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8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大方无隅(九)执障破除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3-5 15:4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存在主义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这就完全剔除了康德的道德自律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我们暂且不去论及萨特哲学观点的正确与否,只是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理念,应用到家庭教育中来,这就是人的天然自由观念,它没有任何先天的本质作为依存,人是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完成自我的选择。
       在教育孩子的全过程中,我们往往在头脑中事先框定出某些条条杠杠,然后,分门别类地套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状况和不同的情形上,主要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
       外在的表现主要是,把自我的意识、群体的意识以及社会的意识,当做孩子的意识。从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到升学、择校、择偶、选专业,甚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行为方式等,总是有意无意地嵌入非孩子自身的意向。
       内在的表现主要是,将内化形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能力、目标追求等,强化为孩子不得不遵循的内在约束和执障。
      殊不知,家庭和社会培养一个循规蹈矩,符合现实社会道德价值规范的孩子,是容易的,也是广受众人认可的,因为它依顺并遵循了预定俗成的成人意愿。然而,这无异于人类的克隆繁殖,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
       不是说这种人类的外在和内在规范没有价值,无需传承,而是不能以先入为主的形式不自由的传承,不能以丧失自我自由的方式传承。
      尊重孩子就从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开始,从尊重孩子的个体自由开始。无需担忧孩子无所依存,因为以自由智慧之光烛照有情生命之无执本性,才是真正的有所依存。
       孩子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是先于作为社会人的存在的,的确,孩子早早晚晚需要完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和过渡,这样才能体现人的本质属性,这是毫无异议的。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转化和过度,是否是自然的、自由的。现实的情况是,中国教育往往表现为前置教育和输入教育,也就是在孩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和过渡过程中,往往预先灌输过多的规范和道德理念,使得孩子本应自由自然选择吸取的过程,变得被动、不自由和不得不。西方教育恰恰相反,往往表现为后置教育和吸入教育,就是孩子在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和过渡过程中,往往注重源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要,主动自由的选取形成自主的道德规范理念和行为。
      所以说,孩子教育自由的理念,从根本上指的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和过渡过程中,孩子拥有相对的自主自由选择权。至于这一选择权的度的把握,因文化、环境、条件、个体以及具体问题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尺度,没有也不可能存在统一的度的把握标准。


相关阅读:

大方无隅(一)家庭教育九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121

大方无隅(二)放任自足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40

大方无隅(三)强迫施与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63

大方无隅(四)成长比较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292

大方无隅(五)谋取功名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43

大方无隅(六)自我价值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69

大方无隅(七)道德人格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81

大方无隅(八)形而上学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337

大方无隅(九)执障破除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438

大方无隅(十)天人合一境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502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1#
trueturn 发表于 2015-6-19 11:12:47 | 只看该作者
家长不要拿自已的固有思维认知等限定小孩,家长要多增长知识,提高认识,给小孩以正确引导和自主。
20#
犀利姐 发表于 2012-3-7 08:14:40 | 只看该作者
从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开始,从尊重孩子的个体自由开始
19#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3-6 16:45:15 | 只看该作者
鸳鸯 发表于 2012-3-6 16:24
晚秋的“执障破除境”文章——中心思想是要建立“选择的自由”和“自由的选择”。
但自由是杯苦涩咖啡,并 ...

选择自由,满足的是内心的内在渴望,不过常常是以失去现实的既得为代价,自由欲求是以打破或无视某种现存的规范和理念为前提的。“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18#
鸳鸯 发表于 2012-3-6 16:2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鸳鸯 于 2012-3-6 19:24 编辑

晚秋的“执障破除境”文章——中心思想是要建立“选择的自由”和“自由的选择”。
但自由是杯苦涩咖啡,并不免费供应。
自由意味着承担,知识意味着探索,这两者,都让人苦不堪言。
但我们还是需要这杯自由的苦涩咖啡,并准备为它买单。
17#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3-6 15:27:42 | 只看该作者
大裤子 发表于 2012-3-5 19:11
中式育子方法论的实质就是中庸
天马行空可谓极左,循规蹈矩可谓极右
找平衡啊找平衡,刻意找那个平衡点却 ...

英雄所见!
国人就喜欢找平衡,找来找去,左右不是,机会已逝,大势已去,悔之晚矣!
16#
风雨人生 发表于 2012-3-6 15:18:03 | 只看该作者
人的思维本身应该是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15#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3-6 14:5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晚秋归来 于 2012-3-6 15:12 编辑

鸳鸯科学家思考的很有价值!
人的认识到底从哪里来?有没有规律?先后顺序及途径如何?一直是思想界苦苦研究未有定论的议题。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人的认识是先验的、实存的,是先天就存在于头脑中的,后天的经验现象,只是用来印证;以费尔巴哈、马克思为代表的哲学家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并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归到感性中来,不过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感性。笛卡尔的二元论,是以上两种理论的中和。
存在主义最有说服力的实例是,萨特的终身伴侣西蒙.波娃认为,女性的臣服地位完全是后天社会形成的,作为现实存在的女性,是完全自由的(存在先于本质),由此掀起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女权运动,收到很大效果。
至于选择权,只是自由的一个开口,绝不是自由的全部。
14#
鸳鸯 发表于 2012-3-6 12: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鸳鸯 于 2012-3-6 13:20 编辑

人的进化和所有其他生灵最大的不同是,除了躯体的演进以外,还发展出了远高于其他生灵的社会形态或曰社会属性。一代代人的身体和心智的发育成长都离不开或曰会受到既有生存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俺理解的萨特主义的“存在”也应是自然选择(受到共性制约)和自我选择(按自由意志行事)的共同结果。
就向毛主席说的那样: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般的说来,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毛主席在《实践论》的关于飞跃,就是突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一段话:“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晚秋文章中“由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和过渡过程中,孩子拥有相对的自主自由选择权”。俺认为这还不仅仅是选择权的问题(选择是对既有的取舍),还应该有传承性问题(教育内容的优选法则),还应该有创造性的问题(抛开预定俗成的成人意愿不那么循规蹈矩),也就是发展和提高。
拜读完晚秋的“执障破除境”——有感而发,随便说说而已。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3#
 楼主| 晚秋归来 发表于 2012-3-6 09:22:24 | 只看该作者
大宋水师 发表于 2012-3-5 17:35
给孩子自由权。。。。一定的自由,OR,完全的自由。这个度也不好掌握啊。

感谢坛主的指点!非常赞同!
给孩子完全的自由,无论是中国教育还是西方教育,都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可能的。本文的意图是,孩子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存在,是先于作为社会人的存在的,的确,孩子早早晚晚需要完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和过渡,这样才能体现人的本质属性,这是毫无异议的。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转化和过度,是否是自然的、自由的。现实的情况是,中国教育往往表现为前置教育和输入教育,也就是在孩子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和过渡过程中,往往预先灌输过多的规范和道德理念,使得孩子本应自由自然选择吸取的过程,变得被动、不自由和不得不。西方教育恰恰相反,往往表现为后置教育和吸入教育,就是孩子在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和过渡过程中,往往注重源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需要,主动自由的选取形成自主的道德规范理念和行为。
所以说,孩子教育自由的理念,从根本上指的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和过渡过程中,孩子拥有相对的自主自由选择权。至于这一选择权的度的把握,因文化、环境、条件、个体以及具体问题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尺度,没有也不可能存在统一的度的把握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5 21:26 , Processed in 1.4079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