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佛宝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学长谈考试、GPA(附来自一个学霸的求告)

[复制链接]
12#
 楼主| 佛宝16 发表于 2019-1-27 21:27:04 | 只看该作者
心地善良 发表于 2019-1-26 09:39
好文章,楼主总结的很好,对新生家长帮助大。

杨学长是个好学长,负责任的学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绿雨 发表于 2019-1-26 20:15:47 | 只看该作者
太给力了!18科学家有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津蝶 发表于 2019-1-26 16:24:53 | 只看该作者
有心的宝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闲庭漫步 发表于 2019-1-26 12:46:19 | 只看该作者
杨学长的文章和建议都很接地气!很受孩子们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大路 发表于 2019-1-26 12:38:39 | 只看该作者
赞成杨学长的观点,孩子以良好心态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谢谢宝宝的整理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池州在线 发表于 2019-1-26 10:32: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受压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心地善良 发表于 2019-1-26 09:39:0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楼主总结的很好,对新生家长帮助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佛宝16 发表于 2019-1-25 23:0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佛宝16 于 2019-1-27 21:26 编辑

                  来自一个学生的求告




--我有种卧底与潜伏的感觉,家长们在家长群里了解孩子们动向,孩子们对家长群的动向也很掌握,新的谍战片素材
--家长们也要学会对信息的取舍,吸取适合自家的。
--严重危险,我同事儿子就因游戏丢了性命,那时大学还一年就毕业了。就在15年暑假晚上游戏白天瞌睡黑白颠倒,有时一天只吃一次饭,个把月下来脸色惨白…就在那年八月三十日早晨刚从电脑旁走开,就晕倒再也没睁眼。父母上午把他送至华西医院,第二天就捧了骨灰盒回家,那天本应是到重庆学校去的…时至今日同事也未走出伤痛,要知道娃是她的全部…


杨学长:
      我早就说过家长组织这种东西,弊远大于利,远远远远大于利哼哼
      算了。。。本来想宣扬一波抵制家长组织。。。后来一想
      钻牛角尖的家长怎么都会想出办法来的,不差这一个组织


--我觉得以前的少年班许多孩子后来发展不理想与家长管理缺失有关,少年班孩子的成绩不用操心,但心智没健全。
      管太多了或者管的不是地方呗~


杨学长:
      然而这时个学术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一个组织或者交流群体,对好的事物的激发和促进效率,是天然远远低于对坏的事物的激发和促进效率的。因为好的事情天然具有客观辩证的中性属性,不会产生太大的情绪激化作用。坏的东西往往在某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偏激性或者非辩证性。但是这往往容易激发极大的情绪共鸣
      鉴于整个这一代的学生群体和家长群体,在面对科大的巨大学业难度的时候,好的心态并没有压倒坏的心态,这就使得任何家长组织在同时放大好与坏的心态的时候,避免不了会更对地宣扬坏的心态

--十个杨学长的减压都抵不过一个牛娃家长言论引起的示范作用和攀比。孩子喜欢攀比成绩,买弱膜蛤,都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
杨学长:
      这又是一个很学术的问题。很多时候对某件事情的恶性对赌,即使对赌双方知道,也很难首先停下。我是觉得,科大学生,刷分数的后果,不仅是时间分配不太合理,而且让本来很值钱、很说明问题的科大成绩单的含金量在下降
      任何考试和分数,你说它反映学生水平不?当然可以。但是这要有个前提:在不以追求分数本身的情况下考试得到的分数才能反映这一点。因为任何考试,通过研究都是可以把分数本身刷上去的。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所以我说是弊大于利,不是没有利。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个时期弊大于利是不太能避免掉的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佛宝16 发表于 2019-1-25 23:0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佛宝16 于 2019-1-25 23:34 编辑

                                 关  于  选  专  业

--杨博士对选专业有啥建议吗?是否要考虑出国深造和国内就业的因素?
       建议喜欢哪个选哪个。。
--没有特别喜欢的,也都不是很反感,好多孩子其实都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毕竟不是很了解
      那就了解去嘛~了解了总会有想法呗
--既然科研经历、学术能力那么重要,不知道科大有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学生像苍蝇一样到各个实验室去碰运气?
杨学长:
      好的科研经历不是发文章。它指的是学生做过一线科研,并且可以在一线科研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训练,具有很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对自己的工作,有全盘的掌握和整体的思考,能够站在一定的物理高度去总结看待一项工作。所有这些,不一定要求是完整的、能够发出文章的科研经历。

      事实上本科生发了文章,但是面试的时候对方完全感受不到科学素养,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个大学教授都知道本科生可以发文章也可以混文章更可以直接挂个名拉倒
       所以大家还是要建立从纸面数据脱离开的这种意识。有水平自然会有人喜欢,没有过硬的本领就会觉得处处都艰难
       我是经常跟学生交流这些。不过家长们如果也能经常鼓励引导他们,那就再好不过啦~

--国内有些大学招研究生也看科研,但一般以论文来衡量,让孩子在本科多发几篇论文。
--杨学长讲得很对,继续深造,一般是要搞研究的,刚看学习成绩是不行的,还要看有没有科研的潜力。
--论文分好多级别,我感觉科大本科生有能力发核心期刊的文章。

-- 师兄,请问您认为在粒子物理学将来的发展中,机器学习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吗?
       一直在用啊,而且用得很早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佛宝16 发表于 2019-1-25 23:0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佛宝16 于 2019-1-25 23:31 编辑

                                  关  于   GPA


--免修特别不合适
--最多也就给3.7
杨学长:
      我倒是觉得免修掉剩下大把时间是很划算的事情
      我觉得吧,成绩高了当然是好事,不会有人嫌分数太高了。但是成绩已经能达到优秀,还要花时间精力就为了把成绩从85变成90,或者从90变成95,那就有点浪费时间了。同样的时间,用在别的地方可以取得更大的自我提升
      我觉得科大的高分和低分群体都有一定的误区。低分群体的误区是,成绩很低,应付功课已经应付不了了,哪有时间考虑别的,就是要赶紧学学学,把成绩弄上去。事实上,如果同学的成绩长时间非常低,往往并不全是课没学好的问题。很可能伴随着其它的状态问题或者心理问题。状态不好,做什么都不好。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些成绩以外的东西调节一下他的状态,让他精神饱满一点,往往效率会高很多。我从小到大,练琴和学习从来都是一好俱好,一烂都烂。这是关联的。持续成绩低往往是效率问题,而不是时间精力的问题
      高分群体的误区就明显多了。没有高分的时候都说,成绩好的人才有精力做别的。等有了高分,都想抱着个分数过,一点都舍不得丢掉。分数稍微震荡一点点跟要了命一样。把分数从85变成90所花的精力是远比考85所花的精力大的,而且这个阶段训练的就不是知识,而是应试了。我跟很多学生都聊过,大家也死活说不出来到底95分比90分有啥好处,90分比85分有啥好处。可就是跳不出这个圈子来

-- 请问出国申请中,科研经历、托福成绩、GRE成绩、GpA几个的重要度排序是怎样的?
-- GPA第一,然后综合考虑
杨学长:

      看你要申请什么档次的学校了。。这个东西没有那么程式化
      我们倒着排序好了。最不重要的是GRE,基本上大家分数也都差不多,考了就行。比GRE重要一点的是托福成绩,倒不是因为导师们真的用托福成绩来考核你的英语,而是因为大部分学校都有最低托福录取线,一般是100左右吧。托福差一点要强制上英语课还要交好多钱之类的
然后说成绩和科研经历。这个确实很难说明白,好复杂的。虽然我理解大家都希望能有个一刀切的答案,但是真没有。我得多说两句
      先说成绩。对科大物理专业同学来说,学校分为两个档次:超一流名校和一般名校。很难界定,你们想象中的比如说哈佛麻省普林斯顿,斯坦福康奈尔芝加哥密西根这种算超一流名校,当然还包括少数虽然综合名气不大但是在专业内数一数二的。这类学校,GPA达不到一定分数,虽然未必一定上不了,但是海投申请资料的时候确实很容易直接被扔垃圾箱了。也没有具体分数线,你们就当成3.8好了。3.8以下申请这类顶级精英学校,几率不大
      但是我得说明白一点:GPA3.8一下几率不大,不代表GPA3.8以上几率就会大多少。。这只是个基本门槛。你可以理解成,这些学校需要你同时具备超高的GPA和很好的科研经历,缺一不可。只不过第一轮筛选的时候是看GPA的。不要觉得第二轮被科研经历刷掉就比第一轮被GPA刷掉来得高级,对你来说都是被拒掉
       刨除掉这些顶级名校,剩下的学校不太会出现成绩不高就直接材料扔垃圾箱的情况——如果你科研经历不错的话。刚才那些顶级名校可能就算你有好的科研经历他们也懒得看你材料。从排名二十多到排名一百左右的学校,基本上成绩在3.3以上都属于申请范围。具体能不能录取就看你的综合素质怎么样了


--我还以为科大物院出国的人大多数都是去顶级学校,否则都留下保研了呢
--我以为名校会看单科呢,会排除体育英语思修这样的成绩,原来不会啊


杨学长:
       要我说的话,GPA和科研经历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大概是这样的状态:GPA这种事情,再高的分数保险系数也不大。但是好处是,你会有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说GPA高了,基本上申请某个档次的学校,GPA低一些,对应的学校就降一档,再低一些,再降一档之类的。会让你觉得,成绩高低总能申请,无非就是学校好坏罢了。坏处是,你指望纯靠自己的GPA逆袭到高档次的学校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就算是跟你的GPA对应档次的学校,保险系数依然很低。你需要申请大量学校并且有降一两个档次的保底学校才行

       科研经历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可以让你跨越学校间层级,给你提供无限可能性的东西。除了我刚才说的那些顶级名校比较变态之外,其余学校都有极大可能因为你的良好科研经历而一票录取。而且,当你真正拥有良好科研经历的时候,这个的保险系数要比拥有一个良好的GPA来得大得多。因为教授们更喜欢有科研经历的。那么反过来,追求科研经历的麻烦在于:科研经历没有一个所谓连续变化的概念。要么就是有好的经历,要么就是没有,这是个非此即彼的事情。要达到这个,需要你花很多经历和心思
      你们把GPA理解成常规武器,把科研经历理解成核弹好了。。。核弹威力大,造出来了谁都怕。可惜造出来比较困难罢了


--上就要上超一流的吧?否则就业都不是很容易吧
--我觉得,美国的一流,应该也超过国内的清北了
杨学长:

       。。。不上超一流就业都有问题了。。这是对就业有多高的追求啊
      我要强调一下,一定要强调再强调
      很多人,永远会把“必要条件之一”当成“充分条件”。GPA达不到一定水平不能过门槛,不代表你GPA达到了就能过门槛。GPA只是必要条件之一,还有别的必要条件。都是必要条件,你少了哪个都是不行的。因为GPA被刷掉,跟因为GPA以外的东西被刷掉,没有任何区别
      事实上达到GPA条件算是相对容易的。更不容易的是你的学术水平、应付困难的能力、心理素质、毅力、抗压能力、自主思考与学习的能力等等。没有后面这些,你一样会摔得很惨,而且会比GPA不够摔得更惨
      所谓的,“GPA不行根本就没机会谈论别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先追求GPA”,这在我看来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你也可以反过来想:“没有真正的学术水平,你GPA好不好都没意义,不久的将来一样会郁闷得死”


      最现实的例子,大家都经历过的——高考之前,多少人在憧憬着考个好大学就能怎样。多少人就是抱着我要是大学考不好什么都完了这样的心态渡过中小学的。那,现在大家都考到中国最顶级的大学了,结果怎样?困难有降低么?生活有容易么?压力有变小么?学业有轻松么?未来有铁饭碗么?
最后还不是看你真正的水平高低


--是不是工作一段时间再深造会好一点?
      那就,老了。。。学不动了。。。
--杨学长真是苦口婆心,家长还是一片痴心
      我是觉得很多人还是对搞成绩有侥幸心理,过分夸大分数的作用了
--我的理解是GPA还是需要达到3.3左右,才去考虑其他吧
       当然,不要抬杠,我并不是说它没有作用。但是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大作用
。。。这东西没有个明确的线。我就顺口这么一说。。那3.2怎么不行,3.1怎么不行,3.0怎么不行。这很模糊的
--杨博士的意思就是多个方面都要全面发展,缺一不可?
       差不多吧。。我比较倾向于首先满足实际能力培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6-6 11:21 , Processed in 2.1396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