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17-8-13 14:45 编辑
小时候,农村的夏夜,吃过夜饭,总喜欢与小伙伴们头枕凉席,在平房上仰望神秘的星空,卧看牵牛织女星。夏天夜里农村的长脚蚊特多,嗡嗡嗡直叫,妈妈拿着一把蒲扇,为我们驱赶蚊虫。我们一边听爸爸讲银河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一边聆听着池塘里的蛙声大合奏,房屋对面田野里的蛙鸣声,经常会淹没了爸爸讲故事的声音,我也会在动听的蛙声里,渐入梦境。 曾几何时,蛙声越来越少,卡车轰隆隆的声音早已取代了夏日的虫鸣,房间的空调已经取代了妈妈手中那把熟悉的蒲扇,电视机里躁动的流行音乐也已经取代了田野里的蛙鸣,美妙的田野交响曲正悄悄地离我们远去,那些曾经的美好,像一幅幅泛黄的照片沉淀在我记忆深处。小时候的回忆,奢侈的恍如一篇遥远的童话。 上周末的台风,致使小城下了一天一夜的喜雨,缓解了当前的旱情。更可喜的是,今夜,我在家中竟然享受到了“听取蛙声一片”的愉悦。此起彼伏的蛙声传来,一时不绝于耳,貌似多年不曾听到过这种美妙的蛙声了。这次第,真是好有童年的味道。已深夜人静,一切都睡了,可我舍不得早睡,贪婪地陶醉在许久不曾享受过的蛙鸣声中,只听这声音一声高过一声,一阵紧过一阵,开始的鸣叫声长长短短,中间的鸣叫声急促,偶尔的,青蛙的鸣叫声会戛然而止,仿佛一个交响乐团突然中断了演奏,我猜想,许是哪个要探寻蛙鸣的好奇人的脚步声,叨扰了青蛙的求偶好事吧。起身走到窗前,寻那蛙鸣的来源,不远处的钢筋水泥地的中间,原来有一处清幽的池塘。此声此景,让我欣喜若狂,心花怒放,觉得蛙声也有了诗意。 听着蛙声,很容易让人想起南宋辛弃疾的一首词,《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不甘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信步前行,两三点雨滴落身前,星星点点。雨一下,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继之而来呢?他加快了脚步,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突然出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 这首词以轻快灵活的笔调,描绘了江南山乡夏夜景象,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宁静而又生机勃勃。词人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信手拈来,略加点染,置入画面,看似粗枝大叶,实则别具风流。词中美景与闲情融为一体,没有高深的典故和华丽的词藻,却清新可人,生动有趣,使人读了仿佛身临其境,韵味无穷。 夜更深了,一个人软软地躺在床上,静下心来听着窗外的蛙声,像是在听一首动人心弦的歌曲。微风轻漾,荷香袭人,浅浅轻愁,拂过窗纱,心上溢满的思念,在低低的眉间缭绕。这两天,合肥在下雨,千里之外的女儿,今晚你也会听到蛙声一片吗?记得你说过最喜欢辛弃疾的这首词了,喜欢词人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喜欢这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意境,喜欢听青蛙响起的欢快的鸣叫。都说明月千里寄相思,今晚,让我把思念揉进这文字,相托蛙鸣寄予于你。愿咱俩枕着蛙声入眠,共拥一片蛙声,在梦中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