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分
-
- 科币
-
- 工分
-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8-18
|
4. 其他改革措施
经过民主办学群策群力,中科大还提出其他多种改革方案。20世纪80年代,中科大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专业结构调整和改造,先后成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系统科学与管理系、科技管理与科技情报系、管理学院等,使学校当时以理科为主的学科结构调整为理工结合、兼有文管的综合性学科结构。
学校还进行了“4-2-3(学士、硕士、博士)分流培养”的试点,将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通盘考虑,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以提高培养质量,缩短培养周期。这是后来国内高校推行“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的先声。
与此同时,中科大还在国内较早试行学分制,实行免修、选修、主辅修、双学位等措施;开办不分系科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班(因其没有系的代码,简称“零零班”),宽口径培养人才;试行导师制,允许对拔尖学生单独拟定培养计划;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尽早参加科研活动,建立学生科研专项经费,开放部分实验室供学生使用;等等。
5. 少年班
在科大的改革创新措施中,还有一项名声极响的创举——开办少年班。
这项开中国超常教育先河的改革要追溯到1974年。
相关阅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创办始末(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创办始末(下)
那年5月,李政道通过周恩来上报了一份关于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建议书给毛泽东,提出,“理科人才也可以像文艺、体育那样从小培养”,可以参考招收和培训芭蕾舞演员的办法,从全国选拔少数十三、四岁的有培养前途的少年到大学培训。
此议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赞同,虽然没有立即实施,但给一些高级领导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革”结束后,面对严重的人才断层,人们迫切希望国家能用超常的方式快速培养出优秀人才。
1977年10月20日,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给方毅副总理写信,推荐13岁的智力超常少年宁铂。
与此同时,中科院、中科大也收到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推荐少年英才、早慧儿童的信。
11月3日,方毅对倪霖的信作出批示:“请科技大学去了解一下,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中科大提出了创办少年班,对智力超常的少年进行超越常规教育的设想,并很快得到了中科院的批准。
中科大随即派出了多位教师去全国各地对被推荐者进行考察,最后,有21位平均年龄只14岁(最小的只11岁)的少年被中科大破格录取。
1978年3月8日,中国第一个少年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成立。
从1978年2月7日起,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对中科大开办少年班一事进行了广泛报导,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对推动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少年班不但是中科大的名片之一,还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神童教育”的热潮。
1984年8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时,对中科大少年班作出较高评价,说:少年班很见效,也是破格提拔,其他几个大学都应办少年班。
1985年,教育部决定扩大少年班试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2所高校也相继开办了少年班。
中科大对这些早慧少年实行因材施教、宽口径通识教育。
最初半年或一年给他们补中学的基础课,然后让他们进入大学课程的学习,前面两三年不分系科,进行强化的基础教学,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到各系接受相关的专业教育,而且容许他们调换系科和专业。
除细致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班主任外,学校还聘请了一批杰出教师担任他们的学业指导老师(即“学导”)。
学导根据学生的普遍特点和个性,指导他们进行个性化的专业、课程选择和学习计划制订,帮助他们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以及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着重培养其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1985年,在总结少年班办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科大又针对高考成绩优异、年龄相对较小的学生,依少年班模式开办了“教学改革试点班”(又称零零班、强化班),让他们和少年班同学在一起上课,一起生活,一起接受管理,相互取长补短。
实践表明,中科大摸索出来的这套培养方式是相当成功的。截至2014年底,少年班共招收1261人,毕业1070人;零零班共招收1151人,毕业809人。
据2008年的一项统计,此前毕业的1027名少年班学生中,“有935人考取研究生,占 91%。前16届毕业生(1983—1998)共590人,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约20%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有 93人已拥有国内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国外终身教职,许多人已成为国际著名的科学家;有超过70%的少年班毕业生活跃在国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其中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约35%”。
据周逸峰教授介绍,光他们1978级少年班,就出了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德意志银行中国行长高峰、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翁振宇、“纳米博士”秦禄昌、“李光耀顶尖科研奖”获得者谢旻、清华紫光总裁郭元林、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王海林等优秀人才。
6. 重新崛起
在进行上述一系列改革创新的同时,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经严济慈校长上书,邓小平批示:“据我了解,科技大学办得较好,年轻人才较多,应予扶持。”
1984年,中科大被国务院批准列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
经过几年的建设,截至1988年底,中科大校园面积扩大近一倍,建筑面积已由迁址合肥时的6万平方米增至51万余平方米,设备先进、性能优越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建成并投入运行,到20世纪90年代又建成了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结构分析、选键化学等中科院开放研究实验室等。
学校的这些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它已远离首都、远离中科院大部分研究所,每年仍吸引了大量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录取线再次高居全国榜首,很多省市的高考“状元”在填报志愿时首选中科大。
因招生数量很少(20世纪80年代一届只收数百人),录入的学生普遍十分优秀,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很大,大家普遍十分努力,“遍历”(演算)经典教材和习题集中的所有习题,以解题为乐、为竞赛方式者大有人在。
而因为培养出的大批到西方留学的优秀毕业生,和取得的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它在国外更是声名鹊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过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拼搏、开拓创新,中科大于20世纪80年代重现辉煌,重新归入了中国最优秀的大学行列。
7. 第三次创业
1987年之后,因为学潮和随之而来的整顿等原因,中科大的发展势头受阻。
拿研究生的报考来说,其人数逐年递减,1987年比1986年减少14.7%,1988年又比1987年减少19.8%,1989年又比1988年减少18.7%。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发表讲话之后,全社会出现“下海”热潮,久为管理人员过多、经费紧张、教师待遇过低等问题所困的,包括中科大在内的全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变得人心不稳,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1993年,国家决定实行“211工程”,计划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其中,“九五”期间重点建设25所大学。
以此为契机,中科大开始了继1958年创办初建和1970年迁校重建之后的第三次创业。
它确定了“质量优异,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规模适中”的办校方针,不跟风盲目扩大规模,继续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培养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原则,注重提高质量,着力促进学科交叉、催生学科生长点,遴选了数学与非线性科学、现代工程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材料设计、极端条件下的凝聚态物理、加速器物理及同步辐射应用、化学反应的人工控制、火灾安全科学与防治工程等六个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进行重点建设。
1995年12月,中科大成为国家首批十五所进入211工程的高校之一。
1997年1月,国家计委批复中科院,同意中科大为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在“九五”期间建设。这标志着中科大“211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
当年,中科大的科研经费到款1.15亿元,比1996年增加1倍有余。
继续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后,中科大得以大幅度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学校建设有了新的发展。
1999年,中科大又获得“985工程”的支持,成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之一;接着,它又于2000年整体进入中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
进入“985工程”后,中科大又得以在1999—2001年间新增建设经费9亿元(教育部、中科院、安徽省各投入3亿元)。
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除了刚刚提到的1999—2001年中科院每年给予1亿元的支持,2001年后,中科院进一步加大了对中科大的支持力度。
2004年10月,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政府签署协议,决定继续重点共建中科大,推动其创建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中科大由此成为第一所通过签署共建协议启动实施“985工程”二期建设的高校。
2008年7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又批准中科大正式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
得到三大工程强有力的支持后,中科大盖了很多楼,改善了办学条件,把合肥经济技术学院并了过来(1999年),大幅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科院、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组部等机构先后开始实行“百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千人计划”等人才计划。
中科大利用这些计划,大大加强了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力度。
2017年,中科大整体进入教育部“双一流”工程,并因合肥被定位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之一而新增上千亩的新校区,这将给中科大提供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三、为什么没能培养出更大的才?
虽然中科大出了不少科学技术人才,但毕竟还没有出诺贝尔奖级的。不但留在国内的没出,在海外发展的也没出。
事实上,不但中科大人没出,其他高校,也基本没出。
“我们的工程师和教授很少有领导世界新潮流的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中国人对于世界科学的贡献率不过万分之几”;“在1500年之后 500多年全世界838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来自中国”。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劳的民族,据说也是最聪明的,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也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科大1984级校友、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天文学终身教授葛健曾以自己为例,探讨中科大人错失重大科学发现机会的原因:“我们当年缺乏的是很多美国杰出科学家具有的非常突出的实践能力和由此产生的对科研最前沿的嗅觉。”
他还进一步对科研嗅觉进行了分析:“美国科学家更重视实践(动手)而中国科学家更重视理论(动脑)。美国科学家更重视演绎思维而中国科学家更重视归纳思维。这演绎思维,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研嗅觉,对发现和解释新现象非常重要和关键。”
他的总结和分析是发人深省的。
做学术研究,需要提问题的能力(包括敏锐觉察到现象与逻辑推演存在冲突、从不疑处生疑的能力,将错综复杂的现象简化成科学问题的能力等),猜答案、建假说的能力,建模型的能力,找证据的能力,严格推演的能力,用实验、数据、逻辑说服他人的能力,等等。
其中,非常关键的是想象力(联想、对比的能力),怀疑的能力,严格推理、清晰思维的能力。
想象力往往需要人文课程来培养。
譬如,比较史学往往能让人茅塞顿开,观人看事时洞若观火。
再如,历史研究、侦探破案、法官审案和科学研究均有共通之处:都是在复原某个过程,都是在寻找因果关系,都需用到假说、演绎、猜想、反驳等方法。
人文课程不足,会限制一个人在想象力方面能达到的高度。
作为一所理科高度发达的高校,中科大在人文教育方面确实乏善可陈,不但没能开设多少人文课程,就连这方面的演讲,也是十分稀少,与北大、剑桥之类高校完全不能比拟。
怀疑能力是科学精神的主要方面,与严格推理、清晰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这两类能力的培养,与逻辑(含数理逻辑)、哲学、历史等课程有关。
这类课程,中科大也并不见长。事实上,大部分中国学校都不见长。
因为咱们从小学起就背“标准答案”“最佳答案”(而不承认开放的答案、亦可的答案),就说言不由衷的话。
上中学、大学后又被教育去做“驯服工具”,盲从、迷信领袖,以及“听话、出活”等。早就没有什么独立思考,对于双重标准、指鹿为马、个人崇拜等,历来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除课程设计外,大学体制、中小学教育体制、科研体制、政治体制、社会风气、机构文化、单位小环境、个人性格、家庭环境等,都会对人才的成长构成影响,相关文献很多,就不在此赘述了。
总而言之,中科大之所以能够出一些人才,主要是因为她大体能比较独立地按教育规律来办学;她之所以没能出更大的人才,是因为她没做到真正的独立,还没能完全按教育规律来办学。
致 谢
本文由阮耀钟教授出题,在访谈中得到了施蕴渝院士、滕脉坤教授、陈惠然教授、任知恕局长、王贵海局长、姚蜀平副研究员、王忠民教授、朱学良研究员、周丛照教授、胡兵教授、薛天教授等多位中科大学长的支持和配合,在撰写过程中受益于与李尚志教授、阮耀钟教授、朱天相教授、华新民先生、陈兆甲先生、戴世强教授、陈允明教授等的讨论,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1949—1950年全国科学专家调查综合报告[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4,(3):228—249.
[2] 丁兆君,丁毅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办背景与动因浅析[J].教育史研究,2010,(1):1—9.
[3] 任知恕.熊卫民.我所参与的中科院的人事和教育工作[J].江淮文史,2017,(4):95—107.
[4] 丁毅信.郭沫若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1987,(2):24—28.
[5] 戴开元,华新民.刘达与科大[J].科学文化评论,2008,(5):107—114.
[6] 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编年史稿[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7] 50周年校庆纪念特刊[N].中国科大报,2008-09-20:17.
[8] 董光璧.人与科学(第二册)[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熊卫民,1974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教育史、口述史。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