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晚秋归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教育心得散论

[复制链接]
21#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8-20 1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裤子 发表于 2012-8-19 18:26
迟到了也不误顶,毕竟还属早秋拜晚秋嘛
99%的观点大赞!1%有商榷余地

教授好久未见,相信那1%正是精髓所在。
22#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8-20 11: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lao90286 发表于 2012-8-19 21:13
百分之一,就是创新。

主任首肯。
23#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8-20 14: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浪子 发表于 2012-8-20 13:27
是的,就像阮老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以前十六、七年学习很出色,很成功。但这都已成过去。未来十年是 ...

理解比记住重要,基础比专业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做人比做事重要。……
阮老的这些话,看似通俗实则极其深奥,它的深奥之处,并不在于教育观念中的理性色彩,而在于与现实的结合中,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相反的,因为这样更能在现实中体现出成功的愉悦,其结果也往往立竿见影的、功利性的显现。倒置回归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而且更需要权衡利弊,从长远上、本质上面对得失。
24#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8-20 16: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晚秋归来 于 2012-8-20 16:53 编辑
pdy 发表于 2012-8-20 15:35
晚秋这块说的是大事.一看到晚秋的文章,便令人肃然起来,如嗖嗖冷风让我等之顽劣膨胀之心顿有收敛.
我说过,很 ...


赞同老兄的看法和观点。
的确,理念与现实的落差时时存在,处处存在,等到二者相符的时候,理念恐怕又已经超越了现实。我觉得,最重要的好像不是理念的现实实现,而是在现实中始终有理念的贯穿,有理念的影子,或许永远达不到,但却始终给现实带来动力和希望。
至于经验性的问题,每个人终其一生的生活经验,实在太有限了,而且彼时经验形成的历史条件,此时大都已经变化,也就是说,依存这些外在的、易逝的经验,往往起不到真正的经验作用。这就需要把外在的经验转化为内在的理念或逻辑(先验逻辑除外),并使这些理念和逻辑,自身自在自为地运动发展,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呈现出的创造性减弱,就是因为自身不愿扬弃、不舍得扬弃、不忍扬弃和不善于扬弃自身经验积累的结果。因而从这个角度上说,用外在的经验指导孩子,往往效果不佳。
25#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8-20 16: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晚秋归来 于 2012-8-20 16:55 编辑
坐看云起 发表于 2012-8-20 16:43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自己的经验。楼主的观点我大多赞同。家长不能把孩子当“私有财产”, ...


学会欣赏不完美的完美。
学会让孩子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
26#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8-21 08: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晚秋归来 于 2012-8-23 11:32 编辑

在此声明:俺的观点和看法,不指向任何人,只指向自己,是对自己观念的自我批判、自我修正、自我提升及自我扬弃。既然是自我剖析,那就对自己狠点,以便进一步理清思路,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27#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8-21 08: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只能是自我教育,并最终只是自我教育。
28#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8-21 1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晚秋归来 于 2012-8-21 11:26 编辑
k-teacher 发表于 2012-8-21 10:49
学会欣赏不完美的完美改为
学会欣赏不完美的美可能更好。


非常赞同!
第一句话强调是纯粹的完美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在内容和对象上是不存在的,既然完美天然具有不完美性,也就是说不完美是完美的必然属性,那么,欣赏这种内容和对象上的不完美,也就是在欣赏形式上的完美。
第二句话强调的是作为情感化的对象的美,面对内容和对象上的不完美,发挥人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使客观上不完美的,变为主观上美的。
第二句话更好。
29#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8-21 11: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moumou 发表于 2012-8-21 11:42
感谢晚秋发起这个话题 ,的确值得思辨

谢谢,如果是话题本身值得思辨,并能引发思辨的话,将是莫大欣慰。
30#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8-21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晚秋归来 于 2012-8-23 11:36 编辑
pdy 发表于 2012-8-21 12:01
呵呵,
第二句话,就像欣赏断臂的维纳斯,如何?


最形象的比喻。
残缺的美,悲剧的美,往往是最真实的美和最本质的美。但是,这种美的元素须是事物内在的,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在的、强加的,甚至是扭曲的。
比如教育的功利性,虽然就教育而言肯定是残缺的,也是悲剧的,但是绝不因此就构成断臂的教育之维纳斯,因为功利性不是教育自身具有的本质属性,而是教育异化的产物,因而不具有美的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5-31 06:09 , Processed in 1.2751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