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16-11-27 21:15 编辑
古镇内十里长街,深巷幽远,两侧是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徽派民居,商埠马头墙飞檐翘壁,雕梁画栋,平门格扇,雕花镂窗,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行走在青色石板路铺就的光滑圆润的古街上,我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脚下斑驳出历史的回声,昔日的车水马龙都在我身边穿过,心田里陡然间就兹生出缕缕怀旧的感觉。 水是三河的精灵。镇内,五里长街,河环水绕;镇外,河网丛横,圩堤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真是所谓的“三道春水,仍明澈,仍清长,仍柔波荡漾”。
星罗棋布于古镇小河上的座座古桥,间隔几百米就有一座,每一座都不一样。很多桥是那种带亭子的,人们可以在桥上避雨小息,纳凉解暑。时而从桥洞穿出一艘艘挂着灯笼的游船静静的顺水而下,摇橹的船家技法娴熟。我想,如果这是在夜幕低垂的时候,船上挂起轻罗红帐,莺莺袅袅的歌声在水面上飘过,人是不是都要醉了。 站在古桥之上,清澈的小南河尽收眼底,感受水乡的灵气,古镇的沧桑,阁楼、碧水、古民居,构成了一幅绝好的江南风景图,置身其中,眼界开阔,景观情调不亚于乌镇,还多了一些徽风皖韵。 临河两岸的徽派民居飞檐翘角,黑白分明,古香古色。举目望去,如在画中。想象住在其中,推窗望外,小桥人家,行人炊烟就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大夫第就是士大夫的门第,不是平民百姓的草庐。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都是一种身份的标榜、一个家庭的显赫。现在的大夫第变成了一个博物馆。 鑫樾阁为二层木质结构的徽派建筑楼阁,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历史上屡经战火及自然灾害毁坏,1858年就毁于“三河大捷”的战火;重建后,1991年又毁于华东百年不遇的大水灾;近年来,幸逢盛世,三河人决定在原址,依照北宋建筑风格,并于2008年重建了鑫樾阁,使之成为古镇三河旅游的一大亮点。 望月阁又称国粹楼,有七层高,外表是红色为主色调,屋檐翘起,三十多米高,可以在上面俯瞰整个小镇的风景。楼里面珍藏了明清到民国的很多匾额以及数件艺术品。与之相对应的,也就是望月桥,这其实是新建的一座风景桥,拱形踏步单孔石桥,青石铺成的。中秋月圆之夜登上这里,望着水中倒影的月影许愿是件多美的事情啊。望月,顾名思义,取名自然有它的道理。 大捷门,1858年太平土匪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的精锐部队6000余人,取得三河大捷,大捷门因此而建成。
鹊渚廊桥位于小南河外河上。因三河古称鹊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三河最古老的桥之一,1982年重建。廊桥上有由12根立柱撑起的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在桥上观景。桥两头装有4根四方青石灯柱,外国人称廊桥为情人桥,有情人若从这座桥走过,爱情定会天长地久。三河古称“鹊渚”,曾经是巢湖上的岛,是鸟鹊栖息的地方,故建此古鹊亭供怀古。 三县桥,又名石头大桥,桥面也是青石板的,连接三县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的交界处,此桥也因“一桥跨两岸,鸡鸣三县闻”而得名为三县桥,这是三河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石桥。 万年台是三河镇的中心广场。这是一个古戏台,每逢节假,都会举行地方戏庐剧的演出。 三河古镇有十条街,二十六条巷,其中一条小巷最古老、最悠长,也最著名的,就是“一人巷”。因为巷子非常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两人相遇必要侧身而行方可通过,高高的古老砖山墙,把两边的建筑分割开,故得此名。是古镇最火爆的景点,挤在里面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硕果仅存的城墙。朝阳门位于三河古东街,为太平军将领蓝成春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秋天率军士修建。太平天国占领三河时修的城楼,楹联的上联气势十足“铁马金戈此地英王来过”! 美食街里有着很多美味,以土菜为主,一眼望去很是养眼,卖相极好。桌子上的排盘很是整齐好看。像大理人民路上一样。 十里长街、青石板路、深巷幽远、飞檐翘壁、雕梁画栋,皖中水乡。喜欢这样的江南古镇,静谧幽寂的氛围,紧紧攫住心灵。 到了合肥,抬抬腿,就到了三河古镇。就是这么近,这么方便。科学家们,看了我的游记,你心动了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