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盈袖暗香 于 2020-9-29 09:13 编辑
一个人,在精神世界里强大,才会在现实的世界里强大。而人的精神世界,则需要靠读书来增强。 今天,听郦波老师百家讲坛上《评说曾国藩家训》的第二讲《无一日不读书》,深有感触,受益良多,对读书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郦波老师在介绍了曾国藩的儒家信仰之后,讲述了曾国藩坚持了一生的一个习惯,那就是“无一日不读书。”曾国藩入京赶考,连续两年名落孙山之后,借100两银子在南京购买了一套精雕版的《二十三史》回家,本以为父亲会严厉呵斥,但父亲只是告诉他“不要忘了买书的初衷,要细细研读。”曾国藩心中大受鼓舞,从此发下誓言,如若不好好将买来的书读完,就是大不孝。由此开始了无一日不读书的人生征程。 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也就是说读书可以立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养成支撑自己人生的信仰与信念。而“自卫其身”,则是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气质,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侃侃而谈,展露自己胸中的学识时,人的灵魂也会冒出香气。他还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人气质难改变,只有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问题是怎么读书呢? 第一,要读经典。曾国藩教大儿子曾纪泽读书很有规划,从小就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按曾国藩的观点,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但思想性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越有学习的价值。所以,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读经典。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效率上来说,精读要比泛读还要重要。泛读虽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学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读就不一样,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事实上就读书而言,很多人有这种毛病,一下弄好多书,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而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作札记,也就是学会动手,边看边写,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后学。后来,胡适先生就对曾国藩这种读书作札记的方法最为推崇。 第三,就是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曾国藩是文史大儒,也是科举考试的受益者。但他却说,读书绝对不仅仅是为了科举考试,一定要培养个人读书的兴趣和方向。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老二曾纪鸿,不喜欢文史,却喜欢数学,曾国藩也是全力支持,鼓励曾纪鸿培养出数学研究的兴趣,后来曾纪鸿自己努力把圆周率推到了一百多位,很了不起。所以曾国藩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绝不止是为了应付科举。 苏东坡有一句名言“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曾国藩却将其改动变成:不可一日不读书。晚年时,他对儿子曾纪泽说,我一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事,要说有一件我能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我这一生无一日不读书。这话掷地有声,听来真是气势磅礴,可是要真正做起来,得需要多大的自律,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