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晚秋归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答三兵之“钱学森之问”之四

[复制链接]
1#
本立道生 发表于 2014-9-9 16: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楼主的这个观点:“从哲学理念上说,固着于物质实体,不利于从宏观和整体上俯瞰事物的本质和脉络,不利于精神的分离和独立,也不利于知识分子(科技人才)的主体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固化,也就是,不利于精神实体的核心存在——创造力的萌发和集聚。”中国哲学的主脉不是形而上的,而是形而下的。欧洲大陆主导的哲学体系一直是沿着精神实体的脉络伸延着,从斯多葛的纯粹精神追求,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再到康德、黑格尔的“纯粹理性”“绝对精神”。是形而上的。
给楼主这么一概括,发现自己虽然不是学哲学的或研究哲学的,但一直有对哲学的感悟,没研究过康德、黑格尔,但与他们的思想主线颇有共鸣,追求精神实体,应该属于形而上一脉。但又自认为完全具有知足、平和、无争、无侵略性的民族性格特征
2#
本立道生 发表于 2014-9-9 16: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4-7-31 15:07
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否定就没有创造性,而否定的最高境界,不是外在的否定,而是自否定。

赞同,认为楼主抓住了否定的本质。
3#
本立道生 发表于 2014-9-10 17: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4-9-10 08:38
俺也是对哲学感兴趣,而不是专业和职业的缘故。
中国哲学思想缺乏形而上的东西,是一种实用体系的反应, ...

嗯,都是对哲学感兴趣而又没做专业研究,这种思维更本源(类似于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是有种看法说真正的哲学不是学来的,大概我们都有这方面的悟性所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本立道生 发表于 2014-9-11 11: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4-7-31 14:19
创造力萌发和集聚,原本来源于实践活动、知识传承,多产生自对前人的质疑,甚至否定,这种萌发和集聚的点 ...

同赞这一观点。
5#
本立道生 发表于 2014-9-11 11: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饮水思源 发表于 2014-8-5 06:38
好!哲学严重地影响着科学!哲学是如何看待自然、社会、思想自身的方法论,所以说有什么样的哲学就会有与这 ...

是可以推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他的哲学方法论是诞生不出来的。
6#
本立道生 发表于 2014-9-11 11: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4-9-11 07:24
14级的科学家中,竟有几位喜爱哲学的,甚是高兴!这一点,仅从语言的表达中就可看出,运用的是哲学语言。教 ...

这是比较高端的要求,有点难,但会有影响。共同努力哦!
7#
本立道生 发表于 2014-9-11 17: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4-9-11 07:29
实用性很重要,但是,哲学也很实用,不要把思想尤其是理性思维,排斥在实用性之外。
没有理性思维的实用性 ...

对,古人说的大用无用,就应该用你说的这段解释。并且适用于宇宙的方方面面。
8#
本立道生 发表于 2014-9-11 17: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4-9-11 07:36
人们往往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实用性,以为实用性的外在功能和表现,就是实用性本身。实际上,不从本质上和概 ...

当具有了我们所说的哲学观或者说思想观后,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会一眼看出什么事的发展是有前途的,什么是行不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6 16:29 , Processed in 1.4042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