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透望远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编] [原创] 大团圆[续集】----论坛诗、散文、美文帖集合(二)

  [复制链接]
281#
 楼主|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2-8-14 13:13:29 | 只看该作者
万紫千红 发表于 2012-8-12 18:10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p;extra=&page=8

昨晚北京下了立秋后的第一场小雨,淅淅沥沥,暑热顿消。老主任在全聚德设宴,为小佳人接风洗尘,江上吟我等作陪,席间宾主举杯频频,聊人生、科大、孩子,当然还有论坛的发展,老主任英雄海量面不更色,万某酒力不胜大醉,回家后,借酒力胡诌七言几句,刚刚改好就拿出来示众,看在老主任和小佳人的面子上,加分吧!

绵绵秋雨滴心醇,
有诗无月醉重门。
梦里庄生还蝶舞,
江上大夫吟玉魂。
当歌才子留青史,
对酒佳人赴红尘。
我欲因之抒豪情,
不虚科大共沉沦。

注:宋玉、婵娟才子佳人,据传都是屈原学生,婵娟为老师饮酒而亡,宋玉替屈原鸣不平,作招魂赋青史留名。



282#
 楼主|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2-8-14 13:14:47 | 只看该作者
wikd 发表于 前天 12:51 |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p;extra=&page=8

佳人来帝都 除暑飘清凉 丝丝细雨落 浓浓情意暖  庄子豪爽饮 紫红万千盏 小聚议大聚 越议越投机 英雄遇故知 我坛之幸事~~~~
283#
 楼主|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2-8-14 13:18:05 | 只看该作者
902896 发表于 2012-8-13 12:56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extra=&page=10

江上吟,美人吟,吟来吟去不见吟!
诗亦红,人亦红,红千红万不见红!
聚也梦,散也梦,梦聚梦散飘渺梦!


美人吟,美人吟,没图没真相!
呵呵呵,嘿嘿嘿,笑佳人且等佳人笑!

284#
 楼主|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2-8-15 09:33:34 | 只看该作者
艾草 发表于  2012-8-13 16:45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228
    其实,不是无事可做,是总有那么一种时候,不想做事——不吃了,不睡了,就一个人呆着,静静的,不要人打扰。
    那时,通常是被什么触碰了。触碰什么了呢,心底的一丝情怀?一个念想?一缕忧伤?可是这些被我掩埋了啊,多年前深深地掩埋,我看不到了,年轻时的敏感和忧伤,看到的,只是自己渐渐衰老的臃肿与漠然——时光的无情,在我身上一览无余。
    昨晚看《非诚勿扰》,男嘉宾战战兢兢向自己心仪的女生表白,女生沉默良久后说“我愿意”,二人牵手成功。乐嘉动情地说:“为什么做了260场了,看到他们牵手,我还会非常地羡慕和感动?”黄函说:“那是因为,美好的东西总是打动人心的。”
    美好的东西,像毒药,上瘾。
    已经被列入老姑娘、但优雅智慧的刘佳妮也牵手成功了,面对男嘉宾的一份良苦用心,她说:“你再说点什么。”欲言又止,那时,我知道,这个并不高大富有的男人让她动心了。男人能够打动智慧女人的,不是外表,不是财富,而是一颗为女人全心付出的心。
    因为这些莫名其妙的感触,夜半时分,我没有睡意。情绪在膨胀,四壁成为桎梏,我披上外衣,趿着拖鞋,投身到夜色中。
    夜半时分,凉风习习,竟有了秋天的寒意。凉风吹拂着我的身体,舒爽惬意。而比这凉爽更让人感到惬意的,是草坪深处卿卿我我、此起彼伏的虫鸣。这虫鸣让我不禁感怀造物者的神奇——人类歇息了,彼时是它们的世界。
    围着小区宽大的草坪漫步,听着或高亢或柔媚的虫鸣,感受夜色的浓重和内心的祥和。一幢幢楼宇相继熄灭灯火,沉默着,露出了深邃的表情。一圈圈,我的裙裾在飘舞,我的思绪在飞扬,我不感觉疲惫,反而觉得被浓重的夜色围拢,是一种无言的享受,像上瘾的毒药,享受着,欢乐着,让我心甘情愿地慢慢死去。
    呓语。无事可做。却真实地触碰了内心的柔软和丰富。


285#
 楼主|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2-8-15 09:35:42 | 只看该作者
万紫千红 发表于 昨天 15:11 |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p;extra=&page=4

再读再赞,的确是咱偏爱的文风。艾草一定喜欢朱自清吧!虽只读过背影、荷塘月色两篇,但极爱佩弦先生风格,几十年前的童子功,现而今还能随口诵出前人之作品,佩弦先生应该算一个,对于爱好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只此一点,朱自清也可永垂不朽了!试填如梦令赠艾草

昨夜非诚勿扰,
惊却丽人艾草。
无事作呓语,
秋凉惬意毒药,
喝了、喝了,
情愿随风飘渺。
286#
 楼主|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2-8-15 09:37:04 | 只看该作者
万紫千红 发表于  2012-8-14 22:40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p;extra=&page=1
去年今天是11级报到的日子。下午在四群聊天儿时,忽有家长提及今儿是八月十三日,科学家们于是大发感慨!万某也随之附和写了几句,现修改后在此示众,不算一稿两投,只为这纪念日而作,也为升级钻石而作。

去年今日到合肥,
仍怜小儿身相随。
小儿无觉韶光贱,
金寨又见新柳垂。

注解,见,音现。科大老址在金寨路。
287#
 楼主|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2-8-15 09:39:17 | 只看该作者
大嘴丫 发表于 昨天 21:23 |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 ... p;extra=&page=1
一年一度到合肥,
儿初长成不须随。
韶华易逝多珍惜,
心存高远眉低垂
288#
 楼主|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2-8-15 22:37:40 | 只看该作者
万紫千红 发表于  2012-8-15 18:40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274
新学年又到了,新人也到了,写几句算是迎新寄语,也为快快升钻攒够积分,各位行行好加分吧,不加分就是不给新人面子

新人到,
喧天锣鼓鸣礼炮。
鸣礼炮,
热泪还驻,
深情拥抱。

十载寒窗不言苦,
一朝金榜题欢笑。
谁欢笑,
科学家们,
群星闪耀。

289#
朦朦胧胧 发表于 2012-8-29 19:43:49 | 只看该作者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1-5-26 19:46
- 夏老师( xql660119 )于 2010-5-20 09:51 编辑
为人子与为人父之道
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全身心投入还 ...

精彩绝伦。
290#
902896 发表于 2012-9-1 20:0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2-9-1 20:10 编辑




神仙鱼 科大学生家长  发表于 5 小时前


心中有一盏茶


      在我的故乡闽西,喝茶有专门的茶具,茶杯比通常喝酒的酒盅还要小,配套的茶壶也是小小的,茶杯茶壶,用小小的茶盘托住,小巧玲珑,总让我觉得是玩具。

      通常,客人来了,主人就会洗壶沏茶。所谓洗壶不仅仅是把茶壶给洗净了,更重要的是要用热水把壶给烫得热了,然后再往壶里倾入茶叶,那茶叶往往有半壶那么多,再冲上滚水。稍候片刻,即出头道茶。头道茶是不喝的,用来洗茶杯,把茶杯一只一只地细细地洗净了洗热了。而后才是二道茶,三道茶,这方才是喝的茶了。

      此茶谓之“功夫茶”,故乡人很爱喝。然而这家乡茶,却实在让我这游子敬而远之,总觉得太浓,浓到有苦味了。每次归乡,家里人用小杯喝茶,我就用他们喝酒的大海碗来喝凉水。相形之下,不合时宜,然而怪模怪样中却又有几分豪爽。

      年少离乡的父亲,很多乡俗都改变了,却保留了喝茶的爱好,只是小杯换成了保温杯换成了磁化杯又换成了紫砂杯,可还是一样的要放多多的茶叶。我习惯于从父亲的茶杯中倒出一点点浓汁,再兑上满满一杯开水。父亲看到总是笑话我,说我拾人牙慧,因为这种所谓的“茶”既无喷香可闻,又无清香可品,更无余香可留。然而,我就是喜欢这种淡淡的茶味,尤其喜欢整杯茶一饮而尽。

      《红楼梦》中妙玉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照此说法,我已不知有多少次做牛驴状了。没办法,谁让咱只是一介俗人呢。说到妙玉,复又想到《红楼梦》中的另一节。只因为那只成化窑的白瓷杯被刘姥姥给喝过了,妙玉被命人给砸碎了去。刘姥姥固然俗,这妙玉也未免太清太高了些。好在咱与她无缘,否则还不被她给啐死。

      喝“功夫茶”讲究功夫,比如斟茶时,茶杯要一字排开,茶壶要在杯口上来回划着一字,这有一种说法,叫做“关公巡城”,因为只有这样斟出来的茶才没有浓淡之分。又还有一种名目叫做“韩信点兵”,这是指茶斟满后不能立马就收手,得在每个杯子上点上几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茶味能够更加清香四溢。

      话说到这里,若说不懂得饮茶,似乎有些矫情。但是,我又的确不懂饮茶。

      喝过云蒸又雾绕的云雾茶,喝过挺立如绣花针的银针,喝过螺壳般蜷曲的碧螺春,喝过羽毛般绽放的白毫,喝过一片叶子泡一杯的苦丁茶,喝过没有茶叶的大碗茶……但是,这些茶在我的口腔中没有任何的不同。

      有一位懂茶好茶的朋友,每每去了他家,我便说:“我糟蹋你家的好茶来了。”他便笑,笑了之后还是一如既往地把他的特级龙井或是新鲜的谷雨尖泡了来给我喝。初时,有些过意不去,慢慢地,我也就习惯了并坦然了。他泡了茶给我喝,因为他当我是朋友,我喝他的茶,因为我当了他是朋友。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茶便多了一些佛性,有关于茶的应对间总有一些清心、洗心的意味于其中。茶理我是不懂的,禅机我也是不懂的,但是,心,我懂。这是一种心情、一份心意,有心便好。

      宋人魏野有一句诗,曰:烹茶鹤避烟。山深林密,有松鹤为友,以清泉为伴,自斟自饮,倒也写极了幽居之趣。只是,我更为神往的还是这种氛围:风紧之夜,有莹莹的雪色映上纸窗。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呵护着一屋的温暖。红泥小炉宜兴的紫砂壶,鲜红的炭火舔着壶底,而壶嘴里正有小篆一样的清汽在袅袅冒出。三五好友,促膝围坐,长话短说,或是短话长说。

      不过,在这样的年代里,这样的氛围也是难求了的,倒是茶楼遍地可见。于是,便常常约了朋友去茶楼,要一杯最便宜的绿茶,在人造的小桥流水或是茂竹修林中,自得其乐,管它是真的风雅,还是附庸了风雅。要紧的是得有朋友,没有朋友是万万不行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杯清茶见深情。

      朋友之间,一盏茶便已足够了,当然,哪怕一盏“玻璃茶(白开水)”也行的啊,何况,“玻璃茶”也是茶啊

心中有一盏茶
http://www.ustcjz.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948&fromuid=6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 04:59 , Processed in 1.3836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