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一撤了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秋枫 发表于 2012-8-20 17:0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一撤了之?
(2012-08-18 07:32:33)转载▼标签: 杂谈  
这些专业,而会给予适当的扶持,比如,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选择这些专业,设立发展基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 由于多年来,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一直关注高校的就业率,这已经使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变为“职业培训所”,一些高校甚至把精力用到提高就业率的歪门邪道上,不但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败坏大学精神。比如,有的高校为提高就业率,把整个大学四年级都变为“就业年”,不安排教育教学,即便安排,也对外出实习、找工作的学生开绿灯,大学教育严重“缩水”;还有的高校则“要求学生就业”和让学生“被就业”——“要求学生就业”是规定学生必须在某个期限前,提交就业协议书,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书;“被就业”则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就业了”,原因是就业部门伪造假的就业协议书。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我国一些高校存在盲目设置专业,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这是事实,但治理这些问题,不是用就业率这样的行政化指标,而应该对准问题的根源。 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问题,根源在于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舆论批评高校设置专业盲目,可是,缺乏办学自主权的学校,能有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进而根据这一定位设置特色专业吗?另外,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学校是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大学设置专业,都必须报上级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只有少数几所大学有这一权力
记者从“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西安晚报8月17日) 以就业率低为名撤销高校的专业,这不是陕西的首创,而是我国各地近年来普遍的做法,也是在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而去年底,教育部再次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以就业率定专业的生死,貌似是重视教育质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可是,这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都用简单的就业率作为评价所有大学和专业教育的标准。 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部分院校,应实施通识教育,这类院校主要为“985”高校和“211”院校,他们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如果只关注就业率,就会导致这些院校成为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院校一样的学校,而且,也会导致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对国家、社会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冲击。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不但不会叫停记者从“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西安晚报8月17日)



记者从“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西安晚报8月17日) 以就业率低为名撤销高校的专业,这不是陕西的首创,而是我国各地近年来普遍的做法,也是在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而去年底,教育部再次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以就业率定专业的生死,貌似是重视教育质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可是,这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都用简单的就业率作为评价所有大学和专业教育的标准。 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部分院校,应实施通识教育,这类院校主要为“985”高校和“211”院校,他们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如果只关注就业率,就会导致这些院校成为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院校一样的学校,而且,也会导致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对国家、社会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冲击。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不但不会叫停
以就业率低为名撤销高校的专业,这不是陕西的首创,而是我国各地近年来普遍的做法,也是在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这些专业,而会给予适当的扶持,比如,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选择这些专业,设立发展基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 由于多年来,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一直关注高校的就业率,这已经使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变为“职业培训所”,一些高校甚至把精力用到提高就业率的歪门邪道上,不但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败坏大学精神。比如,有的高校为提高就业率,把整个大学四年级都变为“就业年”,不安排教育教学,即便安排,也对外出实习、找工作的学生开绿灯,大学教育严重“缩水”;还有的高校则“要求学生就业”和让学生“被就业”——“要求学生就业”是规定学生必须在某个期限前,提交就业协议书,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书;“被就业”则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就业了”,原因是就业部门伪造假的就业协议书。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我国一些高校存在盲目设置专业,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这是事实,但治理这些问题,不是用就业率这样的行政化指标,而应该对准问题的根源。 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问题,根源在于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舆论批评高校设置专业盲目,可是,缺乏办学自主权的学校,能有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进而根据这一定位设置特色专业吗?另外,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学校是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大学设置专业,都必须报上级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只有少数几所大学有这一权力就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而去年底,教育部再次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这些专业,而会给予适当的扶持,比如,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选择这些专业,设立发展基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 由于多年来,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一直关注高校的就业率,这已经使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变为“职业培训所”,一些高校甚至把精力用到提高就业率的歪门邪道上,不但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败坏大学精神。比如,有的高校为提高就业率,把整个大学四年级都变为“就业年”,不安排教育教学,即便安排,也对外出实习、找工作的学生开绿灯,大学教育严重“缩水”;还有的高校则“要求学生就业”和让学生“被就业”——“要求学生就业”是规定学生必须在某个期限前,提交就业协议书,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书;“被就业”则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就业了”,原因是就业部门伪造假的就业协议书。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我国一些高校存在盲目设置专业,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这是事实,但治理这些问题,不是用就业率这样的行政化指标,而应该对准问题的根源。 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问题,根源在于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舆论批评高校设置专业盲目,可是,缺乏办学自主权的学校,能有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进而根据这一定位设置特色专业吗?另外,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学校是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大学设置专业,都必须报上级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只有少数几所大学有这一权力以就业率定专业的生死,貌似是重视教育质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可是,这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都用简单的就业率作为评价所有大学和专业教育的标准。



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部分院校,应实施通识教育,这类院校主要为“985”高校 和“211”院校,他们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如果只关注就业率,就会导致这些院校成为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院校一样的学校,而且,也会导致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对国家、社会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冲击。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不但不会叫停这些专业,而会给予适当的扶持,比如,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选择这些专业,设立发展基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



)。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曾举了个例子:当初要求清华大学成立软件学院时,清华当年的招生指标已经满了,但学校突然接到有关方面的通知,要求两天内开始软件学院的招生,并且要招满500个学生,此后连续3年都要招500个学生。学校向有关方面提出要求,才把招生名额改为了60人。这十分生动说明了高校开设专业、招生的现状。由于大学没有自主权,所以千校一面,会在单一的行政标准下,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所以,要让高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才能让高校有自身明确的定位,也才能让高校结合自身的定位、条件,开设适合自己的专业。政府在高校设置专业过程中,最主要的责任,则是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是直接参与办学。由于多年来,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一直关注高校的就业率,这已经使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变为“职业培训所”,一些高校甚至把精力用到提高就业率的歪门邪道上,不但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败坏大学精神。比如,有的高校为提高就业率,把整个大学四年级都变为“就业年”,不安排教育教学,即便安排,也对外出实习、找工作的学生开绿灯,大学教育严重“缩水”;还有的高校则“要求学生就业”和让学生“被就业”——“要求学生就业”是规定学生必须在某个期限前,提交就业协议书,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书;“被就业”则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就业了”,原因是就业部门伪造假的就业协议书。



记者从“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西安晚报8月17日) 以就业率低为名撤销高校的专业,这不是陕西的首创,而是我国各地近年来普遍的做法,也是在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而去年底,教育部再次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以就业率定专业的生死,貌似是重视教育质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可是,这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都用简单的就业率作为评价所有大学和专业教育的标准。 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部分院校,应实施通识教育,这类院校主要为“985”高校和“211”院校,他们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如果只关注就业率,就会导致这些院校成为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院校一样的学校,而且,也会导致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对国家、社会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冲击。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不但不会叫停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我国一些高校存在盲目设置专业,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这是事实,但治理这些问题,不是用就业率这样的行政化指标,而应该对准问题的根源。



记者从“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西安晚报8月17日) 以就业率低为名撤销高校的专业,这不是陕西的首创,而是我国各地近年来普遍的做法,也是在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而去年底,教育部再次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以就业率定专业的生死,貌似是重视教育质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可是,这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都用简单的就业率作为评价所有大学和专业教育的标准。 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部分院校,应实施通识教育,这类院校主要为“985”高校和“211”院校,他们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如果只关注就业率,就会导致这些院校成为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院校一样的学校,而且,也会导致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对国家、社会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冲击。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不但不会叫停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质量问题,根源在于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舆论批评高校设置专业盲目,可是,缺乏办学自主权的学校,能有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进而根据这一定位设置特色专业吗?另外,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学校是没有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大学设置专业,都必须报上级部门审批或者备案(只有少数几所大学有这一权力)。清华大学前校长顾秉林曾记者从“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西安晚报8月17日) 以就业率低为名撤销高校的专业,这不是陕西的首创,而是我国各地近年来普遍的做法,也是在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而去年底,教育部再次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以就业率定专业的生死,貌似是重视教育质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可是,这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都用简单的就业率作为评价所有大学和专业教育的标准。 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部分院校,应实施通识教育,这类院校主要为“985”高校和“211”院校,他们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如果只关注就业率,就会导致这些院校成为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院校一样的学校,而且,也会导致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对国家、社会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冲击。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不但不会叫停举了个例子:当初要求清华大学成立软件学院时,清华当年的招生指标已经满了,但学校突然接到有关方面的通知,要求两天内开始软件学院的招生,并且要招满500个学生,此后连续3年都要招500个学生。学校向有关方面提出要求,才把招生名额改为了60人。这十分生动说明了高校开设专业、招生的现状。由于大学没有自主权,所以千校一面,会在单一的行政标准下,一哄而上,盲目跟风。



记者从“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陕西建成16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0个就业率低的专业被撤销。(西安晚报8月17日) 以就业率低为名撤销高校的专业,这不是陕西的首创,而是我国各地近年来普遍的做法,也是在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事实上,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三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而去年底,教育部再次提出,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以就业率定专业的生死,貌似是重视教育质量,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可是,这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都用简单的就业率作为评价所有大学和专业教育的标准。 我国现在有2600多所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定位,其中有部分院校,应实施通识教育,这类院校主要为“985”高校和“211”院校,他们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就业率。如果只关注就业率,就会导致这些院校成为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职业人才的院校一样的学校,而且,也会导致一些就业率不高,但对国家、社会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专业受到冲击。对于就业率不高但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政府不但不会叫停
所以,要让高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才能让高校有自身明确的定位,也才能让高校结合自身的定位、条件,开设适合自己的专业。政府在高校设置专业过程中,最主要的责任,则是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是直接参与办学。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2e4yl.html) - 就业率不高的专业一撤了之?_熊丙奇_新浪博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2-3 08:21 , Processed in 1.3326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