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日报】为何夜间情绪不佳? 原来竟是它在作祟 2020-06-0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tuixiuustcer 发表于 2020-6-6 06: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技日报】为何夜间情绪不佳? 原来竟是它在作祟 2020-06-05 [url=]分享到:[/url][url=]QQ空间[/url][url=]新浪微博[/url][url=]腾讯微博[/url][url=]人人网[/url][url=]微信[/url]

科技日报合肥6月4日电(记者吴长锋)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薛天课题组,首次描述了介导夜间异常光诱发抑郁样表型的神经环路结构与功能;证明了是夜间不正常光线而不是节律或睡眠的紊乱造成抑郁样行为,并且发现了该环路的可兴奋性受到昼夜节律门控调制,首次诠释了光在白昼和夜晚截然相反的情绪作用的内在机理。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上。
近期一项研究显示,长时间碎片化的光暗刺激,可能通过视网膜至外侧缰核边缘区(perihabenular nucleus,pHb)的投射诱发负性情绪。但是,究竟是光线还是节律的扰动影响了情绪仍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白昼的光线往往正面调节人类的情绪,这种白昼和夜晚时段截然相反的光线对情绪的作用背后的原理一直是未解之谜。
薛天教授课题组构建了夜间光干扰模型,来模拟当前社会的不正常光照模式。持续3周,每晚9—11时两个小时的蓝光照射,可以在不扰乱节律或睡眠的前提下,使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研究组深入探究光在不同时段(白天/夜晚)对情绪产生不同调控的机制,通过单细胞膜片钳和在体光纤记录,进一步研究发现了一条神经环路,有可能在正常生理条件下,避免动物在昼夜交替时暴露于光线下,从而避免天敌。这条环路如果在人类中同样存在,就可能被夜间人工的光线环境所劫持,从而诱发负性情绪。


《科技日报》(2020年06月05日4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16 09:16 , Processed in 1.4904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