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晚秋归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为offer但不唯offer

  [复制链接]
31#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1-31 15: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pdy 发表于 2013-1-31 14:42
没有理性批判的社会是很可怕的.
理性批判就是监督,是鞭策...
咱试一试,*醉,醉迷.

没有理性批判的社会是很可怕的.
说的太好了!
再加一句,没有理性批判的社会是静止的、僵死的、无生命力的、无本质生活、无价值引领、无内在支撑的社会图表。
32#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1-31 16: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晚秋归来 于 2013-1-31 16:09 编辑
大裤子 发表于 2013-1-31 15:39
我所知道的一种情况(非科大)是“警匪一家”
某些老师,平时吊儿郎当地教,考前大量放水,美其名曰考前 ...


看来,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未必是好老师。在某种程度上说,教育造假的危害,远远大于商品造假,因为修补人心和人性,其难度之大,远胜于假冒伪劣商品本身。
33#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1 12: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丽风和 发表于 2013-2-1 11:09
读晚秋兄的帖子,总要慢慢地来,甚至还要重复一遍,然后再细细地想。因为晚秋的帖子总是深刻思考以后的东西 ...

谢谢,只要能够有所思就好,尤其是少年班的,可能更需要家长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以便根据孩子的个体特点和现实环境,磨合出最适合的路子来。
34#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1 12: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随云卷云舒 发表于 2013-2-1 11:38
前辈的这种情况,现实中较为普遍。孩子们接触这类情况多了,有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判断力,走向两个极端, ...

的确,同化或异化,实际上都不是我们做家长的想看到的,因为,同化的坏处是容易培养不出真正的能力来;异化的坏处是与环境缺乏认同感和共振效应,而且容易缺失硬件条件。二者协调的可能性有,但是空间有多大,由此带来的不利因素又有哪些?最坏的可能是,二者的坏处集于一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5#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1 12: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天 发表于 2013-2-1 12:31
赞成晚秋理论,信但不迷信。。。

想起孩子曾无意中说过“有的人,出国找不到好导师,还不如留在科大有好 ...

看来云天的孩子,是乐天派的,这样最好。出国与否,只是外界因素起了变化,当然这很重要,但最为重要的因素,还在个人。
为环境所左右的人,是不会走得太远的。
36#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1 12: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慢随云卷云舒 发表于 2013-2-1 11:52
如何避免?或者说,创造什么环境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正确思考?

自由的、宽松的、内在的、本源的、符合孩子发展规律和教育本质的,以培养内在的兴趣和使命感为动因的知识结构、能力方向和心理机制。这就应该是有利于思考的。
37#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0: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2-1 20:48
看懂楼主的意思了……这问题不仅仅在大学存在,前面梅子提到的中考、高考、艺考……不都是这样。经过10多 ...

是啊,不得不说,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另外一种考核体系能够全面取代中考、高考、艺考等,然而,无法取代不是无需取代的代名词,当然,主要是在具体的操作性上,能够有一种或几种更能全面引领和体现学生全面发展水平的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确尚需时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拖得越久,离教育的本质越远。
38#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0: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2-1 21:08
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家长无能为力,只能帮孩子尽力适应规则,同时小心保护他的学习热情。我不 ...

这就是无比真实的、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心里话。孩子的成长需要外界的环境和条件,而要想得到这些良好的外界环境和条件,就必须或不得不纳入到外界环境和条件自身的外在规定性之中,否则,就得不到认可和承认。
扭曲的教育,必然带来扭曲的社会从众。
不顺从,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顺从了,孩子也很可能成为现有“良好教育”的牺牲品。
两难选择,形成了教育整体的人格分裂样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9#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1: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dummy 发表于 2013-2-1 22:30
但大学是孩子的成长期,感觉成长比知识、成功更重要。'原生态、有机'地追逐自己的目标。。。

说得好极了!如果说,中小学的考评体系,我们不得不纳入其中,以分数作为几乎唯一的评价标准和目的所在,那么,到了大学,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得到的可能依然很多,如高GPA、甚至名校OFFER,然而,孩子会比中小学失去更多最为宝贵的东西,因为大学时期更应该是着力培养“原生态、有机的”有生命力的原发能力和潜能。高兴的看到,科大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如“严班”正在探讨改变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评体系,严重期待中。。。。。。
40#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2: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医生 发表于 2013-2-2 01:05
为offer但不唯offer 立论是对的,理性思考也非常好,值得学习。但我认为,女儿宿舍出现的现象不但科大有、 ...

     为offer但不唯offer 立论是对的,理性思考也非常好,值得学习。但我认为,女儿宿舍出现的现象不但科大有、国内所有大学都有;不但国内有,国外大学也有;不但学生有、社会上这种现象更多。我认为这是社会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要看程度而已(科大为学生提供的环境应该是自发的、少有机械的;我孩子大四参加生物学导论考试就有体会)。有关对到国外读书的认识问题。目前国内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家长、学生要到花钱到国外学习,我以为恰恰是一部分人对国内教育的一种不认同感。出去对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看个人自己感觉,不必强求。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就不去。
    对有些不正常现象处理问题。要告诫自己和孩子:每件事情本身就存在多面性,由于每个人对事情的认识不同,可能有多种情况发生;有人喜欢急功近利,有人喜欢走捷径,这是个人的权利。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但我们可以说服自己,不要为这种现象所左右,更不要去为这种现象去苦恼,反过来影响自己

      李医生的基本观点看上去很对,很现实,很辨证,很客观,也很理性。然而,仔细分析起来,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宿舍现象”,似乎不能以其他地方也有、甚至更甚,作为证明其具有现实合理性的有力证据,因为现实存在的、哪怕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绝不都是具有合理性的,只有具有合理性的现实性,才是真正的现实性。这种较为普遍的“宿舍现象”,最多具有感性确定性,但却不具有真理性。感性确定性与真理性完全是两回事。
      其次,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允许甚至尊重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是合理的,也是现实的。然而,这种多元化的共存和共融,绝不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也就是说,这其中也有一个真理性的问题,虽然达到真理的途径千条万条,但总的原则应该是:不违背真理的内在规定性。换言之,凡是违背真理内在规定性的主客观因素,都是应该摒弃和剔除的,如本中所说的“有人喜欢急功近利,有人喜欢走捷径,这是个人的权利”,“急功近利”和“走捷径”,就属于违背真理的内在规定性要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5 13:19 , Processed in 1.3892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