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网】科教扶贫激活“一池春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tuixiuustcer 发表于 2020-12-22 17: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12月22日

【科学网】科教扶贫激活“一池春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刘爱华
日前,一场特别的培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开班。15位来自六枝特区新窑镇的村干部和猕猴桃种植技术骨干,在两天半的时间里,参观中国科大校史馆、安徽省创新馆、渡江战役纪念馆,聆听安徽省委党校教授关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解读》,进行交流座谈……这是中国科大通过科教精准扶贫的一项举措。
2015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办部署,中国科大定点帮扶贵州省六枝特区。此前的2014年,根据安徽省政府部署,中国科大对口帮扶六安市金寨县燕子河镇龙马村。几年来,中国科大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学校积极落实国家战略的“硬支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引擎”,育人报国的“重要阵地”,形成了全校“一盘棋”的扶贫工作格局。
几年间,从合肥到金寨、再到六枝,一校两地戮力同心推进扶贫工作。2019年,龙马村和六枝特区均圆满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正式退出贫困村、贫困县序列。目前,两地均已实现贫困人口清零。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拔穷根”
在全社会扶贫大格局中,高校的优势在于能为帮扶地区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中国科大的教育扶贫,分为两条线:“提升帮扶地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刚参加培训的新窑镇联合村村支书陈兴祥感慨:“培训进一步厘清了村子的发展思路,让我们更有方向、有路径、有干劲。”培养一支靠得住的干部和人才队伍,对于地区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科大扶贫干部徐晶芝介绍,自2016年起,学校根据六枝特区需求,着力实施“人才培训+干部培养”队伍建设双轨制,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各类培训55场次,共培训党员干部、中小学教师、医护人员、产业带头人和各类技术人员1万余人次。当前,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中国科大定点扶贫的品牌项目。
2019年5月12日,中国科大校园迎来了一批“贵”客,他们是来自贵州省六枝特区定点扶贫地区的师生,受邀参加科技活动周。两天的时间里,他们观科普、看展览,近距离触摸科技、感受科学的魅力。
几百公里之外的金寨县燕子河中学,一场特别的科技活动展正在举行,中国科大百余名志愿者带来的机器人、意念头箍、航模等近30个科普项目,吸引了龙马村及周边约1500名中小学生和当地群众参观。这是中国科大以科技为“抓手”,深化教育扶贫的一个缩影。
此外,学校通过研究生支教团、三下乡,高校夏令营,定期开展科普讲座,签署对口支援协议,对接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双向促进教育资源交流与共享。在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六枝特区组织的参赛队伍获得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项目一等奖,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也是贵州省2012年以来在该项目中获得的首例全国一等奖。中国科大扶贫干部林高华感触颇深,“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教育扶贫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前提,而提升教育水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
科技唱主角,产业照亮“致富路”
六枝特区地处乌蒙山脉南端、云贵高原中部的斜坡上,海拔落差大,是猕猴桃生长适宜区。由于猕猴桃种植技术含量高、周期长、前期投入较大,普通农户对种植猕猴桃积极性不高。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合作,帮助制定六枝特区猕猴桃产业规划,引进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猕猴桃品种,分别在海拔700米、1300米、1700米左右的村寨共建立了63亩低、中、高海拔优良品种示范基地。目前,六枝特区已种植猕猴桃2.4万亩,并计划在未来3年内新增6万亩。
扶贫初期靠“输血”,投入资金进行基础建设;后期就要依靠自身“造血”,增强群众内生动力。如何“造血”?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在产业扶贫中,中国科大特别重视科技对于扶贫的推动作用。为了解六枝特区的生态资源情况,中国科大于2017年4至5月,先后组织5组52人次分赴六枝特区开展扶贫调研工作,形成《六枝特区扶贫调研报告及各乡镇产业发展建议》,并于次年帮助六枝特区制定了详细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从“输血”转向“造血”,人才是关键。中国科大党政办副主任、原扶贫干部陈超介绍,“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学校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专家团队,开展猕猴桃全产业链上的技术培训,为当地培养了一支稳定的技术推广人才队伍。”不仅如此,产业扶贫还有一些“高级选项”:邀请专家指导示范基地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土壤改良施肥、机械化操作方面的攻关研究,使“基地”不仅是“产地”,更是技术培训和成果输出中心。此外,依次建设的云茸种植示范基地、绿色丰产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带动了六枝特区的农业发展升级。
入冬的金寨县龙马村薇菜种苗繁育基地,技术人员正在忙碌着。大棚里,育苗泡沫板整齐地排着队,泡沫板上薇菜孢子已经长出了芽,绿油油一片。“咱们引进的薇菜种苗繁育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漂浮式育苗技术,具有国家专利,苗子长大后移植到山地上,每亩每年可收入6000元到8000元。”中国科大驻龙马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金长江介绍。目前,该基地前期已投入40余万元,首期建立70余亩薇菜种植示范区,未来几年计划开展千亩以上的规模种植。
近年来,中国科大驻龙马村扶贫工作队搭建桥梁,多次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免费培训或提供技术指导,鼓励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2019年,该村引进的四季豆种植基地直接带动60多户贫困户就业,增收35万元。目前,扶贫工作队正在龙马村谋划建设高标准有机茶场,努力实现茶叶标准化生产。
瞄准“需求侧”,消费扶贫助增收
产业扶贫使农业增效,但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使农民增收?中国科大打出了“产销组合拳”:上游搭建基础设施,中游开展技术培训,下游进行消费扶贫。在销售上,学校通过搭建校园展销平台、帮扶单位购销、培育品牌助销、线上促销多种方式,推动扶贫地农副产品更好地融入市场。
六枝特区的小黄姜个头小巧玲珑,口感鲜嫩清辣,性温味鲜香,姜汁饱满。但长期以来藏于深山,销售渠道不畅,一直鲜为人知。在中国科大扶贫干部的推动下,2018年12月28日,六枝特区人民政府与社交电商平台签订“一县一品”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农产品“电商化”。12月30日9点,六枝小黄姜正式上线,原计划24小时的活动,5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累计售出小黄姜19.8万斤。如今,小黄姜打出了知名度,价格达到了三块多,今年还远销到了韩国。
2019年以来,中国科大投入100余万元,支持六枝特区建设电商仓储中心猕猴桃冷库、电商培训、电商试验种植示范基地等,有力推动了特区电商的发展。仅2020年上半年,六枝特区新窑村网络零售总额达673万元。中国科大还推动中科院系统、中国银行等单位采购六枝特区农副产品。2017年以来,学校通过多渠道帮助六枝特区销售农副产品7500万元。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将科学技术融入健康扶贫、综合扶贫。
为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国科大专门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校党委书记任组长,两位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为主要成员,每年制定详细的扶贫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扶贫项目。
“社会服务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科教报国、追求卓越是中国科大的初心使命。”中国科大党委书记、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舒歌群表示,“学校将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要求,坚决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今后继续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平台和中科院的力量,巩固脱贫成效,为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科学网2020年12月19日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20-12-22 18:20:55 | 只看该作者
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拔穷根”,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18 14:31 , Processed in 1.35016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