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truetur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议] 国外名校留学生谈专业

[复制链接]
23#
 楼主|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7 16:2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ueturn 于 2015-5-7 19:53 编辑

第二十二篇

文科专业中相对较好出国的经济学专业(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孙玮)

  1. 当初读专业前,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以及存在的误区。
  太多的大学都有这个专业,但是课程设置可能差的很多。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并不了解
经济学和国际经贸。其实学经济学并不意味着将来就能赚很多钱。经济学是基础的社会科学,
对数学的要求很高。金融虽然是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部分,但是金融学和经济学差得很多。至
于贸易部分也只是了解一些原理,实务操作基本没有触及。
  2. 请列举这个专业最好的三点和最不好的三点。
  优点是对国际经济运行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班里的同学基本上是文科里最拔尖的考上来
的,有机会和这些人有更好的交流。但是没有接触实务的机会。
  3. 结合贵校情况谈谈该专业出国的难易程度,相对出国、读研、找工作的比例。
  在文科里还算比较容易出国的,以我本科班的情况,出国、读研、找工作大概三分天下。
  4. 请分别阐述该专业目前在国内、国外发展趋势。
  其实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一个比较有中国特色的本科专业。国外的本科要么是经济学,要
么就是国际贸易。到了研究生阶段也没有看到国际经济与贸易这样有趣的组合。
  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中国的经济学还保有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特色,而是事实上西方的经济学研究是和政治经济学很不同。现在国内开设的
经济学课程更多的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特点,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首先,经济学是非常严谨的学科,比我们想象的严谨的多。而国内经济学的学习往往多
文字性的描述和结论的记忆。要想在经济学上走的更远就要多修一些数学的课程,若是为了
今后读经济学博士,不妨在本科的时候多选一些数学系或经济学系研究生的课。其次,微观
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以后选择具体的方向往往和你对这两门课程的把握关
系很大。博弈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方向也是很重要的工具。而宏观经济学比较庞杂,没有
微观那么系统化,但是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研究是很有意思的,无论是对
于企业还是机构的决策都不可或缺,对国民经济政策的制定意义就更大了。美联储的基准利
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各大股指马上作出反应,政府决策机关和科研机构也马上分析讨论。
  5. 该专业出国的中国学生转专业的人多否?都转到哪些专业?是否容易?
  比如:申请数学出去的,很多人都转了专业,过去之后很多人转计算机、金融等专业,
而且比较容易。
  转专业的比较多,因为国外的研究生课程里基本没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大多数
读经济学,也有读金融和管理的。主要看你本科修过什么课程,和个人的兴趣了。要想转就
提早做好准备。
  6. 该专业在国外就业前景如何及相对薪水水平?
  现在就业不那么要求“对口”了。大学的学习只是给你一个平台去积累和提高,没有必要拘
泥于本专业去找所谓对口的工作。其实就算你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你也不一定要去外贸公
司。以我研究生的班级为例70%的人就业,其中一半去的政府机构等事业单位,另一半去银行、
投行、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总的来说收入还是不错的。当然,不能完全看专业,一个
好的学校给你的价值是难以衡量的。
自我陈述(作为过来人,对于将要面临志愿填报的高中生,如果他们本科毕业后有直接出国的
打算,在专业选择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
  没有必要为了出国而出国,也没有必要为了出国而选择专业。专业选择还是要看个人兴趣,
选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很痛苦的。而且谁也说不准几年之后某专业的出国形势。如果纯粹为了
出国,其实历史系也未必比经济学差,出国跟着外国人研究明清历史的,还是去了美国的名校,
这样的例子我身边就有。出国不是目的,要想出去看看,以后有的是机会。
[ 结果来源于: http://tran.httpcn.com/Html/0401/78841528392.shtml ]



22#
 楼主|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7 16:2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ueturn 于 2015-5-7 19:53 编辑

第二十一篇:

要求较高数学功底的经济金融专业(英国伦敦大学 伦敦商学院 刘俊伟)

  1. 当初读专业前,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以及存在的误区。
  去之前忙于准备考试和签证,对国外的学习方法和课程内容了解不够,刚去的前 面几个月感觉比较狼狈。
例如写课程论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采集数据,学计量经济学的时候才发现应该在国内温习一遍统计学。
2. 请列举这个专业最好的三点和最不好的三点。
优点:高等数学应用的较多,比较适合数学基础比较好的中国学生。国外在计量经济学方面实力较国内强,
教授的讲义写得非常好,能在短期内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精髓。写出来的论文比较难懂,适合炫耀。
  缺点:国内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应用该专业,特别是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和对量化经济的偏见,使得市
场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多。
  3. 该贵校情况谈谈该专业出国的难易程度,相对出国、读研、找工作的比例。
  英国签证很容易,我出国的时候没遇到什么困难。
  4. 请分别阐述该专业目前在国内、国外发展趋势。
  本专业比较侧重于用数字来表达和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应该说和国计民生联系非常紧密,研究重点会随
着重点地经济现象的变化而变化。国外政府,公司对该专业非常重视,大部分重要决策都要参考本专业专家
的意见。但是在国内这种唯经验至上的大环境下经济专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5. 该专业在国外就业前景如何及相对薪水水平?
  根据在英国找到工作的同学的反馈,起薪大多在1500磅左右。不过对母语非英语的人来说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自我陈述(作为过来人,对于将要面临志愿填报的高中生,如果他们本科毕业后有直接出国的打算,在专业选择
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
  兴趣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过最重要的是要能吃苦。英国大学无论排名如何,都不好混,我在的大学
每年有很多人重修,甚至重修还不过关。只有苦读方能过关,无人能帮上忙。特别是读硕士学位,只有一年时间,
要适应全新的英语教学、考试、课程论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还有大量的课后阅读、查找资料,由于英语
阅读速度及理解力不能和英国人相比,大部分中国学生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当然也有例外,一些排名靠后学校
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就比较好混,比较适合只关心文凭,不关心知识的人攻读。





21#
 楼主|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7 16:2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ueturn 于 2015-5-7 16:53 编辑

第二十篇:

经济类: 今年来较流行的人力资源专业(英国牛津大学 程晔)

  1. 当初读专业前,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以及存在的误区。
  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前,想当然的认为只是涉及员工的考勤、档案、合同管理等事务性
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其实,人力资源管理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
励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些内容。
  2. 请列举这个专业最好的三点和最不好的三点。
  优点:
  1)就业范围比较广,各行各业都有HR部门
  2)工作相对稳定
  3)国内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校不多,就业压力不大
  缺点:
  1)对经验要求比较高,但应届生多没有相关经验
  2)薪水浮动性不大
  3)工作相对比较琐碎
  3. 结合贵校情况谈谈该专业出国的难易程度,相对出国、读研、找工作的比例。
  比较好找工作,出国不是很容易,因为国外和国内在这方面的教学有一定的差别,读研的也有
一部分。
  4. 请分别阐述该专业目前在国内、国外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国内和国外都是很流行的,基本属于管理层的工作。现在,人已经被看作
企业中绝对重要的一种资源,强调“以人为本”,国内开始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
理”转变。由于国内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校不多,导致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
缺乏相关的系统的知识和培训,招聘考核机制不科学。这也给国内的人力资源教学和培训留下了很
大的发展空间。
  国外的人力资源专业也算一门新兴学科,但发展比国内成熟一些,有时更侧重基础理论的教学。
  5. 该专业出国的中国学生转专业的人多否?都转到哪些专业?是否容易?
  转专业的不多。几乎没有。
  6. 该专业在国外就业前景如何及相对薪水水平?
  在国外就业不是很容易,因为毕竟属于管理层,留学生就有很多限制因素,比如语言问题,比
如身份问题等等。薪水还是很客观的,而且比较稳定。
  自我陈述(作为过来人,对于将要面临志愿填报的高中生,如果他们本科毕业后有直接出国的
打算,在专业选择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
  在牛津读书的时候,我结交了很多朋友。大家聊天的时候,我渐渐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相当一部分人都对自己的专业颇有微辞。 一群朋友里面,学经济的想转金融,学金融的想转会计,
学会计的想转管理,学管理的想转计算机,学计算机的又想转经济……如此循环往复。  有时候
想想,这种现象,是应该被称为“有趣”呢,还是被称为“可悲”呢?多少中国的大学生在选择自
己专业的时候是盲目的呢?经过几年的学习,渐渐的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发现自己其实
更适合另一个领域,或者,慢慢觉得自己不适合搞学术研究,而是应该去做一种实际操作性比较强
的工作……
  其实,在高中生选择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大学毕业后想做什么,可能这
种盲目性会减小一些。谈到出国,纯理科的专业相对容易很多,如数理化生。文科里面,人类学社
会学相对容易,法律、金融相对较难。一般来说,在国内被很多家长认为的“热门”专业,申请出
国都不是十分的容易。不过也有为了出国转专业的,比如学电子工程的出国读物理,也不难。但是,
在国外读书很辛苦,压力很大,如果没有兴趣在里面,很难坚持到底或者做出成就。因此,在填报
志愿的时候,应该努力寻找一个自己的兴趣和前途的平衡点。

20#
 楼主|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7 16:28:4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九篇:
文学类: 申请出国在专业方面没有任何优势的英语专业(美国纽约大学 柯乐)

  1. 当初读专业前,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以及存在的误区。
  因为兴趣报了英语专业,心想英语学习也就和高中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听力、语法、阅读、写作,就练习就好了。但是进了科大,发现其实不是这么回事。我们主要以科技英语为主,学校培养出来的主要以翻译科技文献为主,所以,数学、物理、化学什么都要学。可能这是科大的特色,我有些其他学校的同学也就是单纯的文科类学习。
  2. 请列举这个专业最好的三点和最不好的三点。
  优点:
  1) 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容易被外企认可。
  2) 学习任务较理工科专业轻松,有较多自我支配的时间。
  缺点:
  1) 要是考虑出国在专业上没有任何优势。
  2) 学习上需要一些语言天赋。
  3. 结合贵校情况谈谈该专业出国的难易程度,相对出国、读研、找工作的比例。
  中科大出国的学生倒是蛮多,也相对较为容易。但是我们外语系出国的人并不是很多。出国、读研、找工作的比例大概是1:5:2
  4. 请分别阐述该专业目前在国内、国外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发展对英语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是英语系学生的最大优势。就像现在很多外企的人力资源主管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内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要求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加上08年的奥运会,所以英语系学生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要是能再在其他技能上有所扩展就更好了。
  由于本专业的特殊性,所以就谈其在国外的发展了。几乎没有人申请英国专业出国进修的,你英语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你不可能去和老美去拼英语的。
  5. 该专业出国的中国学生转专业的人多否?都转到哪些专业?是否容易?
  比如:申请数学出去的,很多人都转了专业,过去之后很多人转计算机、金融等专业,而且比较容易。
  虽然英语系在申请出国时在专业上没有任何优势,而且也不可能申请英语出去读书,但是一来由于就是搞这个的,底子比较好,所以在语言考试上我们还是很有优势的。二来我们系在专业选择方面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也许这就是外语系的好处,给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据不完全统计,从我们学校95年以来英语系申请出国成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申请的方向就有如下:教育(经济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化学,地理,法律,语言学)。
  6. 该专业在国外就业前景如何及相对薪水水平?
  因为英语系申请出去的后来所学习的专业比较杂,比较多,这里不好统计其薪金水平,所以建议大家参考其他系的情况。

  自我陈述(作为过来人,对于将要面临志愿填报的高中生,如果他们本科毕业后有直接出国的打算,在专业选择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
  当初因为喜欢英语,而且高中时一直英语都比较好,所以没有怎么考虑就报了英语专业。
  当初也没有考虑到很多就业、读研、出国方面的问题,进了中科大,因为出国一直都是我们学校的传统,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系,几乎所有不是太差的人都会准备出国,并且能达到比较好的录取通知书,当然自己根本一点不想出去的除外。而且自己也想出去见识见识,所以考虑出国。但是这个时候才发现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我申请出国申请什么?总不能出去还学英语,和美国人、英国人拼英语吧?
  所以,我在这里想告诫师弟师妹的就是,人生之路是在不断探索中寻觅出来的,但是只有目标明确,主线清晰才能尽可能的少走弯路。从小到大,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都那么的自然,不需要太多的选择、思考。高考的到了,我们进入了人生的抉择地带,虽然不至于决定生死,但是足以改变你一身的发展。我的建议是,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结合自己的兴趣,思考自己最好想要什么,选择后就执着的努力拼搏下去。
  以下是我的个人“感悟”仅供大家参考。我觉得本科阶段最好选择基础学科,或者有实实在在的技能学科,这样一来,不管你以后是打算出国也好,读研也好,基础扎实都是你的优势;二来,你有广泛的选择空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数学系的学生本科毕业后拿全奖出国相对很容易,而且出国之后转工、转商都比较容易。但是要是你选择本科阶段就读管理,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如同沙漠里建房子,要想真正成功要付出超人的精力。而且出国很难,保研比例也很小,就是考研可选择考的专业面也很小。以上只是外部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好自己的兴趣点,只有自己真正有兴趣的、喜好的东西才可能学得最好。在国外,中国人一般都比较强,但是其实最强的人往往还是美国人,他们基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趋向选择专业,所以他们会自动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学好他,而且那样他们不会觉得累,相反觉得是种乐趣。如果可能最好在选择志愿时能很好的结合自己的兴趣点。
  祝福每一个参加高考的考生,祝福每一个抉择人生的准大学生!
[ 结果来源于: http://tran.httpcn.com/Html/0402/53078828393.shtml ]
19#
 楼主|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7 16:28:2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篇:

国际关系一路走来(美国芝加哥大学 本书主编许轶)

  学科介绍:
  国际关系属于一门比较理论化的专业,但是如果学习的人真的感兴趣,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之所以所国际关系是理论化的专业,是因为现代国际关系主要是朝理论化发展,最发达是美国,中国现在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向正在逐渐向美国靠拢。
比如美国最新的著作,我曾经师从于的现实主义学派的大儒,John Mearsheimer(约翰米而斯海默)的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在美国上市没有多久就在北大等学府作为教材了。
  现代国际关系学对于理论的研究对学生体系性的思维非常有帮助,比如现实注意,架构主义等都是按照基本的假设设置模型,并用现实的事例和史实来进行分析、验证。细分来看,国际关系研究很多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但是不限于经济关系、战略安全、法律、贸易等等。研究方向不同,导师不同,收获自然不同。我没有读完博士,混了个硕士就回国了,主要是对国际关系的学术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只能是管中窥见豹吧,谈谈我的一些肤浅的理解。
  我是芝加哥大学当年唯一一名录取的,有奖学金读国际关系的大陆学生,我所研究的是国际安全,导师是美国五角大楼的前安全顾问,毕业于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的Charles Glaser。他给我最大的收获有几点,也改变了我从前在国内对于国际关系的看法:
  1. 国际关系是一门有用但是局限性非常大的学科。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国际关系可以通过对历史的检验,使用交叉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提出非常合理的政策建议。比如,美国的战区防御导弹系统TMD(Theater Missile Defense)System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俄罗斯的对策,需要从运筹学,投资回报比,概率,博弈论等多方面角度进行分析。它的趣味性是非常强的,对于多学科能力的交叉使用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2. 它的局限性在于,你提出的政策再有用,国家采取政策是政党、政客等很多利益博弈之后的结果,比如布什采取贸易制裁中国对美国不利,但是对自己竞选有利,他就会采取,也就是说政策分析如果不对国家领导的胃口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学者为了迎合政策来发表见解,那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美国的学术界一般不会这样做。
  3. 如果感兴趣,国际关系必须读研究生,本科生什么都学不到。国际关系必须到世界顶尖的学府,比如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来学习,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开山之作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作者Kenneth Waltz是业内都知道的大师,他健在,还在哥伦比亚,有什么能比亲自聆听他的教诲更加有帮助呢?国内的国际关系发展比起美国还是有差距的,不说别的,可以用英文标准地说出并且拼写出山本五十六、东帝汶、墨索里尼这三个名字的学者在中国就没有几个了,其他就不用说了。
  4. 国际关系是一门在美国、中国都不容易学有所用的专业。我的同学有的进入华盛顿的思想库,有的进了大公司,还有一个美国人Sean在中国作生意,和我都在北京,每次见面的时候还经常点评国际形式,作为酒桌的谈资。国际关系可以锻炼你的思维,但是一个海龟想在中国的外交部门得到重用,我个人感觉不大可能,因为海龟只是理论还可以,实务不行。此外,在中国政府工作,考察的非学术因素也比较多。那么你在美国要就业的话,他们咨询师更喜欢用美国人。
  5. 国际关系的研究需要博古通今,需要强烈的兴趣。我不想做教授,也不想给美国人当政策顾问,估计回中国当政策顾问的几率也不太大,所以就想从商了。
  个人感想:关于出国、赚钱、创业
  我出国之前,大学三年级就在新东方学校上课赚钱了,算是见过一些世面,生活也算小资。出国主要是想见识见识美国什么样子,否则天天给学生讲美国,自己都没有去过,太土了。 来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院确实让我接触到了世界商最牛的老师和学生,芝加哥是美国出产诺贝尔奖最多的学校,让我学会了理性的思维,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学术。
  读研究生院是一项很辛苦的事情,熬夜是正常的现象,来自优秀的同学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我的成绩一直非常好,我写的论文被部门主任叫去谈话,怀疑不是我自己写的,因为语言太流畅了。这个不是自己吹牛,真的是自己英文功底太强了,回国考了一个GMAT(美国商学院)入学考试,不仅总分非常高,写作是满分6分,全世界只有3%的人可以达到这个分数,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行。我的美国同学也说我写作是genius(天才)。但是读研究生院,我发现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我花了大量时间写出的论文,老师可能十分钟看看,给个分就扔在一边了。我始终认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更大的回报,我拒绝了康乃尔大学法学院录取和继续读博士的机会,回国创业。我不想看到自己未来10年的道路,所以我选择挑战。芝加哥的一个老大哥,杜景涛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我们就一起回国了。
  在美国我看见了和中国同样的现实,我看到了资源只有投入到投资回报比最大的地方才会有最大的收获。比尔?盖茨如果不从哈佛辍学,我么可能没有Windows用,Jim Clark如果不从斯坦福放弃教授的职位,就不会有网景公司和硅谷图画公司。
  “出国不过是一种选择”,它即非成功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出国读书,只是增加了我们的部分人力资本,但是我们学得越深、越专,失去得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将来的范围反而越小。为什么读书越多反而越赚不到钱?因为我们一辈子在学习,准备为别人打工,作个更加、更加高级的打工。我们在学习如何从高级工人变成工程师,从兵变成将,而不是成为帅才。等绝大多数人Ph.D.(博士)毕业的时候,中国最好的机会可能他们已经错过了,暴利的行业已经不容你们进入了,可能作个中产阶级就满足吧。
  从芝加哥回国后,我的校友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芝加哥商学院主席杜景涛,他对我的影响最大,他有一次给我说,你看国内那么多土人都赚钱,我们在美国憋着干什么?给别人打工,一辈子坐不了奔驰600。其实赚钱已经不是我们的首要目的了,我们真正想的是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感谢芝加哥,感谢老杜,给我洗脑,让我学会思考。
  芝加哥的背景让我回国有机会接触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人,从“海龟”到没有出国读书的人,我发现我回国学到的东西更多、更宝贵。这些人的帮助,加上我的背景和能力,我有了一种横扫千军的霸气和能力。我写的任何一本书,在其相关领域都是水平最高的,也是最畅销的。很简单,比如说《挑战托福作文满分》,我自己是GMAT考试写作满分(那个考试比托福难多了),芝加哥的硕士,我知道中国学生差距在哪里,我把美国最先进的学习方法引进中国,重金聘请哈佛、弗吉尼亚的教授修改中国学生的文章。这本书肯定是新东方最好的托福作文,也是中国最好的托福作文教材。再比如,留美申请,我成立的Hi All团队,两年时间向美国哈佛、斯坦福等前50名的学校送去了一百多名全奖的中国学生,《留美申请白皮书》收录了他们的真实案例,也就难怪成为畅销书了。我自己考了GMAT(美国商学院入学考试),LSAT(美国法学院入学考试),成绩都很不错,但是我反而不着急读书了,因为我现在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快乐,看到我们的出版和培训蒸蒸日上,我对社会做成的贡献和自己所得到的回报都是非常大的。
国际关系给了我很强的研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对事务的敏感性,虽然我最后没有从事相关的直接相关的工作。我的建议是,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要出国,一定要把综合能力提高,大学成绩非常重要,英语就更不用说了。国关虽然不如会计、统计实用,但是它带给你的可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理性思维,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全面性。这个专业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就读与中国相关的名校对出国是非常有帮助的。希望学习国际关系的同学都梦想成真,学有所成。
18#
 楼主|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7 16:27:5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七篇:  

法学类: 文科中较容易出国的社会学专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王雪)

  1. 当初读专业前,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以及存在的误区。
  社会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但是如果想做好量化研究,也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同时每个学校有不同的研究落脚点和研究方向,择校之前应该考虑好自己是想搞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我在择校前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2. 请列举这个专业最好的三点和最不好的三点。
  优点:
  1) 看待社会问题有了一个更广泛的视角和更宽容的态度
  2) 对你所感兴趣的问题深入研究,理论结合实证,比较容易发表论文
  3) 社会学申请出国相对其他文科专业较为容易
  缺点:找工作时很多人对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不了解,影响找工作的速度
  3. 该贵校情况谈谈该专业出国的难易程度,相对出国、读研、找工作的比例。
  社会学是文科中比较容易出国的专业,出国比例大约为10-15%,读研(我本来就是考到人大读研的,大概我记得我们班上27个人中有10个是本校考上的,据说当时的本科只有5个人工作,2个人出国,其他的都在读研。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班总共多少人)。
4. 请分别阐述该专业目前在国内、国外发展趋势。
  社会学在国内还没有被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所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学科也在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我所认识的学这个专业的人在北京都找到了工作。但是工作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及未来愿望。总的趋势看,这个专业在文科中算是一个求职处于中等难易度的专业。社会学在美国发展的历史比中国长,相对的学科假设也很完善。但是在美国社会学的研究量化成风,所以如果你对理论非常感兴趣的化不妨考虑一下欧洲比如德国、法国等国家。出国之前有人告诉我在美国的社会学是属于夕阳学科,就业不好,但是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认识到,我所知道的是博士期间的个人成就和就业密切联系。无论一个专业的夕阳与否,它总是有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况且国内的很多院校也向海外学子敞开了大门,一切都需依赖个人的努力。
  5. 该专业出国的中国学生转专业的人多否?都转到哪些专业?是否容易?
  比如:申请数学出去的,很多人都转了专业,过去之后很多人转计算机、金融等专业,而且比较容易。
  出国后我们系社会学学生转专业的不太多,大概是因为他们去的学校都很好,我知道的大约有2个转专业的,都是转的统计。
  6. 该专业在国外就业前景如何及相对薪水水平?
  社会学硕士生在国外的就业不太容易,除非你有很好的研究能力,能独立组织研究,这样可以去一些政府的或是非政府组织的调查机构或是调查公司试试。社会学的博士的就业的主要方式是当教员,但是如果你在博士阶段的研究成果不多,英文的口语能力不强,再加上学校不够优秀的话,这条道路也是非常艰难的。
  自我陈述(作为过来人,对于将要面临志愿填报的高中生,如果他们本科毕业后有直接出国的打算,在专业选择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
  如果是文科的学生,在选择社会学之前应该去接触一下什么是社会学。对一门学科的兴趣判断有很多因素构成,也因人而异。我能提供的信息是在美国本科阶段的社会学系是一个非常大的系,很多美国学生都把它作为前两年的本科专业,然后再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把社会学转为辅修内容。可见在国外社会学是一个比较基础的文科专业。如果你们有毕业后直接出国的打算,社会学是可以考虑的,因为我在我的学校发现大部分的录取学生都是在国内本科毕业的。当然这些被录取的学生都集中于国内的一些社会学的知名学校,所以在国内读一所优秀的大学对你能否本科毕业直接出国的影响是很大的。
17#
 楼主|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7 16:26:15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六篇:
我国人才需求量较大的金融专业(美国格拉斯哥大学 郑达杰)

  1. 当初读专业前,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以及存在的误区。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第一志愿是当时很火的法学,并不知道我的专业大类―经济学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和经济有点挂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我们这个专业招收的人数比较多,万一法学没有被录取才不至于没有书读,我记得我的第三志愿是工商管理专业,当时也不清楚工商管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误认为毕业后就可以到工商管理局工作。所以,可以说我选择金融是误打误撞的。不过,我的误打误撞对了,我还是挺喜欢我的专业的。目前,国内有的学校的专业名称分得不是很清楚,像我们经济学大类的专业到大三后又分了金融、财税和国际贸易3个小专业。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在填报之前先咨询有经验的老生或者上网了解清楚。
  2. 请列举这个专业最好的三点和最不好的三点。
  优点:
  1) 目前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2) 能够掌握很多有用的金融知识,能够应用于平时的生活中,如炒股,炒汇。
  3) 易就业,一般的收入水平比较高。
  缺点:
  1) 国内的学术界发展还比较低。
  2) 有些课程理论性比较强。
  3) 虽然容易申请出国,但是很少有人拿到奖学金,更多的是自费留学。
  3. 结合贵校情况谈谈该专业出国的难易程度,相对出国、读研、找工作的比例。
  金融专业的学生留学相对比较容易,但是我们这一届的留学的人数只有2个,读研的也不多,大概只有10来个,剩下的大部分同学(120人左右)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其中有相当多的人到了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工作,基本上都是白领。
  4. 请分别阐述该专业目前在国内、国外发展趋势。
  国内的金融系统、学术和国外的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刚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金融系统刚刚建立,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体制还不健全。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发展,从建立起一个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金融系统。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英美两国的金融系统十分完善、体制健全,伦敦和纽约是世界新、老金融中心。因此,这两个国家不管是金融系统、机制,还是学术研究都是十分先进的。
  5. 该专业出国的中国学生转专业的人多否?都转到哪些专业?是否容易?
  比如:申请数学出去的,很多人都转了专业,过去之后很多人转计算机、金融等专业,而且比较容易。
  我对这问题不是很了解,但是专业的情况确实存在,我认识一个台湾的朋友,申请的是Management,后来转到了MBA, 有个是金融专业的,但后来转到了会计系。但是,我没有听说过哪个人是跨专业的转系。
6. 该专业在国外就业前景如何及相对薪水水平?
  现在留英国的就业的最大问题不是英国劳动力过剩,而是签证不好办,因为很多雇主不愿意为了你而花费很大的力气将你的学生签证转为工作签证。据了解,金融专业学生(硕士―但没有工作经验)的月薪在1500镑左右。
自我陈述(作为过来人,对于将要面临志愿填报的高中生,如果他们本科毕业后有直接出国的打算,在专业选择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
  选择专业之前最好要好好了解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的具体情况,比如说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实用程度,是否与自己的人生规划相一致。不能盲从和无目的性的选择看似不错的专业,要不等开学后后悔都来不及了,毕竟国内不是那么好转专业的。了解专业可以通过老生、和媒体的介绍来了解。
  我是盲目选专业中比较幸运的一个了,在开学后我慢慢的喜欢上了我的专业,所以,我没有感到后悔。不过,如果你在选专业的时候选了个不喜欢的专业那将对你今后的个人发展是很不利的,因为你不可能一辈子都从事你不喜欢的工作,或者说,你毕业后找了和你本科专业毫无关系的专业,那么,你大学四年的时间就等于白白浪费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6#
 楼主|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7 16:25:5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篇:
交通运输类: 在全球有相当水准的铁路交通运输专业(英国牛津大学 王鑫刚)

  1. 当初读专业前,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以及存在的误区。
  进入交大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个专业,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背景。 进入交大之后发现本专业因校而异(当年交大直属铁道部,所以毕业生大部分去铁路系统工作)。以北交大为例,大学4年课程分为前两年的大学基础课和后两年的大学专业课。基础课程全校各专业都一样,只不过难度深度要求不一。这时候学校的综合实力就很重要了。北京交大的综合教学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在国内名声一般,但是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足够一个刻苦读书的优质青年将来在世界上任何顶尖大学做研究。只可惜很多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同时近年来刻苦读书的越来越少了。
  北交大的专业课程以铁路交通运输为主,这点在国内认为非常一般。在国外继续读书时才发现,北京交大的铁路交通运输还是有相当的水准的。因为中国的铁路现状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而建立在复杂的实际情况之下的理论与实际研究应用使得本院系的实力遥遥领先。
  现在高校学生过于看重国内的大学排名,事实上这些排名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交通行业没有排名,但是业内人士都非常清楚北京交大的实力如何。而行业的认同程度是没有任何实际的排名的。
  2. 请列举这个专业最好的三点和最不好的三点。
  优点:
  1) 课程难度一般,但是涉猎广泛;
  2) 适于分析、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3) 出国比例大,而且可以去最好的学校。
  缺点:
  1)基础要求一般,研究生深造有一定瓶颈;
  2)行业实际应用过程中科技含量可能不高;
  3)本科毕业后工作起点不高。
  3. 结合贵校情况谈谈该专业出国的难易程度,相对出国、读研、找工作的比例。
  学校的整体情况不敢妄言,在此仅列举身边具体的例子给大家作为参考。我们宿舍8人,毕业后4人读研,2人出国,2人工作。出国后就读的学校有好有坏。我自己出国后先后就读于帝国理工和牛津大学。
  4. 请分别阐述该专业目前在国内、国外发展趋势。
  国内该专业正处于积极发展之中。目前国内学术界,企业界以及媒体都紧紧的盯着交通运输的发展: 上海磁悬浮,京沪高速铁路论证,北京城市轻轨,奥运会的交通等等,都将进入进一步发展。
  国外将交通运输细分为几个相关行业。在我工作的城市中,目前比较热门的讨论话题是交通设施的私有化,公共交通的普及,进城缴纳收费制度等等。各个相关行业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跨行业人才的需求现在也蒸蒸日上。
  以英国为例,英国交通部每十年左右制定一份白皮书,数以亿计英镑投资在交通行业的发展。行业涉及方方面面各式各样的人才。帝国理工交通专业的课程前言提到,本行业需要工程师,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心理学家,统计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等专业人士的参与。
  再以伦敦为例。伦敦市长Ken Livingstone的授意市政府开始执行“Congestion Charging Scheme”,这是自二战以来伦敦市政府最大的一项交通举措,其目的是为了缓解目前极差的交通状况,同时为伦敦2012年申奥增加筹码。当然这也是Ken Livingstone拿自己的政治生涯做赌注,因为这项举措的成败将直接影响他竞选连任的机会大小。
  本行业在国外有大量的咨询公司参与其中。此类咨询公司以工程为主,项目与客户来源既包括政府,也包括私人。来源稳定,而且令人瞩目。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前不久投标赢得的一个项目是部分伦敦地铁的现代化维护,合同价值170亿英镑,合同期限30年。
  5. 该专业出国的中国学生转专业的人多否?都转到哪些专业?是否容易?
  比如:本专业大部份出国的同学还是攻读本专业。少数转向其他专业,但大多与交通有关,例如经济,规划等等。
  转专业很容易,和一般申请过程相同。也可以跳到完全不相关的专业,我自己就从交通运输转到数学金融。
  6. 该专业在国外就业前景如何及相对薪水水平?
  本专业在国外就业相当容易,而且相当稳定。薪水属于中等档次,但是提升空间没有玻璃墙挡路。
  自我陈述(作为过来人,对于将要面临志愿填报的高中生,如果他们本科毕业后有直接
  出国的打算,在专业选择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
  我在国内不是最刻苦的,也不是最聪明的,绝对不是最好的学生。但是因为性格外向鲁莽加上少许过于急躁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思维作怪,所以一刻不停的向比自己实际水平高的多的目标看齐。比如在本科时偶尔也去图书馆找些英文文献翻翻,有空时溜到研究生师兄的实验室里看看,没有方向时找导师聊聊天,日积月累下来,对本行业有个大概的了解,对自己有个详细的了解,对未来有个模糊的打算。现在来看,我觉得当初的这些经历对自己的未来个人选择大有裨益。
  定下毕业后要出国的目标后,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出国的机会成本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多很多,希望师弟师妹们记住有所得,必有所失的道理。出国是手段,但不是目的。出国的人多了,回国的也多。要不然海龟变海待也不会这么普及。时代不同了,现在出国绝对算不上是镀金,顶多也就是个高消费(全奖的除外)。希望同学在做出未来留学的打算的同时,也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出国?出去之后呢?国外的蚊子一样叮人,月亮只有一个,而且在哪里都是圆的。而提起毛泽东孔夫子乒乓球,老外可能比你还清楚。
  要出国,语言关先过。而且要在国内就把它搞定。专业一定要懂,要不然在哪里都是被淘汰的一批。
15#
 楼主|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7 16:25:3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篇:
土建类: 易出国难拿奖学金的建筑学专业(美国哈佛大学 陈贝贝)

1. 当初读专业前,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以及存在的误区。
  我上大学前略微了解此专业。上了大学后知道建筑设计不仅仅只是设计一栋房子,怎么设计、为什么这样设计都有他深奥但是有趣的文化历史背景。建筑师需要了解历史,艺术发展,哲学思维,只有领悟才会有理念。
  2. 请列举这个专业最好的三点和最不好的三点。
  优点:
1)市场需求大,工作容易找,待遇不差;
  2)专业性很强,基础课少,一年级就开始专业培训。
  缺点:
1)课程多,设计课工作量大;
  2)作设计没有好坏标准没有结束与完美,时间精力的投入是无底洞,日夜颠倒的学习生活;
  3)出国好学校难有奖学金。
  3. 结合贵校情况谈谈该专业出国的难易程度,相对出国、读研、找工作的比例。
  申请出国比较容易,只要愿意投资的一定有的去。出国占极少部分,大约1/15,大部分人找工作,剩下的在国内读研。在国内读研基本属于工作性质,国内没有系统的建筑类研究生教育能力,大多数情况是帮老师做项目的同时写一些论文。
  4. 请分别阐述该专业目前在国内、国外发展趋势。
  本专业在国内非常热门,常常是作为高回报的专业姿态出现。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对于新的城市格局和城市规划的需求源源不绝。中国现在面临很多城市问题,急需解决,加上西部开发的政策出炉,此专业热度至少要持续几十年。
  国外经济发展稳定而缓慢,建筑建造和城市发展在北美以及欧洲都撑饱和状态,造成欧美建筑市场往亚洲市场蔓延,越来越强调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品质的国内也大量的采用境外设计师事务所的设计理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5. 该专业出国的中国学生转专业的人多否?都转到哪些专业?是否容易?
  本校转专业很少,明确方向的很多,即绝大多数都是往具体方向偏,研究生申请建筑设计方向和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较多,近年来尤其是城市设计较为热门。近一两年来出现转向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是在国内尚未起步而国外都较有经验的学科。
  6. 该专业在国外就业前景如何及相对薪水水平?
  就业一般是做设计师或者规划部公务员。薪水可能刚刚达到中产4-5万年薪居多。资历高了或者出名建筑师收入丰厚。
  自我陈述(作为过来人,对于将要面临志愿填报的高中生,如果他们本科毕业后有直接出国的打算,在专业选择方面你有哪些经验可以传授?)
  最重要的是选自己有兴趣投身终生的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什么都无所谓。只要有兴趣,学什么都能做得很好。
  我举个反面例子,我们本科进去前要加试美术,同济建筑的录取分数很高,进来的很多人都是因为分数高成绩好只知道这个专业有前途才进来的,一点也不知道是否合适自己,结果有两个学生进来考试就被迫转系,因为美术不合格,他俩我想要是报考其他学校的好专业也能录取的,等到后来进了同济再转系就很被动了,浪费了很好的分数。再有好几个同学入学的时候数理化成绩很好的,就是说人的智力一定很好,本来要是读理科一定很对口,但是进了建筑学整个文科气氛,所以自我放松,最后白白在本科混了5年,看了叫人觉得惋惜。





14#
 楼主| trueturn 发表于 2015-5-7 16:25:0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篇:
越来越热的工业工程专业(弗吉尼亚大学 陈纬平)

  1. 工业工程国内国外发展状况。
  工业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制造,交通运输以及其他管理系统运行的效率。美国的工业工程发展了很多年,已经是很成熟了。加上美国的制造业正在向国外转移,所以传统的工业工程的发展已经缓慢了下来。许多牛校里面的教授开始转向Financial Engineering,利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来预测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前几年。供应链管理也是热门的方向,但也是理论的工作居多。
  中国在工业工程方面几乎是空白。随着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以及未来生产成本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保证利润的关键。所以,我认为将来工业工程在中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在先进制造技术,物料处理,厂房布局,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甚至在公共设施的布局上,都会有工业工程师的用武之地。
  2. 请列举这个专业最好的三点和最不好的三点。
  工业工程是管理和工程相结合的一个专业,对于有工程背景,又想往管理方面转的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个领域在国内未来的发展前景不错,在美国也不难找到工作。不太好的地方是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申请要拿奖学金不容易。
  3. 请分别阐述该专业目前在国内、国外发展趋势。
  在美国,工业工程PHD毕业以后很多人去了大企业的R&D中心 ,比如GM ,UPS ,GE ,美联航,也有人去咨询公司和金融企业。因为就业面比较广,总体形势还是不错的。
  4. 工业工程是否好出国?
  近几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形势不太景气,制造业也在走下坡路,所以各个大学的IE系的经济都比较紧张,奖学金的数量不是很多。前10名的系近年来给中国大陆的OFFER都很少。但只要有比较好的研究和数学背景,还是有机会。Financial Engineering是一个比较新的方向,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值得考虑,因为这个方向奖学金不多,但是毕业后的回报很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26 18:29 , Processed in 1.7223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