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肥日报】科技创新的新场景:长三角一体化20年11月02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tuixiuustcer 发表于 2020-11-2 12:5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0年11月02日

【合肥日报】科技创新的新场景:长三角一体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晓剑 钟琪
“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8月22日,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三角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长三角的殷切期望,也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凸显,苏浙皖各扬所长,长三角科技创新发展迎来了新的场景,更容易取得关键突破。
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迎来“加速回报期”
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之利器,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科技的“寒武纪”时代迎面而来,科技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对知识的追求成为人类的主要需求,知识转化为财富空前加速。纵观历史长河,世界重塑,几十亿年来没有价值的沙子如今变成“十分珍贵的半导体材料”,有害的大肠杆菌成为效率最高的“合成化合物工厂”,杂乱无章的各种数据就是“未来世界的新石油”。科技创新在向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极端、微观方向发展,生命、材料、信息等没有天花板的黄金学科对社会的影响更加广泛、更加深远。
同时,我国科技创新仍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IT领域缺芯少魂、制造业高端设备缺失、核心工业软件缺乏、高端产品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等科技领域关键问题亟需解决。加快原创性科学技术,解决共性技术研发圈难题,提高前沿技术创新水平和辐射力,是应时之需、应势之需。
长三角堪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长三角在前沿科技创新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基因传承和历史积淀,这里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开放的科教氛围、合理的产业布局和雄厚的经济基础。长三角占据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其中之二,科技创新人才持续扎堆,世界顶尖大科学装置以及多个交叉性、综合性一流研究基地相继启动或建成,拥有南京、杭州、合肥等科教名城,8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33个一流建设学科等,汇集着全国近1/3的研发经费支出、1/3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5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高新区。量子科学、超导材料等策源性成果不断产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融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对高层次人才、重大科研项目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产生强大的“虹吸效应”,在多个前沿领域变“跟跑”“并跑”为“领跑”。
长三角战新产业有明确的应用场景,区位优势凸显,有利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医疗、安防、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具备足够的市场空间,数字经济产业集聚,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1/2和1/3。长三角已具备科技与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要素基础和地缘基础,酝酿着“创新核反应”起堆之势,正逢“多拉快跑”的科技与产业创新项目孵育投资的良好契机。
搭建一体化新场景的关键要素
发展经济学表明,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与科学中心的转移高度契合。领先的科学出现在哪里,尖端的人才就流向哪里,核心科技的突破就产生在哪里,而新兴的产业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就爆发在哪里。长三角正进入一体化发展的新场景中,三省一市如何在人才流动、科教联合、科创合作的关键要素方面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辐射带动,是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搭建一体化新场景的出发点。
长三角应该充分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重要作用,从三个方面着重支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基石工程,打造中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地区。
坚持轨道人才跨地区联动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内循环,发展“铁公机”(铁路、高速公路、飞机)现代交通体系,吸引“轨道人才”持续扎堆、集聚,激发高层次人才联动创新积极性。借助通勤不超过3小时的轨道交通条件,突破单一城市工作模式,探索适应工作和生活在不同城市的高层次人才的多点执业、多重身份自由转换的体制与机制。
坚持科教联合的协同创新。以人工智能为先声的当今数据技术的发展,是以数学家和逻辑学家最底层的理论和贡献为基础的。因此,要聚焦前沿科技、核心技术和“源头技术”发展,打破“创新孤岛”现象,加速探索科教资源的网格化机制和跨地区的创新互动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研究联合体和教育发展联盟建设,推动大学大院大所全面合作、协同创新,构建创新联合体的“多区联动”平台;围绕大学做好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谋篇布局,联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以大学为核心,以应用研究为紧密层,以产业转移转化为合作层的新的科教创新模式。
坚持科技创新的实用管用导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创新产业制高点,聚焦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十四五”期间科学大装置规划和建设,分析科学态势、把握技术走向,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发展的试验示范区,在关键前沿领域先试先行,由点到面,长周期、有规律地进行科技创新孵化和科技产业辅导,进一步破解科技与产业“心血管运动之谜”。立足长三角创新链和产业链发展现实情况,围绕材料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绿色能源等没有天花板的黄金学科,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引发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带动新兴产业成长,产生区域和城市创新要素集聚的“连锁效应”,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构建紧密的科技创新循环链,即,从底层突破传统理论,从多学科交叉中发现新的自然规律,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的融合中追求改造世界的创新范式,从产品研制中超前部署“产业集群计划”和“知识集群计划”,从而推进大规模、不间断的创新。

《合肥日报》(2020年10月31日8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向阳花 发表于 2020-11-5 18:16:10 | 只看该作者
堪当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25 13:34 , Processed in 1.60056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