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者按语】
所谓有用之书就是对近期目标有帮助的书,无用之书就是说不清对自己的目标 有什么作用的书,其实有用还是没有用就是对未来的判断,能够说清楚的都是近期的未来,说不清楚的都是远期的未来,中国现在缺乏创新,就是只关注能够看见的未来,所以只有跟着美国屁股后边跑了。钱学森一直鼓励理工科学生学一点艺术是有道理的。
【正文】
又到年底,各种书单,比如年度好书榜什么的,又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希望能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好书”,尤其是那些莘莘学子的家长们,更是目标明确地要求未来的人才,所翻看的书籍无不是“有用”的文字——如果在繁忙的课业之余还有时间阅读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说,确实也会时常遇到类似的阅读期许,家长抱怨或者是限制、禁止学童们阅读“闲书”几乎就是常态,而在功利的成人阅读世界,所学有用更是明确的目标所指,那些专业书籍的学习才应该是更为迫切的驱策,对很多人来说,“闲书、无用之书”,是“退休以后安下心来读点书”才考虑的计划。简单来说,除非是娱乐放松,消磨一下无聊的时光,“无用”之书的阅读是不会被列入规划安排的,甚至可能被视为非阅读行为。
什么样的书是“闲书、无用之书”,笔者心中没有清晰的概念,想来应该是那些对技术进阶、职场晋升,对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是对心理、心灵安详缺乏直接慰藉的书写吧?就像那些虚拟或者描摹现实的文学书写,以及碎片拼图般的随笔和情感鸡汤之类。坦白说,关于此,虽然有个模糊的印象,但还是真搞不清楚。
而说到阅读的意义,在这种更宏大的理想下,“闲书、无用之书”所指就更难以定义,我以为阅读总是有意义的,无论所读是什么书。
不过,既然社会存在“闲书”之类或许有的概念、范畴划分,那我们就来说一说不同的另一种解读——相反意见的了解和辨识是阅读不可或缺的基石。
先来说个故事。前不久笔者接触过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其企业的人才培养经验我以为就很能说明“闲书”阅读的意义。
作为一家基础服务业集团,他们不可能以年薪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去招揽管理人员,而非高科技企业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高学历的人才。但随着企业的壮大,企业自身又急需现代化的管理人员,怎么办?现实的路显然就只有自己培养。鉴于公司绝大部分员工都是年轻的初高中毕业生,公司出台了鼓励深造的措施。然而,无论是自学还是进入高校学习的年轻员工,都遇到了一个普遍的难题:课业学习很吃力。不仅是听课,更主要的是课本、教材看过很多遍仍旧是不甚明白。跟着学员一道犯迷糊的老板几经调查了解,发现这之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读书少。于是她强迫这些曾经“学习不好”的人读书、买书,随便什么书,管理人员每个月都必须买一两本来读——读完以后交到公司的公共图书馆以资证明,不买书读书公司就实施经济“制裁”。
办法有点“粗暴”,而且几乎所有进入“馆藏”的书都是“闲而无用”的书。然而正是这些无用之书在后来的时间中印证了效用:现在公司不仅有了普通员工出身的博士硕士,公司内新进入高等学府的学员学习也变得轻松和更有效率。
说一句题外话,天才是罕有的,绝大多数人之间,智力的差距并不大,比起那些花费巨资引进人才的行为,这难道不是更好、更长远的良策吗?更主要的是,从中我们看到了“闲书”的卓然贡献。
其实就算从单纯的校园生活来看,那些阅读兴趣广泛,“闲书”涉猎更多的高中生,在进入高等学校后,学习能力是否明显强于纯“教材硬盘”呢?或者说更适应自我学习的新生活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想来很多经过高等教育磨练的人有切身体会。在现实工作中,那些读书繁杂的大学生也更容易融进新环境和陌生的工作。
当然,我们不是说书呆子强于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个体,而是陈述一种普遍的现象——阅读范围更宽泛的人理解能力更优,即使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撇开性格、心理因素,环境的融入,人际之间的融洽,不也是如此吗?
再来看纯粹的学术生涯。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一般来说都是所谓“无用”之书的阅读者,对他们来说,“闲书”的阅读和专业书籍烧脑一体才是完整的阅读生活——媒体上常有此类专家自述。即使是专业细分很狭窄的自然科学领域也是如此,诸如凝聚态物理学家讲述诗歌、小说的阅读感触之类,连脑袋古怪的哲学家,也是经常拿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来阐述他们的理论,以使其晦暗不明、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念想更便于理解。试问,不阅读“闲书”,如何可以如此呢?
诚然,阅读、学习是个人化的体验,但就读书的一般意义来说,真没必要纠结读什么类型、专业的书,喜欢就好,有时间去瞎琢磨那本书(那种榜单)更有用,不如留一点时间给“无用”之书。
来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