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晚秋归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为offer但不唯offer

  [复制链接]
111#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2-2 21:21:14 | 只看该作者
雨后之叶 发表于 2013-2-2 11:15
俺认为,钱是个好东西,坏东西是用钱干了坏事的那个人

经典!     精辟!   
112#
红三兵 发表于 2013-2-2 23:08:13 | 只看该作者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2-2 21:20
是滴,又一阶段的暂时目标……人各有志,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你的分数还是198,俺的分还没充上
113#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2-3 20:58:00 | 只看该作者
红三兵 发表于 2013-2-2 23:08
你的分数还是198,俺的分还没充上

呵呵,谢谢!俺只是在坛里闲逛滴,没什么追求滴……俺看到时已经升级了,这次可是最关键的两分……
114#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0:38:38 | 只看该作者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2-1 20:48
看懂楼主的意思了……这问题不仅仅在大学存在,前面梅子提到的中考、高考、艺考……不都是这样。经过10多 ...

是啊,不得不说,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另外一种考核体系能够全面取代中考、高考、艺考等,然而,无法取代不是无需取代的代名词,当然,主要是在具体的操作性上,能够有一种或几种更能全面引领和体现学生全面发展水平的考核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确尚需时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拖得越久,离教育的本质越远。
115#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0:52:53 | 只看该作者
我心飞扬 发表于 2013-2-1 21:08
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家长无能为力,只能帮孩子尽力适应规则,同时小心保护他的学习热情。我不 ...

这就是无比真实的、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心里话。孩子的成长需要外界的环境和条件,而要想得到这些良好的外界环境和条件,就必须或不得不纳入到外界环境和条件自身的外在规定性之中,否则,就得不到认可和承认。
扭曲的教育,必然带来扭曲的社会从众。
不顺从,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顺从了,孩子也很可能成为现有“良好教育”的牺牲品。
两难选择,形成了教育整体的人格分裂样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16#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1:05:33 | 只看该作者
dummy 发表于 2013-2-1 22:30
但大学是孩子的成长期,感觉成长比知识、成功更重要。'原生态、有机'地追逐自己的目标。。。

说得好极了!如果说,中小学的考评体系,我们不得不纳入其中,以分数作为几乎唯一的评价标准和目的所在,那么,到了大学,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得到的可能依然很多,如高GPA、甚至名校OFFER,然而,孩子会比中小学失去更多最为宝贵的东西,因为大学时期更应该是着力培养“原生态、有机的”有生命力的原发能力和潜能。高兴的看到,科大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如“严班”正在探讨改变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考评体系,严重期待中。。。。。。
117#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2:10:21 | 只看该作者
李医生 发表于 2013-2-2 01:05
为offer但不唯offer 立论是对的,理性思考也非常好,值得学习。但我认为,女儿宿舍出现的现象不但科大有、 ...

     为offer但不唯offer 立论是对的,理性思考也非常好,值得学习。但我认为,女儿宿舍出现的现象不但科大有、国内所有大学都有;不但国内有,国外大学也有;不但学生有、社会上这种现象更多。我认为这是社会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要看程度而已(科大为学生提供的环境应该是自发的、少有机械的;我孩子大四参加生物学导论考试就有体会)。有关对到国外读书的认识问题。目前国内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家长、学生要到花钱到国外学习,我以为恰恰是一部分人对国内教育的一种不认同感。出去对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看个人自己感觉,不必强求。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就不去。
    对有些不正常现象处理问题。要告诫自己和孩子:每件事情本身就存在多面性,由于每个人对事情的认识不同,可能有多种情况发生;有人喜欢急功近利,有人喜欢走捷径,这是个人的权利。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但我们可以说服自己,不要为这种现象所左右,更不要去为这种现象去苦恼,反过来影响自己

      李医生的基本观点看上去很对,很现实,很辨证,很客观,也很理性。然而,仔细分析起来,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宿舍现象”,似乎不能以其他地方也有、甚至更甚,作为证明其具有现实合理性的有力证据,因为现实存在的、哪怕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绝不都是具有合理性的,只有具有合理性的现实性,才是真正的现实性。这种较为普遍的“宿舍现象”,最多具有感性确定性,但却不具有真理性。感性确定性与真理性完全是两回事。
      其次,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允许甚至尊重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是合理的,也是现实的。然而,这种多元化的共存和共融,绝不是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也就是说,这其中也有一个真理性的问题,虽然达到真理的途径千条万条,但总的原则应该是:不违背真理的内在规定性。换言之,凡是违背真理内在规定性的主客观因素,都是应该摒弃和剔除的,如本中所说的“有人喜欢急功近利,有人喜欢走捷径,这是个人的权利”,“急功近利”和“走捷径”,就属于违背真理的内在规定性要求的。
      
      
118#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2:23:19 | 只看该作者
大裤子 发表于 2013-2-2 09:24
在长远规划尚且迷茫的时候,我以为要有具体的短期目标,比如学习成绩自我超越等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 ...

是啊,问题可能也在于教育背负的压力太大,不能承受的教育之轻。。。。。。
119#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2:32:04 | 只看该作者
大裤子 发表于 2013-2-2 09:41
晚秋所强调的正是当代先进教学理念所追求的
将“要我学”的被动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才是学习的本征动 ...

教育如同一条河,如果在河中截取一瓢水,并进行分析化验的话,对认识水质很有必要,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人们往往把截取的水,当做河流本身了。这或许就是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所在。
120#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3-2-4 12:41:18 | 只看该作者
大裤子 发表于 2013-2-2 10:01
我理解的这个“平衡点”因人而异,没有最佳,只有更佳
孩子首先应该学会适应,适应现有的体制,特别是考 ...

其他科学家了解的不多,裤兄应该是寻找这一平衡点最佳的典范之一,不仅找到了,坚持下来了,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一平衡点是有机的,而非机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7 01:52 , Processed in 1.46198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