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郑兰荪院士:化学本科教育质量堪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大裤子 发表于 2012-3-25 10:1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郑兰荪一直对高等化学的教学质量非常关心。

日前,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高校化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突出,本科化学教育质量堪忧。”

优秀教师须加强鼓励

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郑兰荪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讲台。作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他每年都会给大一新生上化学专业入门的第一堂课《无机化学》。

在郑兰荪看来,像他一样的“老”教师应以教学为主,而需要创新活力的科研则应以年轻教师为主。

然而,当前的普遍现实与他的设想有很大距离。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制,几乎所有教师都倾向于将大部分精力投入科研工作中。由此产生了一个现象:学术水平高的老师往往较少从事教学工作,即使上课也不够投入;而本科教学比较投入的老师则多半是由于科研成就不突出而“不得不”将精力放在教学上。

对此,郑兰荪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来鼓励教师钻研教学。“现在教师教学是凭‘良心’,水平好坏不容易体现出来。”

指导青年教师胜任教学

采访中,郑兰荪回忆起自己上大学时的情境:“一些老师可能一辈子都在研究教学,对科研和教学都有很多思考和实践,很多人甚至称得上教育家。”

但是,随着高校数量增多,能像老一辈教育家一样同时抓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却越来越少。

郑兰荪指出:“最糟糕的是这些年新办起来的学校,年轻教师也没有老教师来带。而教学是需要积累的,刚刚毕业的博士生一下子很难胜任教学工作。”

基于这点考虑,郑兰荪介绍,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近年来组织举办了多次西部高校化学教师培训班,通过邀请名师讲授示范课和传授教学经验、讲解“专业规范”及讨论等多种方式,提高西部地区青年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我也去上过示范课,引导这些来自西部普通院校的年轻教师上好每一堂课。”郑兰荪说。

教学应培养学生兴趣

同时,郑兰荪还指出,应试教育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我给大一新生上的课,正好衔接了中学和大学阶段的知识。”他说。

为了高考加分,许多高中生在中学阶段便通过参加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接触到一些本科阶段的知识。不过,由于中学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往往学习了不少不准确或不完整的知识。这让郑兰荪头疼不已。

2009年全国两*期间,郑兰荪提交了“不应将奥赛成绩作为保送条件”的政协提案。前年,这项建议得到了教育部的采纳。自2014年起,除参加国际奥赛的选手以外,其他国内奥赛获奖者不再在高考中享受加分。

站在教师的角度,郑兰荪认为,面对基础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

“目前,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还无法完全改变,兴趣培养已成为高等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郑兰荪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3-24 A1 要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大裤子 发表于 2012-3-25 10:18: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教育报 2011年11月28日
本报记者 谭南周 通讯员 李静
  “今天郑兰荪老师给我们上无机化学课。”日前,记者来到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化学化工学院大一新生小朱自豪地告诉记者。
  郑兰荪,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是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在外人看来,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已属少见,给大一新生上基础课,就更是稀罕事了。
  “在化院,大家认为名师给本科生上课是天经地义的事。”厦大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金能明介绍说,多年来,名师给本科生上课在学院已形成一种传统和文化。这个由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特聘教授等组成的顶尖教师团队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即使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在漳州校区上课以来也从未间断或松懈过,自始至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记者在该院教务系统上看到,本学期,郑兰荪院士给大一学生讲授“无机化学”,一周两次,听课学生有60多人;田中群院士给大三学生讲授“物理化学”,一周三节课,听课学生有80多人。
  不仅如此,长期以来,黄本立、万惠霖、赵玉芬、郑兰荪、田中群等一批中科院院士和名师名家坚持为大一、大二学生开“院士论坛”、“学科入门指导”等各类讲座,深受学生欢迎。一些没有给本科生上课的院士,也会通过学院的育苗基金、拔尖计划等项目将本科生选进自己的课题组做科研。据介绍,现在化院的六大化学基础课均由院士与名教授为教学骨干参与教学。
  金能明说,院士等名师给本科生上课为学院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他们不仅在课堂讲授中融入了科研和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理论和方法,使得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不断得到更新、完善,更重要的是,这些名师的人生境界及对科学的执著追求也在深深地感染并激励着学生。”
  说起院士给自己上课,该院本科生闫凌表示这是身为厦大化院学生的一大幸事。“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讲课往往能高屋建瓴,让人一下明白了所学知识在‘化学大楼’中的基石作用,更重要的是教授的为人处世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己。”她说,“田中群院士‘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风格就让我受益匪浅。”
  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名师们也认为给本科生上课亦能获益,其最重要的便是教学相长,促进自身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金能明说,本科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当名师面对本科生时,必须首先准备好接受他们各式各样的提问,这种交流有时甚至会激发教师的某些科研灵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2-4 04:48 , Processed in 1.3718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