阳光,不能足够高的树木,自然被淘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自身也是一样,只有在较高处的枝叶才能享受阳光,较低处的枝叶,因为没有阳光,故逐渐枯死,于是树木卜能向四周发展,只能向高处发展。
   二则,大。赢着通吃。大树底下无杂草。自然清除。
   三则,森林。为什么是森林而不是单株或几株?道理也很简单,成片的大森林,相互依靠,相互遮挡住东西南北风,并且形成独特的气候,利于保持良好的水分和空气条件,冬暖夏凉,空气湿润,技能挡风也能通风,还有生物环境,减少病虫害等等。物以类聚。
   这就是为什么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的原因。档次就是这样来的。
   发达国家为什么什么都好?因为客观环境如此。中国发展,经过了初级发展,也就是物质紧缺的时候,制药生产出来的,就能卖。再次就是生活环境升级的发展,表现为生活环境改善的行业发展,如家电,汽车,住房等等,在后就是生产过剩,淘汰期,也就是现在。估计十年后才是上质量,上档次的时期。
    就人才也是如此,当初我们那个时代,只要有点文化,就有工作。而今缺的是实用知识人才,不是技术工人。(技术工人也很少,但好多企业也处于手工作坊)。高级知识分子必须和社会的大环境相适应。一个企业本身就是生产初级东东,高级知识分子对他来说有啥用?米国很多企业有自己的研究所,产品也是世界先进的,,,
   离题万里了
   所谓阳光心态,我看也有这些方面的因素:努力向上,自我修正,并且有一个这样的大环境,良性的竞争,或者小团体。互相督促,互相修正,互相遮风挡雨,,,
   这种状态,我且命名“森林效应”吧。
   回看这森林效应,首先必须自我向上,这是前提和基础,其次找到适合自己的群体。科大就是这样的群体,希望努力跟上这个群,进步!
                         於二十八日晨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68#
三吉 发表于 2014-3-1 18: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吉 于 2014-3-1 18:20 编辑

阳光心态(三续)——也西湖品茗(219)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秋天在路边,一种树,树上的花和结的籽外形像一堆堆的风铃,冬天也不凋谢,感觉很好看,搜索了几次,也不记得叫什么,今天想起来了,写下来以备忘记——栾树。
  前段时间有条新闻,米国出动军队,对入侵的亚洲鲤鱼实行清除,恐怕也没多大效果。倒使我想起了另一件事,中国生长的葛藤,作为绿色庭院观赏花引进到米国,并作为沙漠绿化广为种植,结果大肆泛滥,大片森林死亡。何故?原来葛藤虽然柔弱,但攀附能力十分强,攀附树干、树枝到达树冠,再分枝分杈,最终覆盖树冠,树木因不能见到阳光,而死亡。
   攀附强势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政届也是如此。刘邦依附于项梁项羽,朱元璋依附于明王,努尔哈赤依附于明朝,建国前的民主党派很是投缘,等等。结果不言。企业也是如此。
   依附于强势,利于自己的路一路顺畅,在发展阶段或许是一片忠心,等到自己实力很强大的时候,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对立了。请刘备进西蜀,都知道是引狼入室。
   用现在的例子讲,秘书是个好差事,有几个不是秘书出身?
   犹如葛藤,自己本身没有强大的身躯,那就依附于有强大身躯的,照着阳光努力生长,最终形成与自己的天地。
   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命名曰“葛藤效应”,呵呵呵见笑了。
                        於三月一日晨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69#
三吉 发表于 2014-3-5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心态(补续)——也西湖品茗(220)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左图是也西湖边的裙牡丹。
    我不太喜欢种花,现实却是家里的花草不断,还有几种,没有高贵的,简单原因伺候不起;没有成型的,都是自己繁殖出来养起来的。多数是怎样都养不好,反正也不好死亡,好死亡的早就死了。
    譬如最简单的滴水观音,除了病虫害不说,一年难得长几片叶子,而且还很小。看到别人宽大的水灵灵的叶子很是羡慕。前段时间,仔细查了一下,才明白原委:我看形状认为滴水观音是适合热带气候,肯定喜欢水肥和阳光了,现在看来错了,喜欢水不假,但是薄肥,尤其是不喜欢强烈阳光,喜欢半阴的气候。
    凭主观意识行动也害死人呀。
    滴水观音是热带雨林气候,适应了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生活,在强烈的阳光下,生长自然不好。尤其是在北方很难长势良好。
    适应环境,努力争取仅有的阳光,努力向上,何尝不是一种阳光心态呢?生存是第一位的,努力适合生存环境,努力的幸福生活这才是根本!如鱼得水,适合环境也。
    据说人参生存在森林里的低矮树木下,两重遮光的环境下才能生长,适者生存呀。以前都说大树下面无杂草,哪知道却有人参!
   努力适应环境,努力愉快的生活,努力向上的生活,这种生活才是大众所追求的幸福。这种心态,姑且命名曰“观音效应”把!
                 於三月三日午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70#
三吉 发表于 2014-3-5 06: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结论——也西湖品茗(221)
      想起孩子的时候,总有点话要说,也就是只言片语。那就坐在也西湖的亭子上,把杯品茗,微微的香气,校园里轻微的细语,恰似优雅的音韵~~。我们在这说说~~
      昆明惨案,为遇难者默哀!
      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不承认是恐怖事件。在这样血淋淋的事实面前还不承认!难以接受。
     在印象中 ,对西方媒体还是比较好的,这次怎么了?
     发达国家因为言论自由,所以媒体因为职业道德的缘故,发表一些见解还算是比较公正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前段时间棱镜时间的主人公,叫啥呢,记不清了。刚发生时,什么叛国罪呀,口诛笔伐,到后来越来越多的支持声音,因为民主和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最基本的东东。
     这事件之所以如此,因为涉及了他们的亲身利益。
    同样,在利益和公正选择的时候,有时就有些倾斜了。
    譬如,对他们来说,中国强大和弱小,那个符合他们的利益?当然弱小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自然要和他们争夺利益和空间。三十前的中国,几乎没有领空和领海,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也是出口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对他们来说,只有送上门的礼物而没有威胁。所以苏联解体符合他们的利益,最好是俄罗斯再次解体!中国也如此!
     中国乱了,甚至解体了,西方国家的每个人都受益,而且颇深!
    所以,西方媒体自然站到他们国家和他们人民的利益之上,这也算是公正吧。
    啰嗦这么多,无外乎是没有绝对的公正,对于他们的言论,按着自己的思想选择接受。
    我想起了凤凰台特约评论员阮次山先生对于评论节目的话,评论不是结论,是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对任何事情和言论不可都信,因为描述事情的角度不一样,夸大其词的说,瞎子摸象,都说的是事实,只是都说了一面。
    一个袁承焕之死,各说其词。信谁?还是用一下自己的脑袋吧。一部《碧血剑》,小说而已,别信以为真,感动同情之余流几滴泪是对的,如果认为都是历史,彻底缪了。
                                         於三月五日晨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0 05:49 , Processed in 1.9315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