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家长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9028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摘编] 《大团圆之三--------------“爱子”与“子爱”实录点滴汇编》

  [复制链接]
101#
透望远尘 发表于 2011-9-4 17:39:20 | 只看该作者
深圳胡子发表于 昨天 12:13 |
http://www.ustcjz.cn/bbs/viewthr ... p;extra=&page=1
苦难造就的优秀老公

谈过了我的儿子,在这儿想跟大家聊聊我的胡子老公,他们是我的生命,我的支柱,让我克服病魔,一路前行!
     看一下胡子的名字和头像,大家大概就对他有个初步了解了﹣﹣一个典型的西北汉子。曾在汶川地震后驾车到现场救灾,曾在西藏无人区待到三周,曾在秦岭之巅吟诗作赋,••••••这就是我的胡子老公。在我生病前,连粥都不会煮的男人。但就是这样性格的人,却在我生病的一年半里,成为了我们家的厨师,司机兼保健医生,寸步不离的守着我。
      一直到现在我想起胡子在我得病后的承受我都想哭。在我被确诊后,胡子上瞒父母,下瞒儿子,还要瞒我这个病人,一个人默默受着,找医生、转院、确认治疗方案,从来没有流过泪的他,几次被我发现在医院和家里的卫生间压抑着声音的痛哭。我不能想像当他听到医生说我是晚期,说手术结果比想像的还严重,说我化疗后复发这些时,他是如何承受的。只知道胡子充满信心、不知疲倦地奔跑在医院和家之间,直到化疗后,他才告诉我真实的病情,而这时我已经度过了心理调整期,能坦然的接收现实。
      出院后由于不能让父母担心的原因,老公又选择了自己承担。保姆和家里其他人的帮忙他都不放心。就这样,从来没有进过厨房的他开始认真的学习做菜,第一顿饭做足了三个小时,当吃到嘴里时,眼泪直在我眼里打转。我对他说:"老公,下辈子我还嫁你,再也不想着嫁厨子了!"当然,胡子现在的厨艺已相当不错,正得寸进尺的规划着通过他的调理要跟我白头到老呢!
       胡子是一匹马,我不能把这匹马圈的太久,所以我要好起来,让这匹马能自由驰骋
102#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1-9-6 23:54:59 | 只看该作者
琼儿发表于 2010-6-9 22:42

对孩子的“傻”,家长怎么办?

朋友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所在的学校要60年校庆了,小丫头积极主动为校庆画了一幅画。画面是这样的:校门敞开,画页下半部从左到右布满了鲜花,上边写着贺词“祝XXX小学生日快乐”,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六层蛋糕,蛋糕每层都写了字,连起来是"不要大声喧哗、走路靠右行、便后冲厕所",是老师一直强调的几条学生行为规范,说做到了这几条就是给学校争光。朋友一看,就把画撕碎了,觉得孩子把这几句化写在蛋糕上“太傻”。
第二天,朋友气呼呼倾诉给我女儿的“傻事”,我真的觉得心疼孩子,孩子确实已经把老师的教诲铭记在心灵深处了,可是,父母以成人的眼光却不能接受这样“傻傻的”生日祝福。
我把这件事和儿子交流,儿子说“嘿嘿,小妹妹有趣。阿姨不应该把画撕掉,尤其不能当着妹妹的面撕”。我把儿子的原话告诉了朋友。



对孩子的“傻”,家长怎么办?
http://www.ustcjz.cn/bbs/viewthread.php?tid=3451
103#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1-9-7 00:0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透望远尘 于 2011-9-8 18:56 编辑

斜阳无语发表于 2010-8-1 15:07

[原创] 本人发在7月30日《杂文报》上的文章:如何才能对得起这些“状元”?

如何才能对得起这些“状元”?




王淦生


每年的6月,是高考考生忙着赶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是各高校忙于收获的时节。当然这“收获”指的不是收获科研成果论文论著,因为这些东西不一定非要赶在这燠热的盛夏里进行。此时一所所大学投入人力物力最多、“抢收”最为卖力乃是——优质生源。而在这一支支抢收队伍中表现最抢眼、收获最丰的乃是京城里的两所顶尖大学——北大、清华。
谁都知道北大、清华享有着富有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的一切优越条件,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偌大中国鲜有与之匹敌者;在国际国内形形色色的大学排行榜上,这两所学校轮流“坐大”的地位(当然与境外大学就无法比了)也一直无人撼动;加之位于首善之区,地理位置优越,其对国内考生的吸引力更是无出其右者。故而一到每年的高考,考生、考生家长、考生所在中学均以考取该二所学校为荣,不少地方政府甚至以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数来考量学校实绩,发放奖金。这就使得全国最优秀的生源差不多都涌进了这两所学校。但是正因为是“两所”(近年来又有香港地区的一些高校参与进来搅局)而非一家独大,也就必然会出现优质生源的分流,这对其中任何一所学校来说,都会酿生出一种“既生瑜,何生亮”式的醋意,于是,北大、清华二校之间也就顺理成章地爆发出了一场场生源争夺大战。
自然,考分平平的考生北大、清华是不会拿正眼去瞧的,这两所学校招生人员惟一的任务只有两个字——“掐尖”。而在这“掐尖”中,争夺各省市状元乃是重中之重。我浏览了一下这两所学校的招生网站,在各省市区招生投档的这几天,这两家网站几乎每天都有“收割”了多少状元的新闻。奇妙的是,各省市状元就那么寥寥数十个,但两校在录取数字的统计上却有着较大的出入,而数字上的出入又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本校录取的状元数最多。这还只是媒体上的无声的竞争,至于到了志愿填报现场,两校间那种白热化的争夺更是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一家苦口婆心地争取,另一家舌灿莲花地“策反”(多像战争年代的地下工作);一家许诺奖金5万,另一家便以6万豪夺(多像拍卖会上的交易);一家请考生及其家长班主任吃饭展示“亲和力”,另一家则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联手走“上层路线”(我们的“象牙塔”中的高知们,早已将中国传统的“关系学”乃至“厚黑学”玩得透精且熟练地运用于招生)……招生人员们如此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全为了那些状元们!
是因为这些状元真正的特别优秀一个个皆为“龙钟”?难说。中国的高考说得再神圣也就是一场考试,其偶然性人所皆知,所以高考状元不过是一场考试发挥最好的人。而在此之前早有若干更优秀的保送生、投考国外名校者放弃了考试,高考状元的成色就更值得怀疑。是因为这些状元们一个个都是能量巨大的“潜力股”,将来会带动其所在高校一起冲进“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未必。因为早有专家统计过,恢复高考以来的30余年间出现的高考状元没有一人取得巨大成功,其中多数人最终湮没无闻泯然众人。那么,高考状元何以被名校热捧?一句话——为了面子。每年招生结束,我校招收多少状元,我校收获多少高分层不是成为不少名校最沾沾自喜的话题吗?至于这些状元们的发展走向如何又有人去过问?
在各大名校的招生中,我最佩服中国科技大学的做法:将4年前各省市区所招学生的去向张榜公布,给关心大学培养能力、关心考生未来的家长、考生一个明确的交代。所以中国科大虽然不在京沪这样的大都市,本科段没设近年来热得发烫的金融经贸学科,但其生源质量一直处于各高校前列,特别受到热爱科学潜心学术的家长和考生的尊敬和青睐。原因无他,其办学能力、人才培养得到了家长和考生的认可。而那些唯高考状元是瞻的名校能不能模仿一下中国科大的做法,在猛追状元的时候,也将4年前你招进的状元们的去向亮一亮呢?
录进状元难,而要将这些状元一个个都培养成顶尖的人才更难。希望我们的名校还是把人力、物力多用在人才的培养上,要不你如何对得起这些被家长、社会寄予厚望的孩子?


本人发在7月30日《杂文报》上的文章:如何才能对得起这些“状元”?
http://www.ustcjz.cn/bbs/viewthread.php?tid=4124
104#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1-9-7 00:1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透望远尘 于 2011-9-8 18:53 编辑

斜阳无语发表于 2010-8-3 09:34

[原创] 贴一篇旧作《两所搬迁的大学》曾在《教育文汇》和《语文报》上以不同题目发表

两所搬迁的大学
王淦生
      常言道:人挪活,树挪死。大学似乎更像一棵大树,非到万不得已,很少有人会想到要将她挪挪位置。你想啊,那庞大的师生群体,那繁多的教学设备,那短期内难以置齐的实验室图书馆教学楼师生宿舍……又岂是说动就能动的!但是时势所迫,搬不搬迁有时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譬如为了躲避外族的入侵,为了某种“战备”的需要,政府一声令下,这学校就得收拾家当上路。一般来说,搬迁之后,学校总得有个适应期、恢复期,有些学校甚至因水土不服就此一蹶不振;但也有些学校搬迁之后却很快进入状态,焕发起第二春,跃上了事业的巅峰。这后者中的代表当推抗战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南迁昆明后联合组建的西南联大以及建国后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北京搬迁至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38至1946年间因躲避战火而迁徙、组建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真正称得上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即便在今天这样一个和平建设的年代,在今天这样一个教科研经费数以亿计的“经济优裕”的时代,在今天这样一个教授数量、博士产量已达世界第一的“学者规模化”的年代,大概也没有哪所大学敢夸口说我的办学质量超过(甚至达到)了当年的西南联大。或许有人会说,西南联大汇聚了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的精英,方取得那样辉煌成果;那我要说,你就是将时下国内的知名高校都整合在一起又能拿得出多少敢与当年的西南联大比肩的成就?你又培养出了多少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知识分子? 西南联大的成就,在于它拥有众多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大家。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对生活、对教育、对学问的炽爱与执着以及他们的无心机、少俗虑的气质,实在是今天的大学里所稀缺的。诸如闻一多、费孝通、黄钰生、钱穆、金岳霖、刘文典、沈从文、雷海宗、傅斯年、钱钟书……哪一位不是风骨铮铮博大精深、人格学养皆称典范的大师?在他们的教育与濡染下,才有了杨振宁、李政道、汪曾祺、殷海光这样的“高足”的诞生。西南联大的成就,更在于其“教授治校”的办学理念。教授成为学校的主角,这在今天“衙门化”倾向已越来越明显、部级厅级处级等级森严的高校中大概已成为一种空谷足音了吧?而激活不起教授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这大学的教科研又如何能有大的起色? 另一所搬迁后雄风不减的大学便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大创办于1958年,新建伊始便与清华北大并列成为走在中国高校教科研前列的三驾马车。曾有人专门研究过中国科大1970年搬迁合肥的原因,最终只能以“战备需要”聊以作答。科大初建,本以研究“两弹一星”为宗旨,当年“全民备战”,这样一所与高科技相关的学校不能留在目标过大的京城而要遣散至偏僻之地,想来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或许是天意,因为科学研究需要的恰恰不是繁华与喧嚣,合肥这样一个闭塞、清净、幽雅的小城或许正是适合于学习、科研的一方圣地。由京城而合肥是大迁移,也是人员的大筛选,留下的都是不图虚名、不贪繁华、不耽享受的科学志士。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科大成为中国高校中公认学风最好的学校之一。高校间流行的一则有关几所顶尖大学学风的“谚语”,其中描述科大的一句——“不要命的来科大”——便足以说明这一点。投身科大,非为名利,实为科学。科大校友中,政界巨擘不多,商海大腕不多,但在国内高校同期毕业生中,科大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人数却是最多。这一点便是最有力的明证。科大地处不起眼的合肥,没有特别热门的专业,但她的生源质量却一直紧随清华、北大之后,位居第三,这缘自于广大学子献身科技的热忱,更归功于科大在科教界强大的影响力。难怪美国一位教育专家盛赞:“中国最有希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便是中国科大。”这位“旁观者”看问题想必比我们更清楚。 搬迁之后,大学的精神和文化遗产依然传承;搬迁之后,教科研人员更为精粹;搬迁之后,教授学子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教学学习科研环境……这可能正是这两所搬迁学校取得不凡成就的原因。看来,大学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她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物质条件,而要看她拥有多少具有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的大师,有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有怎样一种办学理念。


贴一篇旧作《两所搬迁的大学》曾在《教育文汇》和《语文报》上以不同题目发表
http://www.ustcjz.cn/bbs/viewthread.php?tid=4145
105#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1-9-10 07:59:14 | 只看该作者
蓦然回首发表于 2011-1-2 12:16

儿子的未来更像哪个?


(2011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事业大展!)
                    儿子的未来更像哪个?
      
      圣诞夜,10点半给儿子打了个电话,他说在图书馆看书,马上考试了--- ---
      除夕夜,10点半给儿子打了个电话,他说在图书馆看书,快要考试了--- ---
         ---   ---
      回想起上个月,他妈妈去合肥时,看到孩子匆忙的脚步-----  他妈妈在合肥三天,没有相伴几个小时,相聚片刻就去实验室了,就去图书馆了,去上课了----

      真为儿子的好学放心,真为儿子的辛苦疼心--- --- 更为儿子的未来担心。

      儿子是长大了,儿子也考上了个心仪的好学校;学习上,刻苦劲头不亚于高三,眼见GPA提高了,外语提高了,也找机会进入实验室了--- ---
       再看看儿子的宿舍,床上依然乱糟糟,用品纵横交错;床下鞋子、袜子堆成一堆,气味熏人;书包成了百宝箱,书本、工具、食品杂七杂八;饭菜还是只见红色不见绿色;对外面的世界好像漠不关心--- ---


      我最近一直看非诚勿扰的节目,嬉笑间、谈笑间快乐的生活着。可自己心里忽然担心起来----我的儿子会不会成为非诚勿扰里面的“胡子男”、“背书女”--- ---
      废除了封建王朝的科举制,秀才、举人、状元的枷锁好像也不再套在我们头上;我们声讨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不是我们自己又掉进去理工科的“圣贤书”里面去了?
      过去,公子去考学要书童陪伴;而今孩子上大学要家长陪读;过去私塾里面不断传出“之乎者也”、“三字经”、“千字文”;现在孩子在大学里教室、图书馆、实验室----
      曾经相伴的网球拍被搁置在柜子的底层,一年级喜爱的吉他也躲在角落,身上披上了灰尘--- ---
      孩子成天神经紧绷、神情“贯注”想赶超前辈,在为努力摘取诺贝尔奖拼搏着。

      科学要思考吗?仅仅片面理工的知识就能摘取科学的明珠?
      儿子他会不会成为非诚勿扰里面的“胡子男”?“背书女”?

    (---时间紧迫,就到这里,不果断修改添加中--)(上面已修改过)


儿子的未来更像哪个?
http://www.ustcjz.cn/bbs/viewthread.php?tid=7493
106#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1-9-10 08:06:32 | 只看该作者
看云起发表于 2011-2-26 20:11

过就是错了

      关心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天性,但过分关心就错了。
     
      儿子没上大学之前,我们每天都见面,经常有说有笑,羡煞旁人,但自从儿子上了大学,以往一直以儿子为中心转的家庭生活,仿佛一下子失了重心。有一段时间,我一直不敢关手机,生怕儿子打电话回来找不到我,而我也不时打电话“骚扰”儿子,想掌握、了解他的一切生活、学习情况。自然,刚进入大学生活,一切还在摸索中的儿子被我的“怎么样?干什么了?吃什么了?……”磨得不耐烦了,谈话变得有点不欢了。虽然我知道自己是过分关心了,但也觉得有点委屈。

     后来,在中科大家长论坛和家长QQ群里找到了安慰。原来,还有许多家长和我一样,思念、关注着孩子的一切。在论坛里,我了解到关于中科大的许多信息,不再有那么多“怎么样”了,和儿子的交流变得和谐了。和家长们在Q群、论坛上互相交流着对孩子生活、学校教育的一些看法,心中豁然开朗。但也知道许多家长和我一样,患上了“过分关心症”。

     去年11月,参加了第一届家长论坛年会,实地看了孩子学习、生活的情况,看到孩子已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忙而充实着,知道自己过去的许多担心都是庸人自扰,多余的。   孩子在慢慢长大,他将有他自己的许多独特的经历。
  
     孩子读大学了,但我在论坛和Q群里发现,关心、紧张孩子考试成绩的家长还真不少。漠不关心,毫不过问,不是家长应有的态度,但过分关心,令孩子倍感压力,也是错的。考试成绩不能说明一切,谁能否认,失败的经验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孩子会慢慢长大,我们会慢慢变老。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他是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有一种爱叫放手!对恋人如是,对孩子亦如是。


过就是错了
http://www.ustcjz.cn/bbs/viewthread.php?tid=8822
107#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1-9-10 08:16:34 | 只看该作者
翠发表于 2010-3-1 11:13

孩子成长趣事

  今天上午看了家长们说的一些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故事,深受教育。大家能否也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趣事给大家交流一下,我想一定也会有不少的启发。现先抛个砖:
    故事一:孩子3岁暑假到他姥姥家,他舅舅正在忙着一件事情,他们三个小孩在一起打闹,惹恼了他的舅舅就在孩子的屁股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孩子眼中禽着泪,没有哭出声音但已经有些哽咽了,慢慢的说出一句:“你打我的地方正好是我痒痒的地方”。结果引得大家一片大笑。
    故事二:孩子六岁时,不知因为什么和他妈妈生气了,他妈故作生气的午休了,孩子慢慢的走到她的床前,非常生气、委屈的说:“我白亲了你六年”。惹得我和他妈一起大笑。
    ......

孩子成长趣事
http://www.ustcjz.cn/bbs/viewthread.php?tid=2224
108#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1-9-10 08:18:15 | 只看该作者
902896发表于 2010-3-10 11:41

代别离·别JCE而作
本帖最后由 902896 于 2010-3-10 11:58 编辑

金刚怒目斩枭雄,心底苍生,剑上江湖,荡尽恩仇多少?木兰花,风尘侠,南北飘零客,人中英豪。壮志纵横四海间,天下太小。故人相送无所赠,唯沧海一声笑。
        横眉敢辞将军令,谁怕风雨?铁骑铮铮,金戈入眠最好。咸阳道,易水畔,策马追梦去,分道扬镳。今夜冷月明如霜,君心我心。他年渔樵若相逢,不负碧血苌虹!
                 
               
                                                                   YC
               
                                                                   2008年8月18日

              
               这是孩子成长中最真实的写照,封存的记忆载着点点滴滴的成长,孩子们交往的留念,可窥一斑。

代别离·别JCE而作
http://www.ustcjz.cn/bbs/viewthread.php?tid=2318
109#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1-9-10 08:19:42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发表于 2010-4-24 21:24

[原创] 最令母亲感动的话



    “在航天飞机起飞和着陆的关键时刻,让母亲服点镇静剂”,美国一位宇航员的这句看似简单话被媒体誉为“最令母亲感动的话”。
   实际上,能意识到:在关系到自己命运的时刻母亲的感受也属难能可贵;但更能打动我心的是:这位默默无闻的母亲的怜子之心。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我们在指责孩子冷漠的同时,是否反思了:我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了多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一方面要为孩子那怕是只言片语的关心而满足,更重要的是多想象父母的艰辛,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的孩子。
  科大的家长群体是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在你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令你感动的言行?
  在你的人生历程中,有没有令你父母感动的故事?
    说一说供大家分享,供大家借鉴。使“科大家长”的父母和孩子生活得更幸福


最令母亲感动的话
http://www.ustcjz.cn/bbs/viewthread.php?tid=2921
110#
 楼主| 902896 发表于 2011-9-10 08:34:41 | 只看该作者
902896发表于 2010-5-8 22:59

[原创] 母亲节——儿子给老妈的任务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四天前,习惯的姑娘给妈妈寄来(“平生第一次收到女儿的来信”---习惯)母亲节的祝福信,让我们坛里的家长激动、羡慕、嫉妒、......百味交加、内牛满面啊!
        

         “亲爱的老妈:
         第一次母亲节我不在您身边
         2008年的母亲节我参加完生物竞赛,却给了您一份不甚完美的结果;
         2009年的母亲节我忙于参加高考的准备,最终总算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2010年的母亲节,当您收到这张卡片时,请记住:
         我永远爱你,我最亲爱的老妈!
         愿您永远年轻快乐!  ”
                    ------来自习惯女儿给妈妈的来信


         今天晚上,我也很荣幸能把儿子三言两语的祝福信息拿来晒晒:
           “妈妈,明天是母亲节,祝您开心常在,健康相伴,明天就让我爸爸代表我请妈妈出去大餐一顿吧。”
                  


          比较一下儿子与女儿的笔痕,儿子三言两语哦,惜字如金啊!



          由明天母亲节的问候让我回味想到了儿子在小学五年级时送来的祝福:

                                         
                       


                        我爱绿叶,
                        我爱红花,
                        我爱比绿叶红花
                        更美丽的妈妈。

                        我爱蝴蝶,
                        我爱蜜蜂,
                        我爱比蜜蜂蝴蝶
                        更勤劳的妈妈。

                        我爱春风,
                        我爱彩霞,
                        我爱比春风彩霞
                        更亲爱的妈妈。


                    女儿的祝福与儿子的祝福都有同样的情怀,愿儿女们送来的祝福声带给母亲们更多更厚重的幸福!

                    快乐着儿女们的快乐是母亲最快乐的快乐!成长着儿女们的成长是母亲最幸福的幸福!

母亲节——儿子给老妈的任务
http://www.ustcjz.cn/bbs/viewthread.php?tid=308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渝ICP备19009968号|公安备案号50010502000023|手机版|中科大家长网

GMT+8, 2024-11-27 18:43 , Processed in 1.2413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