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2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一篇关于数学系(数院)的文章-------科大数学系——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zhx 发表于 2012-9-1 09:2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信人: yeyu (Walter), 信区: MATH
标  题: 科大数学系——何去何从
发信站: 瀚海星云 (Fri Feb 13 05:53:33 2004)

    我有幸到国外进行学术访问,在这里碰到了很多国内来的同行。大家
作客异乡,能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在一起当然不免会海阔天空的聊上一
通。大家是同行,数学自是永恒的话题,而每人在国内所在的系或研究所
也成了重点谈论对象。

    我碰到一位新疆大学姓孟的老师,在巴黎南大学李浩教授(科大数学
系77级校友)处访问,是做图论的。我跟他聊了一很长时间,聊着聊着就
聊到了代数图论,自然也就扯到了组合和代数,他突然冒出来一句:“科
大以前其实代数挺强的。”言下之意就是说科大现在代数已经不行了。

    我很吃惊,怎么消息这么灵通,章璞老师这学期刚去上海交大,而李
尚志老师至少目前还没走,只要他们呆在科大的话,那国内没有哪个数学
系敢说代数方向一定比我们强。他说这话就表明他对科大的人员流失情况
非常的了解。我告诉他其实科大现在代数也还是很强的,比如我们有郜云
老师做百人计划,我们可能还会请景乃环老师做百人计划,他们两人在无
限维李代数和量子群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实我心里明白,这
只是在找回一点面子而已。

    南开数学所张伟平的助手,一位姓冯的老师也跟我在同一个研究所访
问。因为在同一个地方,每天见面都会聊天。他问我科大数学系的情况,
我说人才流失严重,他说都一样,南开也是这样,因为地域的原因,恐怕
除了北京上海的高校,多少都存在人被挖的问题。

    他问我科大都有些什么人在做几何,我想了老半天,只举出了陈卿老
师,其实陈老师也不算做纯粹几何的,他的方向跟可积系统更近。还好,
他知道陈老师,因为他们曾经一起开过会。但接下来的问题就让我十分尴
尬了。

    他问我代数有什么人在做,我跟他说了实际情况,告诉他章璞老师走
了,李老师因为特殊情况可能也要离开,现在只剩下宋光天老师,做K-理
论的,还有我自己和另外几个年轻人做表示论。他就大发感慨,科大以
前代数是全国最强的,现在沦落到这个地步。他又问我我们学校拓扑都有
些什么人在做,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我很干脆地说没有。又问我方程怎
样,我说有两个百人计划,还有一位年轻人在哥伦比亚访问,在那边都有
职位了。他很惊讶,我补充说明是在哥伦比亚这个国家,不是哥伦比亚大
学,他这才释然。

    他问了一句:“不做几何,不做代数,不做方程,不做拓扑,你们科
大数学系老师都做些什么?”一句话就把我噎住了。我告诉他科大的数学
物理,计算数学,分析,拓扑动力系统,微分动力系统,还有图论其实都
挺强的。说这话的时候,我自己明白,这种辩解是多么的苍白。
     
    我想确认一下我们科大数学系到底现在还剩下多少人。我打开了数学系
的主页,找到教师名单,逐个的分析,看看我们这个号称研究型大学的最
重要的系,到底有多少人活跃在科研第一线。最终发现,如果不考虑校外
的百人计划和退休教师,只有三十名左右仍然从事科研工作(指导研究生、
写paper)。其中还包括担任学校、理学院以及数学系的重要领导职务的老
师,以及长期出国访问或在外做博士后的老师。考虑到我们下学期可能还会
有一些骨干老师要担任行政职务,我们的科研实力会进一步受影响。

    再看我们系的研究方向。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拓扑方向本来就没有人;
代数方向只剩下宋光天教授和几个年轻人;方程方向,陈祖墀教授退休以后就
只有宣本金老师了,但宣老师至今仍在国外,是否会回到科大还成问题,如
果他不回来那方程就没人;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失败,我们有两个做方程的百
人计划却不能给科大留下点什么,让人非常遗憾;微分几何方向现在只有陈
卿老师,但据说陈老师下学期要去少年班担任领导职务,学术方面应该会受
到一些影响;有限元方法、大规模计算本来也是我们的强项,但刘儒勋老师
马上要退休,暂时还没有看到有谁能顶上来,也不知道系里有没有重点培养
的对象;科大是全国最早拥有运筹专业的学校,但现在候定丕老师马上要退
休,现在也没有人能够接班,他的两位高足也都转移了研究兴趣。
     
    我们的一些传统强项都是如此,更不要说象代数几何之类的,根本就没
有人懂。我们看看系主页上的科研小组:多复变函数论、泛函分析、代数、
微分几何、动力系统、数学物理、微分方程、数论、大规模科学计算、计算
机辅助几何设计与图形学、符号计算、组合数学与图论、运筹学与控制论。
很多小组已经是名存实亡,比如数论方向,自余红兵老师去苏州大学后,科
大红火了近半个世纪的数论方向算是正式走向终点。现在我们真正在国内还
有影响力的方向只剩下:多复变函数论、泛函分析、代数、动力系统、数学
物理、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图形学、组合数学与图论等少数几个方向。幸
好,在这些方向中,除了代数方向以外,其他几个研究小组都有较为齐全的
人员配备,从教授到讲师到研究生,有合理的梯度,至少在近期内应该能够
正常的发展。

    我们几位同学、同事在一起聊天很喜欢用“大厦将倾”这个词,来形容
数学系的现状。不过我们系的学生还是比较抢手,不管是出国还是找工作,
我们都丝毫不逊色于北大数学系。但如果师资力量长期跟不上,这种情况会
维持多久。

    我们当然要问到底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科大数学系现在的这种状况?我们
不能简单把这归结为地域的原因?很简单,同样地处合肥,为什么我们的化学
能从以前的不入流一跃成为现在的全国二流(2002年SCI文章数全国第8),而
我们的传统强项数学却从全国前三变成了现在的二流(我这里用二流是因为上
次我们基础数学评重点学科的时候居然还要进行答辩,而计算数学已经把重点
学科给丢了)?

    在现行制度下,这当然不是我们平民百姓可以考虑的问题(虽然也可以作
为茶前饭后的谈资),而是我们的决策人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果科大数学
系有朝一日变成了数学教研组,那就真是贻笑大方了。


注:这只是我了解的一些情况,可能会有一些片面,欢迎大家指正!
    花了近两个小时写这篇文章,真的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数学系的重视!

--

※ 来源:.瀚海星云 bbs.ustc.edu.cn [FROM: 193.51.104.10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4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3#
大裤子 发表于 2012-9-4 15:13:58 |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 发表于 2012-9-4 14:19
Z最近几年,全国数学优秀博士论文,科大全国第一。
科大本科生获得的世界顶级名校全额奖学金,也只有北大能 ...
今年巴黎高师数学(可称世界第一)录取4位中国学生,北大、科大、清华(数学系第一名)各一人

还有一位女生来自山东大学泰山学堂
22#
来看看 发表于 2012-9-4 14:19:32 | 只看该作者
Z最近几年,全国数学优秀博士论文,科大全国第一。
科大本科生获得的世界顶级名校全额奖学金,也只有北大能比(清华也是最近几年赶上来了,主要生源太好)
今年巴黎高师数学(可称世界第一)录取4位中国学生,北大、科大、清华(数学系第一名)各一人。
21#
李医生 发表于 2012-9-3 17:25:13 | 只看该作者
(转自人民网)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高校合作办学的试点始于2009年,开创了我们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强强联合,在优势基础学科领域创办英才班之先河。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联合创办了华罗庚英才班。经过前期调研,既考虑了国家战略需求,又与高校的优势特色相结合,因此三校的华罗庚英才班定位各有侧重。

中科大华罗庚英才班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数学与相关领域的世界一流科学家;北航华罗庚英才班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应用数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精英人才;而山大华罗庚英才班的目标定位,是培养中国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领域的高端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与三校合作,已摸索出一整套适合优秀拔尖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和工作机制。如我们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华罗庚英才班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华罗庚英才班的发展,成立了联合招生小组负责华罗庚英才班学生的招生,成立了联合工作组负责华罗庚英才班学生的管理等。参考了国内外部分著名大学的课程体系,根据数学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国际发展动态,我们专门设计了华罗庚英才班的课程体系(四年学习五年半的课程),并且征求了若干海内外著名教授的意见后进行实施。

华罗庚英才班实施循序渐进的“三加一”制,前三年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实施小班教学、配备一流的师资(包括我们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院士和研究员去开设课程)、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第四学年学生到北京,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上课,参加科研活动,接触最前沿的数学,培养思考和科研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华罗庚英才班的课程体系更加先进,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突出。2012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华罗庚英才班学生毕业,这批学生拥有非常扎实的数学基础,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继续深造。我相信:他们今后大多数人将成长为数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跻身到国际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20#
大裤子 发表于 2012-9-3 16:43:12 | 只看该作者
kd92166 发表于 2012-9-3 09:01
国内数学界派系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科大数学的代表性人物华罗庚先生英年早逝,对科大数学学科的发展影响 ...

李尚志是国家级教学名师,也是一块金子招牌,但自己的研究缺少特色,好像很一般
19#
第一庄 发表于 2012-9-3 16:33:09 | 只看该作者
大牌教授有时候对学生会起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作用,衷心希望尊敬的大学者们在科研之余,多抽时间,给孩子们一些启迪。
18#
黄海∞∞浪 发表于 2012-9-3 15:52:11 | 只看该作者
不晓得这些大牌教授、学者对中科大的本科生教育有没有好处???
17#
kd92166 发表于 2012-9-3 09:0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d92166 于 2012-9-3 09:07 编辑

     科大数院现有教授27人, 副教授41名,其中包括5位千人计划教授、3位长江学者、6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12位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
      
16#
kd92166 发表于 2012-9-3 09:0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d92166 于 2012-9-3 09:10 编辑

    国内数学界派系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科大数学的代表性人物华罗庚先生英年早逝,对科大数学学科的发展影响很大,也是科大数学学院这几年没有产生院士的重要原因。
    但近几年,科大对数学学科极为重视,引进了不少百人计划、千人计划学者,并在数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数学学院,聘任科大毕业的中国数学会会长马志明院士为院长,每年召开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与俄罗斯斯特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数学研究中心。
   可以说,科大的数学学科已经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实际上,当年那些出走科大的数学系教授,如果不离开科大,他们在学术上会取得更好的成就。如果李尚志教授不离开科大出走北航,他早就应该当选院士了。
15#
向日葵 发表于 2012-9-2 23:24:0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科大的数学系到底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4 10:06 , Processed in 1.34448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